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其实,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心态作祟"。拥有杯子的同学将卖杯子一事界定为"损失",而准备买杯子的同学则将买杯子一事界定为"获利"。对于卖家而言,那只杯子是"我的杯子",但对于买家而言,那只杯子就只是个杯子而已。上文曾言,损失带来的痛苦要强于获利带来的喜悦,因此卖家为了弥补自己的丧失感,给出的价位一定会高于买家。这种售价与购价之间的差异现象在谈判学上被称之为"赠予效应(EndowmentEffect)"。 不管是什么,只要成为"我的",它对我而言就处于"现有状态",它在"我"心里的价值也会有所上升。因此,即便是平时闲置不用的东西,当别人想要索取时,你也会感到依依不舍。在二手交易市场,买卖双方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就是因为,以"这是我的"心态与以"还不是我的"、中立心态看待问题的区别,双方计算出来的价值相去甚远。 于是,在责骂二手货卖家贪婪、自私之前,我认为大家有必要记住一点--当东西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也会如此;同样,当你认为二手货买家出价荒唐时,当你要责怪对方贪婪、眼拙之前,也需要记住一点--无论是谁,在没有得到之前,都会抱有与买家同样的心态。 居民与政府、企业围绕"拆迁"、"问题设施"赔偿金问题,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同样是心态差异。站在该地区居民的立场上说,"土地"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我的土地";由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健康威胁,也不仅仅是一般威胁,而是直接威胁到了"我的健康"及"我的生态系统"。但在其他地区居民及政策决策者眼中,这无非就是"土地"、"生态系统"及"健康"而已。所以,他们才会单方面指责该地区居民的合理要求为"地区自私主义",其实这就是一种不能理解心理差异而做出的草率举动。 后付制的威力 一对夫妇因无法解决家庭矛盾而决定离婚,围绕着儿子的归属及养育权问题,二人闹得非常紧张,谁都没有让步的意思。问题一再恶化,已经无法在夫妻之间协调解决,最终不得不交由法院裁定。 如果你是该案件的陪审员,要依据以下条件,将养育权判给【父母1】、【父母2】中一方,你会判给谁?若以爸爸、妈妈来表示二者,恐将对客观判断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将其划分为【父母1】与【父母2】。

【父母1】 【父母2】 收入一般 平均以上的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