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如果是你,面对这4项投资,你会选择各投入多少资金?再假设,此次你所面对的状况如下: 〈状况2〉虽然你对理财投资很有兴趣,但由于匮乏资金,所以一直没做什么投资。可是出乎意料地,你从伯父那里继承了一定数额的遗产。但这些遗产全部都是"A公司股份"。现在,你正为继续持有这些股份,还是重新购买其他有价证券而感到苦恼,以下4个选项在你的考虑范畴之中。 1)A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30%的概率为50%·股价下跌2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是20% 2)B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100%的概率为40%·股价下跌4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30% 3)国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9%左右,而且安全性较高。 4)地方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6%左右,而且免税。 以上状况,是经济学家威廉·萨缪尔森及理查德·济科豪瑟在实验中,向参与者做出的真实提问。上述两种状况提供的选择方案完全一样,若说区别只是前者提到的遗产均为现金,而后者则均为A公司的股份。另外,A公司股份在第一种状况中属于"中立方案",而在第二种中则处于"现有状态"。在此一研究中,最值得人 们关注的便是"你"对"A公司股份"的选择。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状况1中,继承现金遗产后如果决定投资A公司股份,那么在状况2中,直接接收到该公司股份遗产以后,也应该决定继续持有。同样,如果在继承现金遗产后,没有选择购买A公司股份,那么在继承A公司股份遗产时,就应该将其卖掉,选择其他投资。 可是萨缪尔森和理查德·济科豪瑟的研究表明,A公司股份呈"现有状态"时,维持此选择的倾向,要远强烈于处于"中立方案"状态下,选择重新购买该股票。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持有A公司股票时,只要"现有状态"位于四选项中的任何一项,人们都会表现出强烈的维持现状倾向。 由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方案,只要该方案处于"现有状态",人们便不会提倡改变,而是极力维持现状。即使它只是第一次接触的陌生方案、即使它被选择的可能性不高,但依然如此。因此可以说,我们决定持续某种状态时,并不是因为这一决定是最佳选择,而是因为它处于"现有状态"。
![第43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0935355334.jpeg)
以下是我近期听到的一则故事,此故事很好地表现出了人们维持现状的心态是何等强烈、它在现实中发挥的作用又是何等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