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1229724737.jpeg)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例如,当某研究结果表明"身体机能毫无问题的夫妻若不能生育,领养孩子便可提高受孕几率"时,很多读者并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他们反而会说"这是当然了,领养孩子以后,因不孕产生的心理压力会得到缓解,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过夫妻生活,怀孕的可能性当然会有所提高了。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这些教授、学者真是……" 相反,如果研究结果是"身体机能毫无问题的夫妻不能生育时,若再领养孩子,更会减少怀孕的几率"。他们同样不会感到惊讶,或许他们会说"这是当然了,领养孩子以后,夫妻二人对于孩子的渴求已经得到部分满足,他们就不会再为怀孕加班加点了,怀孕的可能性自然会有所减少。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这些教授、学者真是……" 按一般逻辑去推理,如果没有因为结果A感到惊讶,那是不是应该对相反结果"note-A"感到惊讶呢?但事实上,在已经得知答案的现在,无论怎样的结果,对你而言都是正常的。如果研究结果指出"相隔太远,感情会因此淡化",你会说"当然了,没有了耳鬓厮磨、没有了花前月下,时间久了,谁还能坚守着一份感情呢?"相反,如果研究结果指出"相隔两地,感情也会因此加深",你又会说"当然了,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吗?一旦两地相隔,两个人就会不断思念对方,这种思念无形中就会增加爱情的浓度。" 再举个例子。如果有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适应战场。那么人们一定会说:"那是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缓解压力的能力要较一般人强,因此适应能力也会很好。"但若研究结果是:低学历人群适应战场的能力更突出。人们则会说:"当然了,想的太多心会很累,单纯的人更容易接受一切。"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件事在事后是解释不清的。 如果对已发之事进行分析时,认为此事的发生理所当然,并确信自己"早知如此",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现在心态"的牺牲品。我们只知道,无论面对任何事,自己都可以及时做出解释,我们会因此感觉自己很聪明,但殊不知,这只是"现在心态"制造出来的美丽假象而已。 如果想要成为智者,我们就应该摒弃自己对于事后判断的执著。当"不用猜也知道会这样"脱口而出时,客观地问问自己:"我真的知道吗?"在质问下属"难道没有预测到会出现这种结果吗"之前,请先扪心自问"我能够预测到吗?"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