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日元也不甘心被美元玩于股掌之中,在多次美国导演的经济危机中,日本企业和日元也同样是受害者。随着利益裂痕的增加,日元与美元之间的关系很快从友邦转为反目成仇。 日本不是任美国宰割的羔羊,日元从未放弃任何提升自己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机会。1978年12月,日本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 日元国际化是指日元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货币的功能。货币的国际化,不仅彰显着一国实力的崛起,也是分散国内经济风险的安全阀,通过兑换,可以把国家内部风险兑换给别人。 日元希望大把大把的日元雪片般飘向世界各地,但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地位决定了美元源源不断流入日本,日本并没有流出的途径,贷款与扩大日元在国际交易中的比例,成为增强日元在世界货币影响中的两驾马车:
![第32节:第三章群雄逐“币”(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2696733348.jpeg)
1960—1978年,日本向东南亚提供总额为35亿美元的政府援助;1972—1982年,日本对东盟五国直接投资101?66亿美元。同时,日本也逐步加强日元在国际交易中的地位。1989年4月,日元在全世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13?5%,仅次于美国的45?0%;1990年,在日本的出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例为37?5%,在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例为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 日元羽翼逐渐丰满,有了单飞的野心,美国当然耿耿于怀,多次对日元实施围追堵截。从1983年10月开始,美国实施了打压日元的政策。美国财政部部长唐纳德·里甘致函日本大藏大臣竹下登:“由于日元低估,以及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在美国国内形成了强大的批判浪潮和保护主义的巨大压力,如果希望美国政府尽力防止那些试图把日本的产品和服务赶出美国市场的行动的话,那么,日本有必要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日元的国际化上采取强有力的大胆的步骤”。 对于财政部长的谴责之词,日本并不在意。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如此反驳美国的舆论压制:“美元因为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影响而变得非常强盛,希望美国方面在降低利率上多做努力。” 一个坚持日元不升值,一个坚持日元升值,语言交锋的背后隐藏的是谁都不肯让步的大国利益。不过,到了1985年,与1983年截然相反,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主动提出允许日元升值10%以上;且竟然连美元贬值,日本也不再据理力争,“贬值20%,没问题”,“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作为后起之秀的日本仍难抵挡美国的巨大压力,担心美国日益升温的保护主义会祸及日本,日元不得不被“绑架”着升值,以缓和与美国的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