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第二章美元的黄金时代(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2799388155.jpeg)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战争结束了,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也得到彻底的改变,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遭到致命打击,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大多数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士兵,不得不在和平的日子承受战后的千疮百孔。而凯旋归来的美国士兵,发现曾经被大萧条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美国经济现在已然非常富足。没有在本土打仗,美国可以不必胆战心惊地生产军需物资,从而一跃成为当时全球经济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美元,这个曾经不受欢迎的美国标签,也变得弥足珍贵,无人再敢小觑。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锤定音” 国务家们的任务是,在各国自由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以有效地管理对外经济。旧的国际秩序是以放任自流为基础的,已彻底垮掉。企图重建旧秩序,除了失败、徒劳与挫折,将一无所获。 ——亨德森:《战争年间与其他文件》一战,把货币与黄金的比价搅得一团糟,也使得“建立在狭窄的黄金地基上的庞大的信用金字塔”崩溃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金本位仅持续了6年,世界需要重新建立货币体系,政治上承诺的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之间,已经失去了牢靠的联系。英镑难振雄风,世界货币体系需要重新注入新鲜血液——美元。 到1918年,美国的世界领先性就开始崭露头角,对外贸易流量直线上升,从1859年占世界储备的4%上涨到1918年的39?2%。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施新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1934年实施了《互惠贸易法案》,开始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且,美国还不断扩充军力,尤其是海军,为大规模推行海外贸易保驾护航,美国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贸易量越多,标志着美元的流通性就越强,美元甚至一度取代英镑成为当时使用量最大的国际货币。 美国呈几何式增长的经济实力,也使美国政府有底气把美元定位为世界货币的第一明星。 美国对货币领袖的位置虎视眈眈,英镑也不愿拱手相让。各国的政治家、金融家甚至学者,都在为捍卫本国的货币地位而剑拔弩张。 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Bancor”思想,即超主权货币。凯恩斯对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两种元素深恶痛绝——黄金本位和美元。他认为黄金是野蛮的痕迹,是制造通货的罪魁祸首,所以必须把黄金从世界货币体系中踢出局;而美元则是掩盖英镑荣耀的最大阴影。但是,凯恩斯也清楚,英镑已是扶不起的阿斗,二战期间,英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已不足以支撑世界货币的位置。既然英镑不能守住擂台,也不能让美国把领导地位夺走,干脆创建世界银行,发行超主权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