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据称,伦敦的1000多位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贷给国王一笔利息为8%的资金,这就是英格兰银行的雏形。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此为原点,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的货币战争由此拉开帷幕。以至于很多书写货币战争的书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几乎每一场世界的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 英格兰银行成立后,就为政府筹集到120万英镑,英国军费紧张的情况得到了缓解,由此英格兰银行也免去了每年缴纳10万英镑的义务。同时,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银行提供的资金,提高银行的信用,英格兰银行也制订了非常严格的制度规定。 1811年,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去英格兰银行提取现金,由于国王正在拉肚子,没有办法盖印,审计长格伦威尔发现批文上少了国王的印章,不管前线打仗多需要这笔钱,都义正词严地拒绝支付这笔军费。 事实上,银行看似缺乏变通甚至迂腐的严格规定,大大提高了银行的信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股东变得五花八门,有伦敦城的金融人士,阿姆斯特丹的投资者,犹太人及英国在国外的侨民…… 有英格兰银行这个政府财政代理,英国的对外战争得到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逐渐占到上风,正如迪克森所说:“英格兰银行的成功被称为是一场金融革命,这场革命使人口只有法国三分之一的英格兰能够在整个18世纪的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打败法国。”法国在筹集军费的过程中遭遇到重重困难,英国的军队却富得流油。英国在战争中获胜的几率越高,英格兰银行的投资者获利也越多,甚至一本万利,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英国也就越容易融资,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英国的“雪球”越滚越大。 连续征战,连续凯歌,大英帝国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建立了欧洲最强的海军,成为海上新兴的强盛国家,其商业触角也伸到世界的角落:1686年,就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进行美洲和印度贸易;到1914年,英国的对外投资就达到了40亿英镑,竟占欧洲国家对外投资的一半以上。 英国经济的腾飞

圈地运动,羊吃人,剩余人口流向城市,新式纺织机械、蒸汽机应运而生,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标志着工业革命从此发端。 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爆发的第一站。自此,英国的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进一步打开了国门与世界的大门,为英镑建立“日不落”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