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黑书(21)



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嗯,大学生从业者找工作难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长期积压后的产物。

  读书读得好,要饭要到老,我觉得大部分学生,乃至于教育领域比较知名专家都曲解了中国这种沿袭和传承性很强的文化和教育制度。

  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为善也。

  从上面的字句往沈里挖掘,无论是上行下效,还是养子为善,中国教育的精髓就是做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管是教育还是政治或者军事,以人为本的核心延续了千年。

  应试教育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出题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心智的较量,是考生与出题老师和批卷老师之间心智的较量。

  这种较量类似于下棋,学科有很多,什么是重点学科,什么样的知识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当这种问题出现的时候应该怎样解答,这道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有多少。所以在国内,优秀教师的产生往往不是因为教学方面有多深的造诣,而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估题准——我在考试之前就已经猜出了你想要考什么,并给出了相对准确的答案,这种猜测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智的博弈——见招,拆招,破招。

 第21节:黑书(21)
  中国的古训中常有做事容易做人难之类的言辞。你想能没道理么?答案是死的,人是活的,考试,尤其是文史类学科的考试,往往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另一种思维模式的碰撞。

  中国的考试排名制度也极大的体现了这个特点,在重点班排名中后的学生,在普通班也许可以名列前茅,

  为何一定要分出这样一个高低层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无疑也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2089.html

更多阅读

第39节:黑书(39)

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大公司的运作是一个系统的流程,就像是一个产品的流水线,每个员工只负责本部门职能的一部分,就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一个技术工人对于整条流水线来说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只是在维持一个

第38节:黑书(38)

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每一次挨刀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疼痛都是收获。  还能挨刀,说明你对工作还有激情;总是挨刀,说明你还不懂工作。  十四、独一无二,  独一没有了

第37节:黑书(37)

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其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会认为既然负责监理这个CASE,如果不说点什么就会失去了存在感。  一旦碰到这样的客户,本来用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的项目,很有可能就要反反复复的做一上午,浪费时间不

第36节:黑书(36)

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阿里巴巴从小虾米到巨无霸的成长历程中,出现过很多从头再来的局面。实际上对于马云来说,他把那种一无所有的乞丐精神演绎到淋漓尽致。从一名职业教师,到办起一个翻译社,再到创建中国黄页

第35节:黑书(35)

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网络公司,18个创业者每一个都是可以上马为将下马为相的角色,大家合伙凑了五十万的资金,经营没有上轨道的时候,甚至是向员工借钱然后发工资。 

声明:《第21节:黑书(21)》为网友一个人面对所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