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白领尴尬生存状态的黑色幽默:黑书》
由于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借助大师之口说出来要比我自说自话有分量的多。 故事的主人公曾有一个打小就很要好的朋友,后来在一次政治事件中,主人公蒙冤受到同行的批判,他的朋友就坐在那群人中间,却始终没有替他说一句话,后来这件事使得主人公与他那位朋友绝交。多少年后,他的朋友将要不久于人世,临终的愿望就是再见一面他这位挚友。以下是主人公看望这位朋友以后与自己恋人的对话:

托马斯:“我在医院探视他的最后,他开始讲起他的回忆。他讲给我在我十六岁的时候说过的话。那一刻,我明白了今天人们所谓友谊的唯一意义。友谊对于人之所以不可缺少,是因为它使人的记忆正常运转。回忆过半,把它永远放在心里,也许是保护像人们说的那种人的自我完整的必要条件。要使自我不缩小,使它保持它的容量,就应当像给一盆花浇水一样给它浇洒记忆,而这种浇灌要求和过去的见证人,也就是说和朋友们定期接触。他们是我们过去的镜子、我们的记忆,我们对他们什么都不要要求,只要他们时不时地把它擦一擦,好让我们看看自己。但是我才不管我在高中做了些什么!我一直想要的,从我年轻的时候起,也许是我们童年的时候起,就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高于所有一切价值的友谊。我喜欢说:在真理与朋友之间,我总是选择朋友,我那时讲是带有挑衅,但是我的确这么想。我知道今天这个道理已经陈旧过时。友谊可以对于巴托尔克的朋友阿西尔有用,对于大仲马的三剑客有用,甚至对于乔桑有用,他是他的主人真正的朋友,尽管他们有那么多不同意见。但是友谊对于我们,不再是这样。我的悲观主义走得那么远,所以我准备选择真理而不是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