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一直是考生应考的难点。其实,它只是一道题。既然是一道题,就有答题模式。纵观2009----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答题,可以看出有如下几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析,2012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李益,题2、请从意境赏析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又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又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分析技巧型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指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模式------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此种手法的体现;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析,2012浙江卷《未展芭蕉》钱珝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元好问,题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分析语言特色 这首诗语言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基准是,品味整首诗歌。 答题模式-----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歌中的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炼字型 这一句(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这种题,一般选中的字词是动词或者形容词。 答题模式-----解释该词在句中的意义;展开联想把该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析,2012四川卷《子规》曹伯启,题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然无奈、难以抑制的惆怅之情。 例析,2012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题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的“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以触觉写视觉,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柔和、细腻,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涌”运用比拟手法,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

一词领全诗型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基准应该为全诗,或者结构,或者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的作用。 例析,2012山东《吴松道中二首》晁补之,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思乡、孤寂之情。 六、情感主旨型。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模式-----诗歌各句(相关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诗歌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诗歌抒写了什么思想感情。 例析,2012福建《望江南》李纲,题2、下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评价题型 这种题,一般都是诗论引入,一语点化巧引导,方向明确。 答题思路-----认真审题,深入阅读理解,结合诗歌,评论答题。 答题模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分析;紧扣评论关键词,阐明理由。 比较评价题型 比较阅读两首诗,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思路------通读诗歌,把握两首诗歌的写法以及思想内容,包括作者,背景等。找出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或者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或者思想情感等。点面结合。答案表述要有条理。 分析形象型 诗中第几句(联)描绘了怎样的事物(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明确诗歌形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分析形象所寄寓的情感。 例析,2012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题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答案-----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那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情至廉的形象。 以上九种仅是参考,考生还需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