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业生化董事长陈志勇:专而精是制胜的法宝(三)



  主持人:情况正如陈志勇所料,新的成产线投入生产仅仅两年,陈志勇就收回了全部的成本,在加上原本的二氧化硫脲,陈志勇的企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过氧化物生产基地,生意异常红火。而此时,陈志勇却要退出20%的股份,这唱的又是哪出啊?

  主持人:欢迎回来,其实陈志勇工厂里的大部分工人都是当年从倒闭的国有的企业招来的下岗工人,生意越来越红火,陈志勇的心里也越来越不踏实。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工人,为何原本红火的国有企业最终倒闭了?思前想后,陈志勇决定让出15%的股份给工厂里的员工。只有员工也成了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才能长久。

  解说:听到陈志勇以原始股的价格转赠这些股权给员工,大家都吃了一惊,虽然当初是45万元起步,15%也不过几万元,可是企业发展到几天,这15%的股份价值已经由原来的几万元变成了1亿两千万元。这一让,陈志勇至少要让出1亿两千万元。

  员工1:他说了,只要是个人愿意。想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让给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是自己愿意。我觉得这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是挺好的机会么。

  陈志勇:我想这也是对他们是一个促进,钱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把这个事情能够做好。

  员工2:我毕竟是一个国有企业下岗的职工。我的年龄也慢慢增长了,总得找一个靠山。我看到这个企业发展得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后半生,除了工资之外弄一个另外收入。

 宏业生化董事长陈志勇:专而精是制胜的法宝(三)

  解说:15%虽然分到每个员工头上并不多,可是拿这15%的股权,员工们更加死心踏地跟着他了。

  员工3:现在宏业企业知名度比较大,在县城来说,包括濮阳市来说我们知名度也挺高。一般人好说宏业有钱、宏业前景不错,都这样说。感觉到跟着陈总干不会没有饭吃的。

  主持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都是一种的严峻的考验,扛不过这场经济的寒冬,很多企业纷纷倒闭,就连国外的很多大企业也不得不宣布破产。2008年10月。陈志勇的产品首次出现了滞销

  陈志勇妻子:当时那种感觉好像没有对金融危机没有意识到。至少我们那时候没有意识到。就感觉10月份奥运会过完之后,当时订单是排的非常满,突然感觉订单少了,而且比较迟。每年10月份我们这几种产品都是销售旺季。

  陈志勇:真的,因为我们从来见过这种现象。别说是员工,就是说我们也没有分析透彻这一块。你看八月份、九月份奥运会期间我们的货还是供不应求,

  解说: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工人们开始越来越恐慌,整个工厂弥漫一种悲壮的气氛。

  宋秘书:这时候有许多员工说,不行了,这个厂不行了,发展这么多年,前一段时间还说生意很好,现在一下子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快要,好像要倒的意思。现在有的员工说,哎呀!我们现在给陈总建议,抓紧减员啊…

  解说:而此时陈志勇却已经不见之前的紧张,非但不要求减产,反而要求工人们开足马力生产,整个仓库都堆满了,他觉得证明自己的机会到了。虽然不知道老总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可是大家还是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

  宋秘书:我们感到事情不可思议,好像这个事情不可能办成。但是对陈总这块的战略眼光我们感觉到很佩服的。

  主持人:企业成立10年,陈志勇一直固守着他85%的市场份额,从来没有想到过开疆扩土,把剩下的15%的市场拿下来。可是2008年11月,世界三大日用品生产巨头纷纷找到了陈志勇,希望能和他长期合作。单其中一家的需求量就占到了陈志勇生产量的50%.金融危机,很多出口型企业都被迫倒闭,陈志勇的生意为何却越来越火爆?

  陈志勇;虽说是金融危机再怎么剧烈,或者说实体经济怎么样影响,最终消费还是有一定消费量。所以市场还是有的,无非是减小一点。但是在减小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我们的供应商也都是大的供应商,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会给我们一种机遇。什么样的机遇?就是成本的机遇,开发市场的机遇。

  解说:金融危机中,陈志勇的底成本优势和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让所有的国际企业咋舌,为了降低风险,降低成本,这些国际巨头不得不和陈志勇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几乎将所有的订单转向了陈志勇。

  陈志勇:这些客户的业务,他原先整个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采购成本高一点也就无所谓了,因为他一直在用他们的产品,但是在整个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他要节约成本,所以他要采购质优价廉的,质优价廉这是我们的优势。所以又赢来了相当一部分新的客户。

  解说:这场经济寒冬,非但没有伤及陈志勇,反而给他带来了机会。此时陈志勇又一次逆市而上,上马了一套糠醇和糠醛的配套生产线。这条新的生产线的增加,让陈志勇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硫脲的生产供应商的同时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糠醇生产基地。而这一切在陈志勇看来,都和最初的选择有关,没有最初坚持选择二氧化硫脲,坚持把一个产品线做精,做大,做专,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陈志勇:做任何一件事一个是对自己定位好;第二,做这件事情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要了解清楚,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我们一定不要失去我们的传统观念,我们要在小的方面上,大公司没有这方面优势情况下要注重我们自己的优点,就是小产品做大市场

  主持人:相对于化工产品巨大市场,专业化工品产值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相比于彩漂,服装印染,工业防腐剂等大众产品,二氧化硫脲,过碳酸纳,糠醇这些原材料更是鲜有人关注。在这么小的一个领域里,陈志勇的公司慢慢地从小到大,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过氧化物的生产供应商及全球最大的糠醇生产基地。给我们带来的或许也是一种启示:做专,哪怕是产业领域很小,很窄,也能大有作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2432.html

更多阅读

宏业生化董事长陈志勇:专而精是制胜的法宝

在我国私营企业里都是老板独大,董事长通常都是企业的绝对权威。可是河南的一个董事长却为了这事犯起了愁,他的一项决定引起了公司很多员工不满,正找他理论呢。   解说:这天,是宏业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的日子,董事长陈志勇刚一

平民商人张大中:500元到36亿的传奇(三)

如此挨过一年。"到1987年,我看到政策允许开分公司了,你不知道我的心情有多复杂。"张大中深有感触地说。 让张大中的事业进一步飞跃的,是1993年开张的玉泉路音响城。电子原配件、音响等电器生意,伴随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卡拉OK热财源滚滚

大卫-奥格威:从农夫到广告教皇的传奇(三)

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 “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这个观点是奥格威对传统广告业的一个反叛。奥格威坚持广告不是艺术,它惟一正当的功能就是销售。这种论调对于当时并不被人尊敬、又不甘下流且羞答答的广告业来说

陈爱莲:“最大”和“最小”的梦想(三)

 陈爱莲此时进入整车制造业,也是希望能实现自己汽车自主品牌之梦,但她并没有选择轿车,而是一开始就选择皮卡和SUV作为主打产品,按照陈爱莲的说法,它们从价位、用途、功能、技术水准、制造等方面来说,都有“国情车”的影子,同时,中国皮卡车

声明:《宏业生化董事长陈志勇:专而精是制胜的法宝(三)》为网友慢邮信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