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论文 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与商业模式抉择(一)



  波士顿咨询公司和沃顿商学院的专家们就企业如何在中国创新研发中获利,中国创新研发的动力何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在商业创新上优势众多:拥有众多适应能力强、善于随机应变、热衷于逆向工程的人才,而且运营环境成本低。在中国努力从劳动力密集和低附加值消费品制造业向更具创新力的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企业要么将从中受益,要么将面临竞争。然而,对国外企业来说,在中国创新并不那么容易。另外,在中国寻求研发伙伴的发达国家企业必须谨慎从事。

  目前,许多大型跨国公司(MNCs)已经将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同时,中国政府开始鼓励企业发展设计和创新能力。但是,对外来者来说,要在中国进行创新仍然困难重重。同时,专家提醒,发达国家企业必须学习如何在一个全新的产业结构中运作,在选择研发伙伴时必须谨慎从事。

  对跨国公司而言,利用中国创新能力的模式主要有两种:部件研发的外包,以及针对本国市场消费品进行创新研发。

  本文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报告的一部分。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沃顿商学院的专家们就企业如何在中国创新研发中获利,中国创新研发的动力何在,以及在中国寻找研发伙伴可能会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波士顿咨询公司芝加哥办事处的资深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全球创新负责人吉姆?安德鲁(Jim Andrew)说,在目前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企业应该确保每一分投入都有所回报,创新投资也应如此。安德鲁认为,在低成本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所进行的创新研发,是企业用来提高成本效率的方法之一。他认为,当前的变化正在重新定义创新格局。“拥有低成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其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市场危机又加剧了这种发展。将来如果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我们会说,现在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和印度的创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且这些创新所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

  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办事处的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麦维德(David Michael)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创新研发仅限于当时政府部门下属的设计机构。从那时起,部分设计机构就开始转而追求商业目的。麦维德说,国有企业中国石油(PetroChina)的情况正是如此。中石油拥有一个大规模的设计机构网络。

  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包括大量的研发机会以及低成本生产与运营。安德鲁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更是一大吸引力。“这些人才可以用来发展研究能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在发达国家市场,这些研究所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对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麦维德说,“这样做更多地是出于对人才利用的考虑,而不是为了获取某种特殊的创新源泉。”因而,中国的创新呈现出与全球其它研发基地如硅谷等地显著不同的发展态势。他补充说,“中国的工程类人才成本很低,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轻易取得创新的成果。”

  对发达国家企业来说,这类缺乏经验的工程人才非常有价值。麦维德认为,跨国公司利用中国设计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外包产品的部分组件。与制造业外包一样,中国研发的优势主要在于低成本劳动力 —— 但在此是指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他说,“西方或世界领先企业争相获取中国的低成本市场,新型的企业也可以利用这种机会。”

  比如在医药卫生领域,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为西方的研发需求提供低成本服务。麦维德用上海外高桥自由贸易区的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例子。药明康德是为全球制药产业提供研究外包的领先企业,在为西方制药项目配给人才上非常老练。“管理者了解西方制药企业的需求,而且知道如何利用当地的研发人才来完成任务。”

  在东西合作中,这种劳动力分工非常普遍。麦维德说,西方公司通常通过组件或模块外包的方式切入中国设计市场。他说,有一家全球能源公司“向本地企业的设计机构外包了大量石油勘探和钻井设备的设计工程”。微软以及其它西方或韩国的游戏软件开发公司都有一个本地软件开发商网络。麦维德还提到了目前“在三维产业刚刚兴起”的中国游戏软件“完美世界”(Perfect World)。摩根?斯坦利研究机构(Morgan Stanley Research)表明,虽然“完美世界”尚未打入美国或欧洲市场,但是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领头羊。

  研发和破坏

  这种产业专业化很常见。专门研究中国市场的沃顿管理学教授马歇尔?迈尔(Marshall Meyer)说,中国的企业研发往往集中在具体产业和产品发展上,而不是基础研究。“你可以看到中国在机械工具和激光上的成就,但这只是研发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基础研究。”

  安德鲁说,中国企业擅长研发的“发展”部分。“如果你研发了一种新产品,即使只是比现有产品好那么一点点,你仍然会很快在现有市场中取得大规模成功。如今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要更富有创新意识、更符合实际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有些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用于制作豆浆饮料的大豆搅拌机。山东济南九阳股份有限公司(Joyoung Co.)生产的搅拌机已经成为“一大热卖产品”。他说,这种产品的技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一个塑料机身再加一电力马达,但是“它的基本概念满足了本地消费者所需”。

  麦维德认为,更富戏剧性的是,台湾电脑生产商华硕(Asus)运用自身的研发能力,“轻而易举地开发了上网本的市场”。该款上网笔记本的其他功能被弱化,价格定位在三百美元一台,“彻底瓦解了全球个人电脑市场”。

  然而,安德鲁认为,现有市场开始饱和,中国必须在“研究”上投入更多,来改变竞争优势,或者扩展全新市场。麦维德指出,盗版损害了中国传统游戏软件产业的收益,但是网络游戏产业并没有受到影响。“人们在为联机网络游戏付费。虽然盗版仍然存在,但是这个产业已经开始获益。”

  创新能力有望持续增长。迈尔解释说,“中国文化非常擅长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随机应变屡见不鲜。”比如,随着电脑对中文语言卡的需求不断增加,联想(Lenovo)早在几年前就为自己的产品开发了一个类似的语言卡。中国大型家用电器生产商海尔集团(Haier)发现,中国的土豆种植者用海尔洗衣机清洗土豆,于是设计了一款能够在户外使用的重负荷特殊功能洗衣机。迈尔说,它“既可以用来洗衣服,也可以用来洗土豆。”电子和电器产品制造商总是能够设计出一些“在电力供应不足下超负荷运作”的产品。

  国内市场并不是中国创新企业的唯一重点。波士顿咨询公司上海办事处的董事经理和负责人金大伟(David Jin)认为,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尝试挑战大型跨国公司 —— 并且取得了成功。2006年,有一个案例受到高度关注。为争夺断路器专利权,中国电器生产商正泰电器(Chint)与法国施奈德电器(Schneider Electric)中国分公司打起官司,并赢得了诉讼。金引用了许多西方企业控告发展中国家专利侵权的案件,他说,“一般来讲,情况恰恰相反。”除此之外,许多高科技公司在国外也取得了成功。根据2008年7月花旗集团(Citigroup Global Markets)的报告,中国医疗技术公司(China Medical Technologies),一家生产无创诊断和治疗机的供应商,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至少在一项产品上获得了大于90%的市场份额,另一项产品上拥有70%的市场份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07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企业:要学会“放下”,才能成长(下)

如今全球一体化,我们已经和外企一起同台竞争,虽然背景和实力不同,但是我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搏奕从来就不可能平等,我们太想成功,由此中国企业表现出急躁。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沿海企业阵痛不已,这些中小企

中国企业:要学会“放下”,才能成长(上)

现在的企业都很爱学习,成功的企业更是如此,甚至一些企业的文化中都说要把自己建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中国企业更爱学习了,有人说,是因为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要从学习中找到方法。我的观点认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向来是在取舍

虚拟运营商名单 “虚拟经营”品牌运营模式探讨(一)

“虚拟”本是一个网络用语,如今,它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产业一个既特殊又普遍的品牌运作模式。   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来看,“虚拟经营”风潮吹得最强劲的区域样板之一就是温州。   据了解,温州企业的虚拟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

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 盈利模式VS营运模式 孰轻孰重(一)

   无论如何,速度和扩张对于有商业雄心的人是一种永远的诱惑,当今世界主流追求快和大,通用、沃尔玛、微软、IBM、ZARA,行业领袖的模式都遵从这个基本法则,不能因为黄光裕出事就说快和大不好,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泡沫的快和大与实心体快和

zara服装特点 服装企业摹仿快速时尚品牌ZARA需谨慎(一)

       随着中国时尚消费越来越汹涌,更多的服装企业希望通过成功的商业品牌模式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经营借鉴,其中在中国服装界引起最多关注的便是ZARA、ONLY、JACK&JONES等快速时尚类的国际品牌。当一个个中国企业希望通过自身的

声明:《商业模式创新论文 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与商业模式抉择(一)》为网友泪随青丝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