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投资智慧:大师的投资习惯》
举例来说,罗杰斯研究上市公司过去几年的盈利状况时会问:为什么这些公司的盈利状况这么好?为什么那些公司的盈利状况这么差?罗杰斯喜欢购买经营状况糟糕的公司的股票,但仅限于那些经营业绩即将改善的—而不是那些业绩已经变好的。因此,他需要知道事情糟会糟到什么程度,好又能好到哪里。 罗杰斯认为1987年的熊市并没有让投资者得到教训,因为他没看到有别的投资者制作这类分析表。在股市繁荣时期怎么做都可以,但是在股市低迷时,投资者应该学会谨慎从事。 以下是罗杰斯在制定投资决策时紧盯着的比率:
![第17节:大师的投资习惯(1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53240072838.jpeg)
1. 资本性支出① (1)绝对数; (2)与折旧额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与厂房和设备账户总额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与厂房和设备账户净额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资本性支出与折旧额的比率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这个已经沿用了多年的比率是非常有用的财务指标。如果这个比率过高,那么你可能正处在这个行业景气的顶点;如果过低—这意味着,该行业没人愿意投资—那么这个行业就有前途,因为该行业产品的供给行将枯竭。 2. 接下来,他会看销售额与应收账款、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等。当存货几乎为零,应收账款非常少,利润率(profit margin)达到20%而税前股本回报率在25%以上,资本性支出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时,罗杰斯判断这些股票基本已经涨到顶了,可以考虑做空了。 他会关注一只增长股的所有信息。20世纪四五十年代,铝业被认为是一个成长较快的行业,许多以前的增长行业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们不见得真的成为增长股,当它们被作为增长股考虑的时候,就是做空的良机了。 发现顶部 为了举例说明一个即将走下坡路的行业有什么表现时,罗杰斯选择了金融服务业,例如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他们雇用了大量职员,大举进行业务扩张,并靠金融市场赚钱。你一定听说过大部分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都声称他们希望成为投资银行家。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例如,1980年,阿塔利(Atari)公司聘用了5%的当年毕业的哈佛商学院学生。三年后,阿塔利公司就破产了。1986年,高盛也雇用了5%的哈佛商学院应届毕业生,然后在两年之内陷入了困境,被迫大量裁员,并取消了修建办公楼的计划。 1986年年末,罗杰斯在《巴伦周刊》(Barron’s)上发表文章,预测股票市场将强劲反弹,并随后将出现一次暴跌,而且他已经准备好做空一些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过度扩张,雇用的员工太多,并新增了太多分支机构—这都是到顶的信号。事实上,1987年这些公司全部严重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