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铁规则(42)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9.5%的涨幅并没有让国内钢铁企业感到十分满意,不少人都认为5%的涨幅更合理。但既然谈下来了,也只能接受。更重要的是,拿下首发定价权,没有再现往年谈判过程中的“屈辱”挣扎,已经让宝钢在本次谈判中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赞扬。

  妥协的胜利也值得欢呼。

 第42节:铁规则(42)
  宝钢的速战速决让本轮谈判结束得比以往都早。12月底,淡水河谷与欧洲钢企签下了合约;1月11日、12日,日本新日铁等五大钢厂与必和必拓、力拓达成协议,涨价幅度追随宝钢。

  2007年铁矿石谈判就此结束,平静得出人意料。

  早在2007年年中,中钢协就开始着手为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谈判做准备。当时国际投行纷纷预测来年铁矿石将涨价,高盛预测涨价5%,德意志银行预测涨价10%,而瑞银的研究部门发布报告预测2008年铁矿石谈判价格至少上涨25%。钢铁企业和矿商都没有对该预测做出反应。但中钢协已经意识到可能会对2008年谈判造成不利影响的诸多因素,并开始着手处理,试图为谈判清路。

  首先,屡创新高的海运费问题。

  当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巴西图巴朗港到中国航线的平均铁矿石运费为29.35美元/吨,2006年略降到27.63美元/吨,而到2007年年中,这段海运费涨到了45.46美元/吨,同比上涨了64.54%。澳大利亚到中国航线的平均铁矿石运费2005年为12.28美元/吨,2006年为11.87美元/吨,到2007年年中飙涨58.29%,达到18.79美元/吨。

  按照2007年签订的铁矿石协议价格,淡水河谷到中国的粉矿价格为72~73美元/吨,海运费涨到45.46美元,矿石运到中国的到岸价就达到了127~128美元/吨;必和必拓、力拓到中国的粉矿价格为80美元/吨左右,加上18.79美元的运费,到岸价也接近100美元/吨。

  中国钢铁企业曾经寄希望于通过海运费下降来熨平铁矿石的上涨,但海运费的上涨速度明显强于铁矿石价格,反倒让钢企的生产成本骤升。

  中钢协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办法是以协调为主。一方面是按地理位置划分5个海运区域,成立区域协调海运工作小组;另一方面,协调主要钢厂和国内远洋运输企业进行对话交流,希望能发挥国内运输队的力量进行国矿国运。但是这种协调性的方式显然难以发挥实质作用,首先是进口方很分散,很难在统一层面协调,其次是国内海运企业拥有的大型远洋干散货运力十分有限,只占到世界同等运力的2%,即使是全部用来运进口矿,对海运市场产生的影响也很小。

  其次,三大矿对自身供应量的灵活控制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年中海运费高涨的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三大矿的操控,逻辑是三大矿先向中国企业提出三季度供给将减少500万吨,紧接着钢企为了保证三季度的用量便开始抢购铁矿石建立库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217.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铁规则(43)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在三大矿利益链条之外还有“添油加醋”的角色印度。印度矿到中国主要是走现货矿,这也就意味着价格随时会发生变化。每当海运费上涨,三大矿出口的铁矿石的到岸价上涨,印度矿立马跟风

第41节:铁规则(41)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钢协对此一律坚决回应:中国拒绝接受19%的涨幅。  5月29日,新日铁宣布结束谈判,接受了必和必拓涨价19%的要求。  只剩下宝钢在孤独地战斗,寻求打破国际惯例,设定“中国价格”。

第40节:铁规则(40)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谈判桌上无进展,谈判桌外的市场却变化不断。首先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此期间开始迅速增长,1月和2月进口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1.9%,铁矿石在各港口积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上升。商务

第39节:铁规则(39)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国方面自然也不甘示弱,咬住一个目标:降价。  中钢协率先放出减产的消息,召集国内4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代表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提出减产5%的要求,以稳定国内钢价。

第38节:铁规则(38)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看到了有利的一面,即中国有可能在铁矿石市场主张更大的话语权。邹建一再强调,2005年是铁矿石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作为世界铁矿石

声明:《第42节:铁规则(42)》为网友我宣你你造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