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铁规则(28)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足见进口矿来势有多么凶猛,而国内矿的不堪一击也为后来铁矿石谈判受制于人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当时间到2001年的时候,观察当时国内外钢铁行业的形势,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去想多年前曾在人大会议上热议的问题:外国人利用进口矿来卡我们的脖子。

  国外,国际铁矿石市场已经持续了10年的低迷期,出国采购矿石像买菜一样容易,主动权都掌握在买方手中;国内,开采铁矿石的企业艰难度日,背着沉重的负担逐年减产,当时他们还在担忧另一件事:加入WTO后,国外廉价的铁矿石涌进来将逼得他们更加难以生存。

  但是,变化却在悄然发生。

  一组组数据是最好的证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铁矿石贸易的环境宽松、货源稳定,到1997年,世界铁矿石的海运量创造了4.3亿吨的历史纪录;1998年,这个数字为4.15亿~4.19亿吨;1999年,为4.1亿吨;到了2000年,再创历史纪录,达到了4.52亿吨。其中,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约占据了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半壁江山。

 第28节:铁规则(28)
  当时国外矿业界的风起云涌也没有引起国内太多的关注。短短两年间,世界矿业巨头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

  2000年,巴西淡水河谷成功兼并了巴西Samitri、Socoimax以及巴林的海湾工业投资公司(GIIC);2001年又一举收购了费特科矿业公司(Ferteco)。力拓则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紧随淡水河谷之后,坐上了世界矿石海运市场的第二把交椅。

  另一家矿业巨头也在崛起中,1999年,BHP公司与哈默斯利尝试合并未遂;2001年6月,BHP终于和总部位于伦敦的跨国矿业集团比利顿公司(Billiton)完成合并,成为后来鼎鼎有名的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BHP和Billiton公司在2000年的销售额总计186亿美元,营业利润49亿美元。

  经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全球矿业资源集中度越来越高,时至今日仍牢牢掌控全球矿业市场的三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确立。三大矿的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1/3,铁矿石海运量的70%以上。

  当时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交易是通过矿业公司和钢铁企业一年一度的谈判来决定量和价的。与卖方的力量愈发集中相对比,买方市场的全球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如此一来,买方卖方在谈判桌上的角力开始扭转,钢铁企业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日本钢企和欧洲钢企率先尝到了被人“卡脖子”的滋味。

  2001年年初,欧洲钢企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漫长、最艰难的一次铁矿石谈判。当时,淡水河谷刚上谈判桌就提出了要涨价7.68%的要求,震慑全场。谈判自此陷入僵局,双方开始拉锯战。一路鏖战到第四轮谈判,最后才由意大利里瓦钢铁公司(Riva)与淡水河谷以粉矿价格上涨4.3%的幅度确定下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231.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铁规则(43)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在三大矿利益链条之外还有“添油加醋”的角色印度。印度矿到中国主要是走现货矿,这也就意味着价格随时会发生变化。每当海运费上涨,三大矿出口的铁矿石的到岸价上涨,印度矿立马跟风

第42节:铁规则(42)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9.5%的涨幅并没有让国内钢铁企业感到十分满意,不少人都认为5%的涨幅更合理。但既然谈下来了,也只能接受。更重要的是,拿下首发定价权,没有再现往年谈判过程中的“屈辱”挣扎,已经让

第41节:铁规则(41)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钢协对此一律坚决回应:中国拒绝接受19%的涨幅。  5月29日,新日铁宣布结束谈判,接受了必和必拓涨价19%的要求。  只剩下宝钢在孤独地战斗,寻求打破国际惯例,设定“中国价格”。

第40节:铁规则(40)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谈判桌上无进展,谈判桌外的市场却变化不断。首先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此期间开始迅速增长,1月和2月进口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1.9%,铁矿石在各港口积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上升。商务

第39节:铁规则(39)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国方面自然也不甘示弱,咬住一个目标:降价。  中钢协率先放出减产的消息,召集国内4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代表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提出减产5%的要求,以稳定国内钢价。

声明:《第28节:铁规则(28)》为网友提刀为你斩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