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铁规则(16)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随着宝钢在基建、铁矿石进口和人才培训上与三井物产的紧密合作,双方在终端市场上的合作也开始频繁起来。

  1993年,宝钢以9000万日元建立了自己的日本子公司宝和通商,主营宝钢所需的钢铁生产设备、零部件,以及钢铁产品的出口。除此之外,宝和通商还涉足集装箱贸易、港口投资等多个领域。在日本,宝和通商是中国主要集装箱生产商的代理商,经营规模达到了15000 TEU标准箱。

  从这一刻开始,日本人的野心已经昭著了,它是希望通过逐步培植宝钢集团,使它成为中国的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宝钢来涉足中国钢铁市场。后来的事实证明,随着日本国内钢铁市场的饱和,日本钢铁业领军企业新日铁开始与宝钢在中国内地频繁建立合资工厂,借此来涉足中国的终端市场。

  到1996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有些人开始“弹冠相庆”,中国终于有一项产业是世界第一了。中国钢铁行业虽然产量第一,但是我们没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只是徒有其表。

  中国钢铁行业在“虚胖”中,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到2003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10多年以来,中国的粗钢产量和铁矿石进口量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4.89亿吨,占到了世界粗钢总产量的36.4%;2007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已经接近了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50%,且每年消化其净增量的80%以上。

  当然,这些都是后续的数据,但是从1996年开始,世界钢铁行业就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中国的挑战。而日本的钢铁企业迅速制定了遏制中国钢铁企业的政策,首先他们确保与韩国钢铁企业的同盟关系,通过参股和技术转让,使韩国钢铁企业成为自己的附庸,然后凭借和韩国企业达成的在亚洲市场有序竞争的协议,各自腾出精力对抗中国企业。

  在政府推动下,宝钢开始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巨无霸,1998年11月,政府指令宝钢兼并上钢集团及梅山集团,宝钢为此吸收了18万名职工。通过兼并整合,宝钢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第一。

  为了与国内其他钢铁企业竞争,宝钢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借助于日本的技术和财力。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为了抢占高端的汽车钢板市场,宝钢专门在长春建立由自己控股、一汽和日本三井商社参股的钢材加工配送公司,专门满足一汽集团需求。

 第16节:铁规则(16)
  2003年7月,宝钢股份与日本新日铁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宝钢集团同卢森堡阿赛洛钢铁公司签订合资协议以及不锈钢技术转让意向书,三者共同进军汽车钢板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251.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铁规则(43)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在三大矿利益链条之外还有“添油加醋”的角色印度。印度矿到中国主要是走现货矿,这也就意味着价格随时会发生变化。每当海运费上涨,三大矿出口的铁矿石的到岸价上涨,印度矿立马跟风

第42节:铁规则(42)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9.5%的涨幅并没有让国内钢铁企业感到十分满意,不少人都认为5%的涨幅更合理。但既然谈下来了,也只能接受。更重要的是,拿下首发定价权,没有再现往年谈判过程中的“屈辱”挣扎,已经让

第41节:铁规则(41)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钢协对此一律坚决回应:中国拒绝接受19%的涨幅。  5月29日,新日铁宣布结束谈判,接受了必和必拓涨价19%的要求。  只剩下宝钢在孤独地战斗,寻求打破国际惯例,设定“中国价格”。

第40节:铁规则(40)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谈判桌上无进展,谈判桌外的市场却变化不断。首先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此期间开始迅速增长,1月和2月进口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1.9%,铁矿石在各港口积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上升。商务

第39节:铁规则(39)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国方面自然也不甘示弱,咬住一个目标:降价。  中钢协率先放出减产的消息,召集国内4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代表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提出减产5%的要求,以稳定国内钢价。

声明:《第16节:铁规则(16)》为网友我要努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