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1)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经济学聊天室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由此看来,作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作出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作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放弃另一种东西。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作出决策的原因。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那他们所获年收入将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赢利的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

  其实,人生面临的选择也很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商店买衣服;是买红色的衣服还是黄色的衣服;心中有个秘密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要告诉哪些朋友……这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不过似乎并不重大,所以大家轻松地作出了选择,也不大会慎重考虑。如果去KTV和去电影院对你同样有吸引力,不妨掷硬币决定去哪儿。

  当然,如果是重大决策,还是多犹豫一些为好。比如选择爱人,可不能用掷硬币的方法。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心底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

  不管怎样,我们在作选择的时候,应该时刻谨记机会成本的概念。

  知识链接

 第13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1)
  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也称为历史成本,是指会计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值得注意的是,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394.html

更多阅读

第18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6)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什么是激励机制呢?一种制度把个人利益与组织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让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组织的整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就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

第17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5)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因此,希望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  绝大多数人都

第16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4)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轶闻趣谈  有7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具有自利的心理。他们每天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发

第15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3)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

第14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2)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除了显性成本之外,还有隐性成本,比如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账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  经济

声明:《第13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1)》为网友满池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