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缺乏创业环境的真正优化
对创业零首付寄予厚望的大学生,没想到实际操作中却碰到这么多的钉子,无奈之下他们也曾向推出这项政策的上海工商部门求援——希望银行等其他部门也能够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创业的困难。工商部门也曾就此与银行方面多次接触,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结果。
大多数银行都表示,只要是银行客户,银行就必定要付出一样的人力、运营成本来提供服务。银行作为营利性商业机构,追求低风险、高收益本无可厚非。仅就银行贷款评估而论,大学生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其开办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根本无从考证,再加上注册资本偏低等因素,商业贷款大门难以向其敞开。即便工商部门高调出台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在缺乏实质担保的情形下,商业银行从自身商业利益考虑,确实很难作出积极配合。
目前,只有建设银行在了解到情况后,打算拟定相关政策,对大学生“零首付”创业者开办企业帐户只收取200元。更多的银行只是表态,除非银监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否则银行没有义务为大学生创业者开户减免费用。
“为‘零首付’叫好,还期待有更多鼓励创业新政跟进。创业者需要的是创业环境的真正优化。”经济学博士马红漫针对“零首付”创业遭遇的尴尬,专门撰文提出自己的建议。“借鉴海外市场经验,鼓励大学生创业,行政部门不能只号召而不参与。通过行政部门主导,积极引入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社会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基金,就足以让商业银行不再因忌惮全额承担风险而却步。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机制一旦形成良性循环,由大学生创业所带来的庞大市场创造力,一旦批量成功,不仅能给地方税收带来回报,同样也会为商业银行和私募基金发掘长期优质客户奠定基础。只是在当下,要想实现长期的多方共赢,有关方面还需踏踏实实把眼前工作做好,再也不能让积极扶持民营经济政策止于表面,流于形式。”
改变“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
一谈到大学生创业,多数上海人想到的就是开办高科技公司。如果只是开个小店卖卖衣服,或是捣鼓点小生意,在很多上海人看来与路边摆个地摊的小贩无异,谈何创业。长期以来,上海人观念中对民营经济的“隐形门槛”还横在那里,骨子里还将个体民企视作“另类”,使得上海大学生一谈起创业就想到“做大事、创大业”,而忽略了创业该从“小”做起的原则。
“我没觉得自己是不务正业。”说这话时,去年从华师大计算机系毕业的本科生张亮,正在“魔兽世界”中“厮杀”得起劲。小朱现在的主业是在淘宝上卖游戏点卡,副业是自己在游戏中依靠战绩获得虚拟的武器装备后,在现实中卖给其他需要的玩家。这样的“择业”不是心血来潮,因为“大学毕业前,我发现自己不适合‘朝九晚五’。现在不错,月收入稳定在几千元……”不过张亮也承认,这样工作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只要攒到一点启动资金后,就打算自己研发个游戏网站。
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让初出茅庐的大孩子们去办高新技术企业,是把大学生创业过于理想化了。
熊丙奇说,学校、舆论在引导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总强调要与“大学生身份”对应,搞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却不太重视社会真实需求。大学生在选择“非主流”、“非共识”创业项目时,不但面临资金难题,还面临舆论压力,卖猪肉、卖盒饭,肯定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这种大学生创业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不能过于理想化,应当树立更务实的创业观。从虚拟小店到现实公司,不拘一格,不定一式。虽不乏似乎底气十足的专利、高科技创业,但更多的大学生应该作出更为宽泛也更为实际的选择,丰富大学生创业的内容。只有这样,创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平坦。”熊丙奇表示。
建议创业慎重,慎之又慎
28岁的于凯2007年创办泡饭网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互联网游戏资讯和电子游戏竞技业务。虽然是一个过来人,但于凯说,对于大学生创业,如果要咨询他的意见,他一定会说不赞成。“现在很多宣传,将创业说成了浪漫与美好的概念,而忽略了创业就是入商海,就是进入那个所谓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游戏中。于凯当初花了50万元注册泡饭网,这钱是到处凑来的,一部分从别人处借来,到现在还没还。
谈到第一次创业的种种艰辛,于凯仍然记忆犹新。他说,其实每一步创业都很难,包括各种繁琐的审批手续、资金压力、团队管理、技术攻关等各方面。他记得有次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点,和技术人员一起连续干了几个通宵。前面七个月没有一点收入进账,资金压力让他夜不安寝。有一次出去办事,穷得连吃饭的钱都掏不出,卡里的钱不到100元。团队想法不一,磨合、沟通也要花费不少精力。“创业真是千头万绪,没有思想准备,还不如去打工,那要轻松得多。”于凯万分感慨地说。
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也表示,他不主张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因为这样成功率很低。“刚毕业的大学生连职业人都不是,如何变成创业人?”朱庆阳从2000年就开始接触创业大学生,发现失败者居多。他认为,创业要具备资产、项目、团队、市场、管理五大运作能力,大学生不具备这些基本技能,自己还没成熟,创业虽然是一个直接就业通道,但要“慎重,慎之又慎”。
延伸调查白领创业,更像一场豪赌?
其实有创业想法的不止大学生,有着令人羡慕工作的白领其实也都有过创业梦,只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最终放弃了心中的这份激情梦想。
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同,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都市白领在资金和创业项目上大多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他们缺少的是那份不怕输的心情。
今年29岁的孟莉洁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影视公司做公关,宣传、安排组织演出是她的主要工作,这么多年的历练使她升职为一名主任,可是孟莉洁并不满意。
“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工作环境好,收入也不算低,可是大家并不知道我们的辛苦。干这份工作的压力非常大,为了一件事情经常要看别人的脸色说话,两边圆场,有时觉得好累。我的很多同学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就开始创业,现在人家都已经有上百万的资产了,小车开着,洋房住着,而且每天工作的时间都是自己支配,特别舒服。”
孟莉洁很羡慕那些创业者,她说自己现在也常常想自己创业,“以前经常和一个同学想开一家服装店,但是每次到最后作决定的时候,我都犹豫了,害怕啊,害怕创业不成,反倒丢了现在的好工作,而且每次提到创业,家人也不赞成。”孟莉洁说,每次想到这些因素,就放弃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人的心态都和孟莉洁类似。32岁的网络设计员陈先生很坦白,“创业对我们来说就像一场豪赌。创业成功还好说,但要是创业失败的话,不但丢了工作,还损失了多年的积蓄,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