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业计划却没有合适的创业搭档,这曾是前爱立信售前工程师刘昭和前易观国际分析师陈海滢共同遭遇的苦恼。直到他们遇到对方。
在爱立信的几年,刘昭都专注于技术,他希望自己的创业伙伴能够具有市场经验,敢于开拓市场。而陈海滢在易观国际的几年间接触了很多公司和行业,对市场有不错的理解。在两人共同的母校清华图书馆旁的草坪上长谈后,他们确定对方就是自己寻找的创业搭档。
2006年7月,刘昭和陈海滢辞职创立清远华程。公司的创业项目是为旅行者提供手机上的区域旅游信息下载。尽管从分析的角度看手机和旅游的叠加是个不错的方向,但在真正尝试时两人才发现,实施时需要在各个省市的移动网络间进行利润协调,这种盈利模式对于一家小公司来说太过复杂。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一项目最终被停掉。
初次受挫的两人很快把主营业务落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上(WirelessSensorsNetwork,简称WSN)。WSN的原理是将带有传感器节点的黑盒子散布到一定区域内,组成一个无线网络,传感器能够采集并传输光照、压力等物理数据。两人在读书时都曾经参与到WSN的研究中,这项技术起源于冷战时期美国军方的反潜需求,但在国外只是零星用途,商用也不过两三年,而国内则更多是作为课题在高校和科学院进行科研。
刘昭和陈海滢将WSN视为一片创业的蓝海。“像盖房子,如果选择被很多人做过的业务,我们充其量只是刷墙;但现在要做WSN,我们就是砌砖了。”
对于这家刚刚改变业务的小公司来说,WSN这片蓝海并非意味着唾手可得的商业机会。刘昭和陈海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客户会是谁。
刘昭和陈海滢用了一周时间泡在办公室“头脑风暴”。这项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无非是基建、军事、农业几个行业,但他们认为WSN潜力远不止这些,决定开拓新的市场。
他们首先尝试的是自己看好的医疗行业。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一家医院的负责人后,他们提出通过WSN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远程监控的想法。医疗领域不能随便冒险。医院方面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几经沟通之后,对方算是认可了他们的思路和技术,但他们得到的结果还是被拒绝。医院方面始终不敢冒这种技术风险,因为一旦医患间出现争议,所应用的新技术会首当其冲受到置疑。
同样的技术风险还毁掉了清远华程的第一个大单。2006年8月,二人听说黑龙江电力公司正在做技术改造。上门推销之后,黑龙江电力公司颇为意外的表示想安装十万个WSN电表作为试点。但刘昭和陈海滢考察过现场之后发现,过大的实施面积和复杂的建筑结构与电磁环境,会给应用带来很大的不可控性。如此大的安装量万一出现数据误差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是他们无法对电力公司承担的风险。最终他们主动放弃了这个大单。一路下来,原来广泛撒网时看好的几十家企业有一半以上都被否定。
连续的挫折让刘昭和陈海滢开始改变最初拓展新市场的想法,开始更多的把注意力投向在国外已经应用的几个技术风险较小的行业。
他们瞄准了几个农业大省的农业集团。2007年初,刘昭和陈海滢最终通过在农业领域有过合作的科研单位联系到了安徽农垦集团。刘昭和陈海滢惊喜的发现,对方虽然并不了解WSN,但对于农作物生长条件监控需求却由来已久,还曾经为此建设了气象站。他们为农垦提出的方案是在农田安装WSN盒子,可以做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的统计,比水利站和气象站的数据更精确,而且WSN可以把统计信息即时返回到农场的控制系统中。清远华程很顺利地得到了试点应用的机会。
农业看起来是个适合WSN的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昭和陈海滢可以停止尝试。他们逐渐发现农业项目实施周期太长,这导致资金不能快速回笼,而且国内适合WSN应用的商业价值高的规模化作物并不多。
“那时候虽然没有方向,但是觉得公司最终肯定要专注于两三个行业。”刘昭说当时唯一能够坚持的办法就是找更多行业的朋友探讨WSN的运用。一位一起聊过的校友竟然让他们意外地参与到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中。
2007年9月,鸟巢建设中使用的78根支撑钢梁需要卸载,需要布设多个传感器进行监测,但在传感器之间架设线缆成了承建方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承建方从这位校友那里了解到清远华程的WSN技术,主动找来要求使用他们的WSN设备。刘昭和陈海滢研究图纸之后,发现复杂的鸟巢结构其实只用500个盒子就能完成。仅仅一周,他们就为“鸟巢”安装了WSN设备,钢梁顺利完成拆卸。
鸟巢项目后,陈海滢找合作单位要来图片,把公司宣传文案重新做了一遍,花了不小的篇幅来写这个案例。他们每次会见客户都会把“鸟巢一周内安装传感器”作为重点。“这会成为清远华程宣传案例中的亮点,让更多行业的客户对产品产生兴趣。”陈海滢说。
意外的鸟巢经历给清远华程带来了更佳的宣传案例,但刘昭和陈海滢仍没有停止尝试。2008年初,他们开始尝试WSN在矿山安全方面的应用—之前频繁发生的矿难让他们想到,如果在矿山的工作面和矿工身上安装传感器,就可以形成危险气体的立体化移动化监测网络,不但可以减少矿难产生,还能在灾难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
为把这个设想变为现实,他们先后到山西、内蒙、黑龙江等地多方探询,才得到了两个国有矿场愿意尝试的意向。在近几个月中,反复下井考察测试是他们的头等大事,他们希望能把矿业和农业一起作为长期发展的方向。
刘昭坦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碰壁到麻木—好像每个公司都有抗拒这项新技术的理由。但他和陈海滢现在依然有信心—他们看到很多没能签下的公司其实都有无线传感方面的需求。
“如果WSN的每个公司是沙漠中的探险者,那么现在的竞争并不严酷,因为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比较远,探险者最重要的是要活下来。”刘昭甚至希望能多几个竞争对手,这可以让WSN更容易被市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