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 驾驭快公司(三)



  找人最难,管已不易

  要管住自己不贸然发表意见,尤其是不要在你最擅长的领域发表太多意见,是很难的事情

  主持人:对开拓阶段的公司来说,找到合适的人有多困难?

  李斌:找人是最困难的事情。

 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 驾驭快公司(三)

  付新华:难啊。一个是迅速找到合适的人很难,另一个是公司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很快就从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所以出现了人才转型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很大的一个难点就在于人才转型。新媒体第一步是跑马圈地,所以刚开始,一个敢打敢拼的人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办事处建了起来,再以很快速度把医院药店搞定,拼出了一块田地,但这时我们需要他具备销售能力,而他不是销售人才。随着企业发展重心的不断变化,过去最主要的角色也许不再适应新的需要。当这样情况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两个城市,而是大面积出现时,公司就面临一个困惑。

  李斌: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情况恰恰是相反的。我们找的人一开始是销售导向,但随后会需要他具备市场策划的能力,有做本地资讯内容的能力。有的人能够随着公司一起成长,有的人却成长不起来。所以确实会有一些优秀的员工,或者说曾经优秀的员工被无奈地牺牲了。我们一般都会给他们几次机会,但如果依然无法与公司的发展保持步调一致,那也只能从大局出发,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给他补偿。

  主持人:这样看,快速成长企业的员工压力要比一般企业更大,这对管理来说是一种挑战。在高压力下团结和凝聚队伍,最重要的是什么?

  付新华:我觉得是公司的希望凝聚着他们,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公司和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统一目标和方向,更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例如高压力问题、需要经常有变化的问题,包括公司很多不完善、有矛盾的问题,心态问题等等。其他方面是一种配合。

  主持人:你们都有了好几年的管理经验,对于管理的理解,自身的管理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李斌:我没有打过工,从毕业开始就创业。当时年纪很小,想问题很简单。最开始的想法是希望找到豪华团队,旗鼓相当、相互佩服,精神上相互支持。后来有一个阶段又认为,找人干活就行了。这两种观点实际上都不靠谱。对管理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形式到注重事实,从看到表象到更看重原则,容忍不完美的过程,是一个在尊重现实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过程。现在哪怕是事业部的总经理向我汇报,我也是要求他用一张纸或一张表要把事情说清楚。

  付新华:我如今最大的体会是从做事到管理资源的转变。我本身是专业能力很强的人,特别重视专业,很多事情都追求完美,老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做得好,特别着急。这样的话就很麻烦,很不利于团队的成长,因为你不能让团队有挫败感。他在专业上确实比不过老板,但这又没办法改变。你分身乏术,没有办法自己去干,而且团队也不会有积极性——他们会想:那就老板定吧!

  李斌:前段时间我们有一个新版网站要发布,我就对我的同事说:别的我不管,但是我要参与一下产品。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行为。我确实有非常多的想法,我的这些想法很多都是对的,因为我在汽车行业做了多年,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敏感度。所以,当时我就跟他们讲我的想法,讲完以后我就开始安排事情该怎样做,进程如何。待我全安排完之后,大家都没意见。但后来我发现这事情基本上瘫痪了。因为他们原本有自己的想法,谁愿意做一个木头人呢?所以他们会从内心里挑战你的想法,而你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解释和说服工作。因此一个月之后,我发现他们并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干,他们还会找出一百个理由来解释。这是比较惨痛的教训,因此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我要首先管住自己。

  主持人:这种对于具体问题的参与和“深潜”还不同。因为你不可能有时间精力真正深入地“潜”下去,因为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跟进。

  李斌:是的。刚才所说的“参与”是管理艺术问题。从CEO的角度来讲,要反省的是你是不是用了合适的人,是不是清晰地指定了业务模式、方向和战略,而不是关注事情的小的方面。

  付新华:要管住自己不贸然发表意见,尤其是不要在你最擅长的领域发表太多意见,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你明明觉得他们做得不如你好,自己明明有更好的想法,这时你会很困惑为什么这么好的想法就不接受呢?但事实如此,只能因势利导。员工如果敬业,他也不是傻子,会在这中间找到教训,下次他会更接近你的想法。你只能这样逐步地让他接近,而不能强求在一个时间、一件事情上面做到某个程度。

  李斌:所以作为CEO,你能做的是首先反思你的人用得对不对,团队有没有达到要求,是不是能迅速理解你的意图。第二是方向会不会有问题,第三是你给他们匹配的资源是不是足够。

  主持人:很多人对快公司的感觉是“快公司无文化”。经常有人离开,刚建立的文化被稀释。更多的创业者为了凝聚骨干力量,把自己塑造成精神偶像。你们怎么看待快公司的企业文化?

  李斌: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讲,企业文化肯定与创始人的个性密切相关,这是无法回避的。创始人的行事风格会影响到别人,我觉得这不见得是坏事。作为公司的灵魂人物,他必须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比如说他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时刻去控制好弱点或者缺点,不让自己负面的东西占据主要位置。我有时候判断失误了,我会坦然承认,谁不犯错呢?在我们公司内部来讲,我希望它是一个比较“正”的公司。“正”是一个很泛泛的词,有很多含义,例如坦诚沟通。

  付新华: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创始人的境界会决定一个企业的境界。创始人的做法和追求不同,企业就会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未来。公司文化实际上也与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相关联。在开始阶段,创始人在企业中起非常大的作用,企业的理想基本上与创始人个人的理想相关联,价值观也相关联。当企业慢慢成熟的时候,创业者个人的色彩会慢慢减少,团队的影响会逐渐扩大,管理会逐渐机制化。但是创业者的有些特点,依然会继承下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803.html

更多阅读

深圳博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骗子公司 博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前两天我被人骗了2600元钱,骗我的公司是深圳博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利用赶集网发布了招聘网络兼职的消息,无意间我看到了招聘信息,没想到却被他们骗了,他们公司以在淘宝上替商铺刷信誉为名,骗我们这些急于挣钱的人,他们公司让我们拍一些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3)

三次拓宽品类市场永远是变化的,步森面对市场,坚持顾客导向,历经三次品类拓展。一是从衬衫拓展到西裤领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男装品类和品牌消费的兴起,衬衫单品难以支撑男装品牌构建和专卖店门面支撑。在这种环境下,要想继续将原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2)

经营人心,与员工、经销商一起成长中国有句老话:一个人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和大家一起走。企业也不外乎如此。善待员工、善待经销商;和员工、经销商共同拼搏,共同成长,共赢未来是步森沉淀下来最显著的企业文化。感念员工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商海浮沉中,暴涨暴落的财富故事此起彼伏。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身处风暴中心的企业家们,也常常心迷意乱,领导力缺失,在企业利润和公司长寿之间丧失了分寸。那么,面对常常

稳健投资与理财公司 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商海浮沉中,暴涨暴落的财富故事此起彼伏。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身处风暴中心的企业家们,也常常心迷意乱,领导力缺失,在企业利润和公司长寿之间丧失了分寸。那么,面对

声明:《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 驾驭快公司(三)》为网友吴超人会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