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贤,引进谁? 项目团队中的人才引进问题
争论一:要不要外引人才?
正方:务必引进外部人才!
王京生:肯定要补一个人。如果沙僧留下养马,取经团队的后勤保障环节就断了,没有人挑行李,没有人做饭,作战助手也少了一个。再次,在孙和猪有矛盾时,或者师傅进行错判时,团队里缺少一个协调的人。
后勤保障工作出现断裂,容易使团队前重后轻,形不成团队内部的互补效应。因此,必须补上缺位,必须先拟定进人的条件,再选择相对合适的人选,也就是常说的“事在人先,以事求人,人得其事,事得其人”。
毕云龙:肯定要从三国人物当中选拔一位。第一,我们少了一个人员。第二,任务有了变化,因为有别的同业竞争对手,这是第一次取经没有遇到的问题。
反方:贵在内部挖潜!
涂文开:可以不增加人。为何不把白龙马解放出来,把兵提成将?白龙马本来是太子的身份,做了14年的马,也该提升了。把他解放出来的好处在于:一是他熟悉整个企业文化和第一次取经过程,了解业务,甚至了解敌情;二是他对外可以迷惑敌人,因为第一次取经时他是深藏不露的;三是解放白龙马的成本很低,他对这个团队的归属感很强,工资高低无所谓。这样,在不增加人的情况下更容易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温志军:从效率、成本考虑,我不愿意建议唐僧从三国里找一个。团队组合要考虑到项目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包括花费的资源是多少,因此要考虑到董事会愿意承担多少成本来支持这个项目取得成功。
晏 晶:不管谁留下来养马,他原来的职位都会空缺,这时惯性的思维是比照前任的性格特点再找新的人。其实应该跳出这个思维,为什么非要到三国去找固定的人选呢?为什么不实行人力资源外包呢?在第一次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经历八十一难时,从土地神到观音菩萨到如来佛祖,他们已经在不时请外部高手了。
争论二:引进战将,还是谋士?
正方:引进谋士
温志军:如果非要引进,需要论证第二次取经面临的主要问题:四个项目团队展开竞争,他们也会用各式各样的计谋、方式进行阻碍,这就不是单打独斗的问题,更多的是强调智谋。而唐僧团队,正缺一个能够运筹帷幄的谋士。
所以需要从三国请来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又锲而不舍。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加盟没有团队融合的问题。
曹希绅:我也推荐诸葛亮。
毕云龙:我首先不考虑选战将。但选谋士也要考虑成本问题,第一次取经是14年,第二次可能18年,整个途中差旅费加上人员工资是个不小数目。三国谋士众多,诸葛亮、庞统、周瑜等都是一流的谋士,要价肯定高。所以为节约成本,就要请二流谋士。徐庶就是一个合适人选。徐庶一直怀才不遇,他正需要一个舞台展示。从他出山前的业绩来看,他有能力在第二次取经处理好和其他团队的竞争问题,要价也比诸葛亮低。而且徐庶也会武功,可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