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2)

 第29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2)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实用主义大战略主张对对手实行对抗和围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苏联采取对抗战略,同时通过提供安全保障、援助、市场进入和技术等,换取西方盟国对其在后勤、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和协同。

  实用主义不仅针对对手,也针对盟友。在盟友之间维持平衡和制约,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和区域内挑战美国的地位。在日本挑战美国时,按下日本;在老欧洲有些不太顺从时,大力拉捧新欧洲;在欧洲大陆和英国之间,长期和英国维持特别的战略关系,分化欧洲。以日本为例,冷战以后,日本依然是美国在东北亚的主要安全支点,是美国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支点。一个军事上弱小的日本不符合美国利益,然而一个强大的日本同样不符合美国利益。冷战以后,日本的政治企图越来越强烈,既想成为亚洲地区的经济盟主,又想合法地重新武装自己,还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利益是维持现状。任何试图改变现有秩序的要求,无论来自对手,还是来自盟友,都是对其霸权的挑战。对日本的诉求,美国大力推动日本的金融全球化,打击其高科技,全面削弱日本经济的竞争力;对其联合国的愿望,先是口惠而实不至,后来干脆消极对待;对日本重新武装的企图,允许甚至鼓励日本加强防卫力量的要求,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到后来鼓励日本出兵伊拉克。由于历史原因,日本这些步骤导致亚洲国家对日本的强烈反弹,日本在亚洲更加孤立。这种孤立加深了日本对美国在政治上和安全上的依赖,日本进一步成为美国的战略棋子。日本想成为亚洲经济盟主的想法、想成为政治大国的想法从此成了泡影。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长期控制日本,孤立日本,将日本牢牢拴在美日双边关系中,美国就一直利用日本和亚洲国家的宿怨,时不时放松一下对大日本情绪的控制,让日本和亚洲邻国摩擦不断。再以英国为例,昔日的大英帝国常常陶醉于过去的权力梦幻里,希望在国际舞台上重温旧梦。英国的外交战略是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来增加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美国也长期与英国保持这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既分化了欧洲,又削弱了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昔日帝国在与今日帝国的联姻中,实际上部分失去了独立的影响力,成了美国的小伙伴。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越下降,越需要借助与美国的关系。

  这种围堵对手、制衡盟友的实用主义战略,是现代帝国术。

  自由主义战略侧重于改变对手。通过将对手融入互动的多边关系中,让别人接受现存的秩序和规则,推动别人的市场化、民主化改革,通过改变对手达到维持现有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目的。在容纳对手时,通过修改游戏规则来进一步约束对手。在这些国际秩序、机构和多边关系中,美国利益占主导地位。这种自由主义战略的目的,是将对手引导到符合自己利益的发展道路上。交往是为了达到对抗达不到的目的;融合是为了实现围堵实现不了的目的。当对抗和围堵不能消灭对手时,就用交往和融合消化对手;当飞机和坦克不能摧毁一种竞争性体制时,就用资本市场和全球化来拆散那种竞争性体制;当只靠实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时,就依靠“普世价值”。有人认为,自由主义战略有三个方面:“开放(opening up)”、“融入(tying down)”和“捆绑(binging together)”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198.html

更多阅读

第21节: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2)

系列专题:《美国人的噩梦:清算谎言经济学》  当涉及整体经济问题时,不妨试着从货币供应方面找根源。正如莱昂内尔?罗宾斯在1934年出版的《大萧条》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货币充斥于市场的各个角落。他说道:“一下子就扰乱了很多经济领域运

第33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6)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银河号”事件不到2年,美国批准当时的台湾领导人李登辉访美。这是中美建交后,台湾最高层领导第一次访美。李登辉在出任台湾领导人以后,独立的倾向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李登辉和美国

第32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5)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对美国来说,控制石油是控制世界的手段。世界上两个巨大的发达国家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依赖石油进口,这两个国家就是日本和德国。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这两个国家。美国希望中国步他们的

第31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4)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对华战略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这种“最开放”的格局究竟符合谁的利益?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中国是如何被整合进世界的,必须了解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大

第30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3)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开放”是自由主义战略的第一个特点。早在19世纪,美国就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种“门户开放”政策,在围堵战略失败以后,再次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

声明:《第29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2)》为网友得失冥冥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