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第九章 拉美是如何走向全球化的?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为拉美套上了债务咒语

19世纪初叶,许多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大多数新独立的拉美国家和美国刚独立时一样,采用了自由贸易的国策。那是自由贸易思潮开始兴盛的时期。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通过世界经济霸权大英帝国的传播开始到处流传。独立后的拉美自愿当了一次自由贸易理论的实验场。 这种政策使拉美门户洞开。当时的拉美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经济体。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实施了市场开放政策;拉美资源丰富,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开放了自己的投资领域,为外国投资提供极为优惠的税收条件。这种发展战略,为其北方邻居和大英帝国创造了一种将拉美融合于世界分工中的历史性机会。通过这种机会,美国和大英帝国成了支配拉美经济的主要投资者和出口者;而拉美则成了原材料产地和出口市场。拉美被成功编制在19世纪版本的全球化体系里。不仅许多一般产业,甚至拉美的经济命脉都掌握在外国资本的手中。 虽然独立后的拉美和美国都是从自由贸易开始,但是美国后来成功抛弃了自由贸易而走上了保护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拉美则长期在自由贸易的陷阱里徘徊。 这种自由贸易政策,摧毁了拉美民族工业产生的基本条件。拉美从19世纪初叶独立到20世纪30年代,几乎没有产生自己的有现代意义的工业。严格地讲,拉美的自由贸易、开放国门的政策抑制了民族产业的发展。拉美在独立后的100多年里,在自由贸易的道路上,陷入了没有发展的增长陷阱。历史最终告诉人们,没有发展的增长,最后是没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