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第六章 剑与火,从自由贸易到闭关自守(1775—1808年) 1808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美国开始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年,美国实行了闭关自守的政策。 1776年独立以后,美国的遭遇颇似20世纪许多新独立国家的遭遇。大英帝国的战略和国内对自由贸易的迷信,使旧有的国际分工、旧有的世界秩序,像两条加在未来巨人身上的锁链。从独立以后到1808年这30多年间,美国奉行的是自由贸易。蓝色的大海把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带到世界各地尤其是英国,再把英国的制成品带回美国。缔造美国的那一代人,有许多熟读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崇尚自由贸易,希望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把美国建设成一个没有现代工业的农业国家。美国几乎没有试图建立自己的制造业。

这种自由贸易使独立后的美国和英国继续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两个极端:世界工厂的英国及原材料基地和制成品市场的美国。其间虽然有汉密尔顿提倡保护主义,但是他的超前而孤独的声音要在几十年以后才得到回响。美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几乎没有关税。假如历史只根据这30多年来检验这种贸易战略,真理将在自由贸易一边。这30多年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 然而,历史没有只根据这30多年的实践来检验一种发展战略。 随着欧洲战争的发展,美国商业规模的扩张和商业船队的迅速扩大,使大英帝国感受到海洋霸权的威胁。大英帝国开始打击美国海洋力量的上升,大肆侵犯美国的海洋权利和主权。自由贸易带来的这种商业繁荣遭遇到了大英帝国霸权的挑战。当时美国的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对英政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杰弗逊和其他民主共和党人面对霸权挑战,逐步改变他们几十年的自由贸易的立场而倾向于保护主义。然而有些曾经提倡保护主义的联邦党人则基于亲英立场而从保护主义立场后退。美国公众对英国种种侵犯主权的行径相当愤怒。英国的霸权行为,最后导致了1808年的美国禁运法案。 经过30多年的演变,在剑与火的较量中,美国从完全开放走向了闭关自守。 第一节 欧洲、国家和海盗 国家博弈,利益至上。15、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后,人性苏醒,物欲上升,群雄并起。谁会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成为欧洲的霸主?历史花了几乎200年的时间,通过剑与火、进攻和防卫,通过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差别,才把这个谜底告诉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