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葬礼郭台铭跪拜 郭台铭 代工王的艰难转身(一)



    “富士康还有黄金10年。”面对裁员风波、股价急挫、订单大幅削减、净利润锐减83%的危情时刻,郭台铭如是说。

    于是,作为在金融海啸中受创最深的全球最大IT代工企业,台湾富士康集团走上了一条看似疯狂的复兴之路:一面两次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投资砸向西部两个最重要的城市——重庆和成都,建立生产研发基地;另一面,高调宣布新建万家3C家电终端销售店的“万马奔腾”计划——富士康要与国美、苏宁争夺“渠道之王”。然而,这些令业内专家们大呼“看不懂”的大动作,也许都只是为了郭台铭的终极目标——转型地产帝国埋下伏笔。

    “代工之王”的背影

    金融海啸来袭之际,正是郭台铭代工帝国的全盛之时。在深圳郊外的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等世界顶级电子产品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几乎是在世人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郭台铭就已将他的公司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以及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富士康每年生产全球十分之一的家用电脑、三分之二的PC零组件,掌握着全球计算机行业的命脉,年销售额曾多次超过4000亿元,从2002年开始一直是中国大陆“出口冠军”,而且连续6年呈现30%以上的超速成长。美国《商业周刊》更直接称呼郭台铭为“代工之王”,而郭台铭自己也由于富士康的杰出表现,超越“经营之神”王永庆成为台湾首富。

    然而,金融海啸带来的出口订单萎缩对产品几乎100%外销的富士康帝国产生了致命打击。仅核心手机业务的上市子公司富士康国际一家,去年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仅增长4.34%,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56%;而整个富士康科技集团去年税后净利比前年锐减了83%——终止了郭台铭自1974年创业以来只增长不衰退的神话。“以诺基亚为例,今年从各季度报表来看诺基亚利润下滑超过6成,诺基亚一定会挤压供应链的利润空间,而诺基亚手机订单占富士康国际总收入比重可能接近5成,在这种形势下,代工模式非常被动。”一位富士康高管表示。

    尽管随着今年上半年欧美市场的转暖,富士康集团的订单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传统代工模式的发展前景黯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这一趋势也被敏感的资本市场所捕捉:富士康的港股价格由金融海啸前的二十五六元跌到了1元左右,而在今年蓝筹股的普遍升浪中,富士康至今依然还在5元左右徘徊。“从事代工制造的富士康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利润率低,受到上下游研发和需求的影响波动大,而且,从国家产业政策上已经不再支持低附加值的单纯代工模式。”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其实,远在金融海啸之前,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税制统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系列政策变化和人工、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已经使富士康的利润增长势头受到了极大的遏制,甚至一度受到“血汗工厂”的指责。“应该说,单纯代工加工制造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富士康集团的转型已经是刻不容缓。”前述专家表示。

    然而,“代工之王”的转型道路必然是艰苦和漫长的。

    渠道霸主的梦想?

    郭台铭给富士康转型之路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从外销转为重点开拓内销市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一家原本产品基本上100%外销欧美市场的代工企业,从产品技术和质量上来讲,富士康进入各类其代工产品的前台品牌销售并无障碍,而主要瓶颈在于销售渠道问题。一位富士康公司的高管表示,有产品而无渠道销售,是富士康面对内地市场的最大障碍。

    于是,就在其他代工企业纷纷收缩度日之时,从不按常理出牌的郭台铭选择了疯狂扩张,为富士康量身打造了宏伟的“万马奔腾”计划:3年内,富士康一方面将依托母公司鸿海集团与欧洲最大的通路商MediaMarket(隶属麦德龙)创立合资公司,另一方面依托子公司广宇投资的3C渠道商“赛博数码”,共同进行3C(即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三类电子产品的简称)连锁店扩张,总共在大陆投资百亿元,打造万家以上连锁店。

    这种扩张规模意味着,3年时间里,郭台铭试图一举打倒张近东创立的苏宁、黄光裕创立的国美等同行,而且,即便大陆所有已成规模的3C连锁全部合并起来,也远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国内最大家电连锁国美经过近20年发展和大规模并购永乐、灿坤、黑天鹅等区域连锁,目前也才拥有1300家门店;苏宁不到1000家;百思买自有品牌与五星加起来不足200家;宏图三胞数量更少。如果真的实现“万马奔腾”,郭台铭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渠道霸主。

    然而,这种近乎疯狂的扩张计划几乎遭到了专家们的集体质疑。

 王永庆葬礼郭台铭跪拜 郭台铭 代工王的艰难转身(一)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家电业研究专家罗清启表示,郭台铭的想法是有远见的,通过建立强势渠道一方面打开内销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在代工品牌上的绝对优势,但两年多完成万家门店的目标显然有点不现实,郭台铭的计划更像是“一个姿态”。

    中国家电网购第一门户“世纪电器网”创始人王治全则直批郭台铭。他表示,“万马奔腾”计划“纯属纸上谈兵”,不知道大陆3C及数码市场现状。王治全称,即便郭台铭将国美、苏宁、江苏五星全部收购,门店也不过2500多家。况且以台湾鸿海的实力,收购上述三巨头几无可能。加之台湾鸿海此前毫无3C卖场拓展经验,即便通过大规模并购,也根本不可能在3年内将门店扩张到1万家的规模。

    富士康以往的探索也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从2001年开始,鸿海通过各种方式在内地早拥有过数码捷豹、赛博、鸿利多三家渠道公司,除了赛博数码还保持着40家的规模,其他或解散或被整合,与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

    而在王治全看来,既想做代工制造又想掌控零售渠道,放眼全球市场也没有一家企业有成功先例。“除非,郭台铭另有所图。”

    创业30年来,专注于代工制造的郭台铭从未染指于房地产。然而,随着代工业的利润渐微,而楼市暴利日盛,急于转型的富士康终于踏入这片未知领域。

    2009年9月26日,重庆市沙坪坝西永微电园区,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台湾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拍手欢庆奠基仪式成功举行。当日,投资10亿美元的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产业基地正式奠基。

    双城记

    成都和重庆,这两座西部之都的候选城市,记录了郭台铭转型之路的第二个坐标。

    在中国内地,郭台铭有一个特别的绰号:富士康市市长。这个称呼来源于郭台铭在中国内地无人可比的投资气魄。在过去的20年间,以深圳为始,这个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在国内十多个城市进行大举投资,投资规模超过百亿美元,旗下企业的用工数量最高达70万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321.html

更多阅读

郭胜华:卖中国货赚外国钱(一)

 [浙商名片]   法属圭亚那亚美杰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郭胜华  籍贯:浙江青田  [个性解读]  ●消费观  小时候穷惯了,所以一向都很节约。出国创业30多年,没有喝过一次咖啡,没有去过一次舞厅、酒吧,不吃零食不喝茶,喝的水都是

“经营之神”王永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一)

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得合理化。台塑经营管理的理念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王永庆 在台湾,王永庆之名无人不知。 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小个子老人,如今已有88岁的高龄,但仍然活跃于台湾的企 业界,因此他

酒厂创业计划书 开着酒厂卖野猪 郭佩海的创业故事(一)

吉林省白山市的郭佩海夫妇在一起过了大半辈子,经营着一个酒作坊,不料2004年为了到底是酿酒还是改养野猪上矛盾重重,一个指东、一个向西。常言说家和万事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在这种状态下,这个家庭经济体居然取得了想不到的成效。   200

王志敏:一场腥风血雨的创业历程(一)

资金往往是农村创业者最大的障碍,四川巴中市的王志敏创业的时候,可以说是两手空空,情急无奈之下,她的父亲变卖家中一年的口粮提供给她启动资金。这样做是很有风险的,稍有不慎,很可能连饭都吃不上,巨大的压力迫使王志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声明:《王永庆葬礼郭台铭跪拜 郭台铭 代工王的艰难转身(一)》为网友屌丝男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