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十年我只做了三件事(二)



    《征途》去年在上海瑞金宾馆召开上线新闻发布会,史玉柱站在台上向记者喊话,称自己是一个20多年的老玩家,“我懂游戏。”很多人听到这话都窃笑,包括一些征途员工。

    一开始时,很多研发部同事并不服史玉柱,征途项目经理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说服大家接受免费模式,史玉柱用了至少三周时间。征途内部有个投票的传统,少数服从多数。免费模式获得了绝对少数的一票,是史玉柱自己投的。

    史玉柱没有办法,只好“曲线救国”,反复找团队召开会议,每次感化一两个顽固分子,死皮赖脸、软磨硬泡。开了十几次会议之后,整个团队终于彻底举手投降,他们之前都没有见过这么顽固的老板。

    征途刚开始做不久,就说要做第一,当时大多数员工都认为老板在吹牛。公测人数突破30万人时,史玉柱提出“保60万争80万望100万”的目标,很多人也都认为不靠谱。如今根据征途掌握的数据,征途已是同类网游在线人数与营收领域的老大。

    一次次目标的兑现,让一些自命清高的研发能人由不可思议到心服口服。也许,他们没见过第二个这种每天花十几个小时打游戏,第二天总能甩出一些修改建议的老板。

    由于自己是每天玩十几个小时的骨灰级玩家,史玉柱对于征途的要求很严格,近乎完美主义。征途一直是更新最频繁的网游,研发部门的员工被内部戏称为“最值得同情的人”。

    征途项目负责人透露,史玉柱身兼主策划,最重要测试员、资深玩家数职。他参与过任何一个项目,骂过任何一个策划,可能只是因为一些细节问题。

    史玉柱经常在凌晨给同事打电话,只要发现一个小BUG,马上就得改,他眼睛不能容下沙子。有些程序员忙到凌晨四点回家,还没热暖被窝,就接到要求上线修改的军令。

    不过改得心甘情愿,他们已经对这个骂起人来很要命,下了班勾肩搭背去喝酒的老板非常信服,“他是一个非常努力、非常真诚、非常实在的人。”

    老板拥有管理上的绝对权威,但在业务层面每个征途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块人人平等。一个难题没了招儿,大家开会讨论。都没主意,散会,回去继续想。史玉柱常在回家的车上灵感迸发,按捺不住就给项目负责人打电话。

    有时候是馊主意,有时候是妙点子。

    征途出名后,同样遭受了很多非议。史玉柱表示,外界批评的声音他也看过,得出结论“说征途不好的人,大多不是征途的玩家。”或是某些对手在搞鬼,或是外界的偏见。

    一如脑白金的树大招风,征途也背负了网游行业的骂名。比如免费模式、消费过高。史玉柱强调说,免费模式不是征途最先做的。而批评征途消费过高更无辜,征途人均消费未进前四强,收入高只因玩家多。

    征途副总经理袁晖表示,史玉柱对钱其实并不看重,开会从没说过征途要赚多少多少钱,只是说要把工作做到极致。用史玉柱的话则是,完美主义,追求极致。

    史玉柱把外界对脑白金、征途的骂名归结到自己当初的失败上面。因为失败过,给大家留的印象根深蒂固。失败者做的事情,很容易被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如果过去一直成功,则不会这样。这是一种文化,中国历来对待失败都不宽容。

    征途总部“藏”在上海桂林路浦原科技园一栋并不显眼的八层小楼里,向东15公里是上海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这时的史玉柱,已经不是当初珠海那个好高骛远、好盖高楼的史玉柱。那次摔得太狠,太彻底,如今他成了“彻底的保守主义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汉卡起家,史玉柱近20年的创业生涯跌宕起伏:珠海鼎盛时期,他是“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珠海末期,多元化“大跃进”令“巨人”轰然倒塌,史成为“中国首负”;90年代末,“脑白金”把他推至“中国保健品第一人”。因为偿还珠海时期的欠债,史被央视评为“CCTV2001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史玉柱开发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征途》亮相,不到一年时间打破国内同类网游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的纪录。    

    20年,中国经济演绎了一轮壮观的“大牛市”。史玉柱无疑是这轮超级行情中屈指可数的“大牛股”之一。今天,拥有数百亿优质资产的史玉柱赢得了“营销大师”、“商业奇才”的赞誉,没有人怀疑他作为一个商人的巨大成功。但是,他成功的路径、他的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产品却屡遭质疑。在市场、商业圈和舆论之间,史玉柱往往处于两个极端:“很好”或“很不好”,他的成功被人们用市场的、商业的、道德的尺度反复丈量,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近他,走近他一起打拼多年的伙伴,走近与他相知颇深的企业家,用最简单的尺子--事实--来度量他的成功。

    在中国,不一定很多人都知道史玉柱,但一定很少人不知道脑白金。

    10年前的冬天,史玉柱在安徽黄山召集20多名“亲信”开会,确定了“脑白金”的构思。此前几个月,史玉柱还深陷巨人大厦停工、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追债的泥潭;几个月之后,脑白金在江阴试销成功,并迅速铺向全国市场。

    凭借脑白金,史玉柱摘掉“中国首负”的帽子,还清巨人大厦所有债务,并完成了新一轮资本积累,直接为后来进军最感兴趣的网游市场铺平道路。

    2006年秋天,涉水网游不到三年的史玉柱开始憧憬赴美国上市。这个时候的《征途》,其在线人数与营收都已号称国内数一数二。

    一次成功是偶然,两次成功是运气,三次成功则是实力。从汉卡、保健品到网游,史玉柱已完成在三个领域的“帽子戏法”,这还没算他对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的投资。

    以“史”为鉴,这是征途内部非常著名的一句话。2007年9月25日,新浪科技走进征途上海总部,试图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探寻史玉柱成功的DNA。

    保健品成功非偶然

    在决定要做脑白金之前,史玉柱在珠海经历了从“中国富豪”到“中国首负”的迅速转变,负是负债的负。前后落差实在太大,脑白金出来的时候,史玉柱把自己藏的很深,像一个忍者。

 史玉柱:十年我只做了三件事(二)

    低调是心理需要,但工作却没少做。做脑白金的这段时间里,史玉柱跟一些商场柜员、农村大姐大妈混的很熟。史玉柱认为,脑白金的成功没有一丁点的偶然因素,归根于他本人带领的团队对目标消费群的调查与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361.html

更多阅读

史玉柱:我在这一代人里的位置未来可以看到

经济观察报:你为什么从来不穿西装?   史玉柱:实际上我在第一次创业时,1997年之前的我,我上班都穿西服,平时到什么地方去也穿,即使下班我都穿西服。后来巨人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巨人大厦危机时,整个人突然特别放松,也很少外出,就开始不穿西服,

史玉柱:十年后再造巨人

在中国20多年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1989年,以4000元借债起家,短短5年位居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顷刻间又沦落为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几年后因保健品重新崛起,身家胜过当年……    2007

史玉柱:社会对我的要求比较高

主持人:但近来巨人的股价动荡很大,而且美国律师事务所还向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针对巨人网络隐瞒运营数字的诉讼。你当时到纽交所上市,是认为那里是世界上最规范的市场,但为什么这样成熟的市场也不认可巨人的公司价值?   史玉柱:我们股

自我肯定理论 史玉柱:如果老本吃光 我肯定危险

看轻人脉关系,专注客户心智,史玉柱将许多第一代企业家抛在身后;通过借助释放人的劣根性,来打造致富矿脉,史玉柱事业前景堪忧   史玉柱:如果老本吃光我肯定危险  第一代企业家多是90%的精力跑关系和人脉,10%钻研业务。他们经过“沼泽

声明:《史玉柱:十年我只做了三件事(二)》为网友阳光下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