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创业的成长之痛(二)



先不讲什么文学性、艺术性。这个书来,你能不能看下去、能不能打动你,这就是标准。

    而《幻城》又有改成长篇的基础。几经商议,春风决定把赌注压在《幻城》上,作为2003年最重点推出的小说。

    时祥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郭敬明就长篇《幻城》的出版和一些著名出版社联系过,包括出版他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东方出版中心,但是都没有被看上。

    于是,郭敬明跟春风达成了出版长篇《幻城》的意向,11月,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到上海,与郭签定出版合同。这也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郭留给时祥选的印象很深,“那个时候觉得他很瘦弱,个子很小,但是了解了之后就觉得他其实很有能量。他比一般人更有想法和创新的能力。”

    在出版界,每年1月有一次全国最大的图书订货会,这是发行书最好的时机,因此春风文艺出版社要求郭敬明必须要在2003年1月以前完成书稿。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是第一次写长篇,感觉特别难以驾驭,心里非常紧张。寝室每晚熄灯后,他就向同学借了笔记本电脑在教室通宵写作。他就读的上海大学实行三学期制,那会儿正赶上学校假期,偌大一个阶梯教室只有郭敬明一个人。他说中间很多次,自己都想到放弃。

    小说如期完成了。

    常晶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而且还发现,在《萌芽》网站的论坛上,读者急着看《幻城》后续故事。这给了他们信心。当然很多成人反映《幻城》看不懂、看不下去。其实,长篇《幻城》创作是稚嫩的,其结构,尤其后半部分松散,所以《幻城》最终起印数和发行方案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内引起很大争论。

    最终春风决定根据订货情况再商议起印数。订货会上的热烈反响出人意料,也促使春风文艺出版社下定决心把《幻城》作为社里2003年的金牌畅销书重点推出,首印十万——这个数字,当时许多著名畅销书作家都望尘莫及。

    《幻城》的商业神话

    春风文艺出版社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整套完整的营销方案。他们邀请当时青少年文学方面坐第一把交椅的曹文轩为《幻城》写序;专门做了《幻城》的flash;并且专门邀请了文坛比较活跃的评论家,在上海为郭敬明开了作品研讨会。这些举措在青春文学中都属首创,“在这一代人中,恐怕还没有谁能有这么高的待遇呢。”常晶说。此外,出版社制定了详细的各个时期的宣传计划和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发消息、做评论、访谈等等。而社长韩忠良甚至在过年的拜年贺卡中,亲自致信发行商,大力推荐《幻城》。

    春风文艺出版社整个宣传攻势划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预热”阶段,以多发消息为主;第2阶段为“热销”阶段,继续宣传,在各地搞各种活动,并且准备加印;第3阶段则是如果出现滞销的预备方案。常晶说,那时国内这样周详的图书宣传还极少见,所以出版社精心准备的新闻稿很受媒体的欢迎,而且“几乎不花分文”。在发行上,他们更是步步为营,“可以说,当时我们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计划,甚至包括每个经销商、每个省、每个店所分到的图书数量,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和销售情况都会有一个配额比。”

    作为整个营销策略的一部分,郭敬明至今仍在忙于签名售书。上学时,周一到周五他在学校里上课,周末则去各城市搞签售,并且一般每周跑两个城市,有的城市还去过两三次。“每到一个城市,就是进宾馆,然后签售、吃饭、走人”,时祥选回忆。

    正是在春风文艺出版社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下,《幻城》的销量节节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132.9万册。而之前,郭敬明的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首印只有1万册;而另一部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很长时间在北京没有找到愿意接受的出版社,只能拿回上海,而这本书的出版是2003年的4、5月份,正赶上《幻城》热卖,销量非常之好。《爱与痛的边缘》也因此再版。

    《幻城》的版税是三个月和郭敬明结算一次。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到现在的兴趣之一,还是喜欢去划卡,看又有多少钱进账。

    在《幻城》出版之前,春风文艺出版社为了表明打造郭敬明的决心和信心,开创性地和郭敬明签定了“买断”合约,协议的核心是:在他大学四年期间,由春风每年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他的学业补助,而他保证给春风文艺出版社长篇首发权,主题风格不限,四年中至少有一部作品达到出版要求即可。

    2003年11月,郭敬明乘胜出击,再次通过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新长篇《梦里花落知多少》,首印就达30万册。至今销量也达到130多万本。2005年《1995-2005夏至未至》起印数是50万册,这样的起印数在国内原创文学出版中可谓罕见。

    出名要趁早?

    尽管有之后一系列商业机缘,连郭敬明也承认,他的文学成名之路是从6年前《萌芽》举办的的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

    郭敬明在四川自贡市第九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陈泽林说,高中学理科的郭敬明一直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也是他的“金童”。因为郭“平时书看的多,对文学的悟性高,文笔新鲜活泼,他的审题角度、表达方式往往会标新立异,在同龄人中,使人耳目一新”。在高中的郭敬明深得语文老师的喜爱。

    郭敬明说,吸引他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是高一时看到《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全集》,因为“里面的作文观念很对自己的胃口。”错过了第二届的报名时间后,郭敬明对第三届比赛早已卯足了劲。从投稿日起,他就不断把自己的作品寄到《萌芽》杂志社,初赛投稿,别人一般只写一两篇,但他写了五六篇,只要觉得完成的作品还不错,就投过去,一直持续到截稿。

    投稿前,他会把每篇文章拿给语文老师陈泽林批改,每两天一次。陈泽林则帮他把前两届作文的题目进行了仔细分析。他告诉学生,“所谓新概念,就是千万不要用传统的方法来写作,一定要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方法。”他还和郭敬明商讨构思和选材。对于参赛的每一篇文章,陈泽林都仔细修改,“结尾、错别字、病句,我都给他一一修改。”

 郭敬明:创业的成长之痛(二)

    陈泽林认为,以前两届一等奖的水平,郭敬明是可以达到的。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奖去的。”

    2001年1月初的一天,郭敬明收到一封落款是《萌芽》杂志社的信,还没拆开他就断定“那肯定是通知我参加复赛的。”

    接下来,他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获得全国范围作文比赛的一等奖,第一次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与文学的关系?这次“新概念大赛”的获奖,对郭敬明而言,更大的意义是为他开启了自己未来人生的大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396.html

更多阅读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全文连载

基本资料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全文连载)作者: 郭敬明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装帧:ISAN:内容简介郭敬明在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时

成功企业:创业的六部曲(1)

  创业是一条充满荆棘、坎坷的道路,在创业的道路上,倒下的、落队的、迷途而返的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者坚定地走下去,到达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是什么致使少数创业者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国内成功企业的成长史的研究,发现他们之中存

我在挫折中成长 挫折中成长 李如江创业的第一道坎(二)

10年之后,李如江这样评价自己当时创业的动机:其实深圳所有创业者都是这样过来的,都经历过同样的环境。在深圳,博士可能会被饿死。所以这就逼迫你要适应环境,按环境决定的条件去生存,这是个生存的问题。如果我们老觉得自己是清华的硕士,那

瓜子二手车 创业入门指南:开店创业的30个步骤 (二)

 贝利说,许多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都觉得写一个商业计划书实在有些勉为其难,而他们的创业努力也往往容易中断。如果是这种情况,不妨把商业规划作为一项持续进行的任务,而不是一个你不得不完成的项目。   “这不是一个很繁琐,很麻烦的文

水浒传单机游戏破解版 破解水浒公司的成长之谜(二)

 第二章 火并王伦——血腥的恶意并购   策划发动梁山第一次大规模格局重组的,是智取生辰纲的八人团队。这个团队的最初发起者是晁盖、吴用、刘唐三人。刘唐提供的是信息——有这样一笔生辰纲要送到东京。吴用提供的是谋略和组织

声明:《郭敬明:创业的成长之痛(二)》为网友别停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