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 腾讯 陈一舟漫长的网络创业故事(二)



此时,他的情绪在“开个公司一下值10个亿”上。

    陈一舟设想中的服务可以使拨号上网用户提高50%-100%上网速度,费用是每月5美元,这一时期,美国有5000万拨号上网用户,陈一舟说,“这是大生意。”半年后,这个团队拿出了光电芯片,不过要投入使用,仍然需要修改网络通讯协议,并在服务器端作出改进。此后,发生了“9.11”,资本市场更冷,而大公司对设备改善再没有兴趣。

    之后,陈一舟又试图在IP电话上找机会,仍然很不顺利。“人总是经过这种可笑荒唐的事情,才会改变。”此后,陈一舟蛰伏了一段时间,他在这期间读了很多书。

    陈一舟后来总结:“栽跟头越早越好,等老了再栽跟头,一切都来不及了。我非常幸运,能在人生的早期失败过,这非常好。”

    千橡互动

    2002年上半年的时候,陈一舟发现搜狐的股价有了起色。不过,这个时候,他持有的搜狐股票已经不多,“人没有长后眼睛啦”,当然,当时门户都抓住了突然爆发的无线增值服务市场。

    2007年4月,在ChinaVenture创业投资年会上,陈一舟回顾那一时期:“我在美国已经穷到不能再穷了。我和一个天使投资人,吃麦当劳吃了8次,他吃的麦当劳吃的3块钱标准的麦当劳,我是吃的5块钱的,我融了8万元。”

    到当年年末的时候,陈一舟携从三位德州天使投资人中获得的少量投资,再次回国创业,这次模式明确,就是短信。他创立了邀发短信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有一个创新,即用户通过18dx.com注册获得页面之后,如果其他人在这个页面上发送短信或者定制服务,将会获得分成。陈一舟将其定义为无线C2C.不过,这一模式被视为无线联盟,随着运营商政策调整,没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对应环境,无线业务还是做起来了,半年后开始赢利。

    陈一舟实际上已经错过了SP成长最好的时期,他之前的拍档,周云帆、杨宁在2002年年初创办了空中网,3月18日正式成立,几个月之后获得了300美元的风险投资。2004年7月9日,空中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前后只有两年零五个月。

 陈一舟 腾讯 陈一舟漫长的网络创业故事(二)

    陈一舟有一个认识,未来SP将同互联网内容密切联系,而社区可以创造出足够多的内容,因此他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在社区上。于是创办了DuDu网,这一网站借鉴了韩国同类网站的思路。对应的公司为千橡互动,这一次的理由是,斯坦福大学校园内众多的橡树。

    这一过程中,陈一舟逐渐注意上猫扑,被其搞怪的特征,娱乐性的风格所吸引,当时的域名是mopper.com,网站只有两台服务器,陈一舟后来对《中国企业家》说,在他家的阳台上,“猫扑站长和我一人坐在一个摇晃的吊篮里面,就像两只猫一样,晃来晃去一天,我们就搞定了。”

    之后域名改为mop.com的猫扑迅速发展,到2005年底,“经过两年多的成长,现在猫扑在全世界排名45,在中国也应该是10名以内的网站。”这成为了陈一舟一个新的基础。

    2004年5月,千橡推出dudu网络下载加速器,涉足客户端领域。

    2005年7月,AccelPartners阿塞尔伙伴投资千橡互动1000万美元。阿塞尔伙伴是美国重要的风险投资商,就在5月它刚刚向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一个月后,千橡收购了交友网站UUMe.其创始人、刘健出任千橡联合首席运营官。刘建同样曾经在斯坦福就读,是陈一舟的学弟,有一个段子说:陈一舟将一辆旧车以60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刘建,但是此后几个月,刘建花费更多的钱来维修这部车。

    此时陈一舟有了一个理论:他的用户群体集中在学生和年轻白领,其中80%以上的社区用户位于中国发达地区。社区推动人们使用无线和客户端业务,反过来,无线应用和客户端强化了社区地位。

    当然,他同时强调了,以人为核心的社区未来的广告潜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他说:“当武汉某个街道的用户在晚上十一二点钟上网时,网页上弹出的是他家旁边热干面馆的广告,那碗热干面卖两毛钱我收一分钱,这是我理想中网络广告的极致。”

    12月末,千橡宣布,猫扑将通过100%换股的方式合并Donews.陈一舟此后撰文说:Donews与猫扑的将来,他们会成为千橡公司并列且相对独立的两大网站。二者的用户群体及给用户创造的核心价值有很大不同,我们绝不会将二者强行融合。

    2006年3月7日,千橡互动集团正式宣布获得480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由GA(GeneralAtlantic)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DCM(DollCapitalManagement)、TVC(TechnologyCrossoverVentures)、AccelPartners和联想投资等联合完成。其中GA出资一半以上,GA成立于1980年,管理资产达到80亿美元。之前的投资项目包括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及中星微电子。 

    校内网

    校内网的创办人是王兴。王兴,1979年出生于福建,1997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之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学习。

    王兴于2003年圣诞节那一天回国创业。第一个项目是“多多友”,无疑是一个交友网站,随后发现,用户积累缓慢。第二个项目是“游子图”,即海外学子将数码照片上传到网站,网站在国内打印之后邮寄给他们的家人,这个项目有一些收入,“我们三个人创业的时间精力是有成本,它当时的收益并不足以弥补我们的成本。”

    当然,王兴无疑会注意到同时期的Facebook,2006年3月在接受网站访谈时他回忆说:2004年我看到FaceBook,但没有什么感觉,2005年上半年我又去看了,也没看出什么感觉。后来看到一些报道,2005年下半年我又上去仔细地看,有一种体会,感觉它是SNS的代表。既然如此,在2005年12月,王兴的团队就推出了校内网。最初的用户来自于清华、北大、人大。“他们网络条件最好,而且便于推广。”

    回过头来,再看陈一舟,在获得资金之后,千橡互动开始了急速扩张,推出5Q.com,也是类似FaceBook的网站,收购Renren.com并改版为分类网站,类似于Craigslist.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456.html

更多阅读

快品牌:腾讯视频:定制化的精准营销

快品牌:腾讯视频:定制化的精准营销文/本刊记者周再宇  发自北京目前,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视频类用户3.01亿,渗透率达到90%。视频网站的核心消费群大致年龄在15岁到40岁,同时,他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天24小时,用户不

360度陈一舟:一个漫长的网络创业故事

无疑陈一舟是贯穿2008互联网界一年的话题,4月底的时候,人们兴奋地评论,孙正义牵头向千橡互动注资4.3亿美元,这前所未有。不过到10月的时候,人们惊愕于“开心网”的问世。有关游戏规则的讨论之外,SNS市场看来彻底引爆了。   聪明人   

腾讯创业基地 腾讯公司创业故事(2)

马化腾曾试图作价60万卖掉OICQ,但找不到买家。即使最终获得了IDG和香港盈科总共220万美元的投资,代价也颇高昂:足足让出了40%的股份。  220万并不够花,甚至带来了麻烦。参与投资的一方香港盈科对腾讯的态度模棱两可,看到投资除了被用来

腾讯创业基地 腾讯公司创业故事(1)

从当年5条电话线和8条台电脑所组成的局域网,到今天为近3亿注册用户提供基于QQ的各种通信服务,从5万元起家,到2004年6月上市后的8.98亿港元身价,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把自己与QQ联系在

陈丽华:视紫檀为生命(二)

 解说:1993年,陈丽华拿到这块地的第四年,长安俱乐部终于开工了。不知道这四年里陈丽华等待的每一天,是怎么度过的?长安俱乐部可谓一波三折,一年后建成交付使用的时候,总经理陈丽华的儿子赵勇勇又给陈丽华出了一道新的难题。   同期:陈丽

声明:《陈一舟 腾讯 陈一舟漫长的网络创业故事(二)》为网友亦凡亦不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