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信仰溯源
在我们不断追问当今的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祖宗们当初是如何寄托自己的精神信仰的。
古时候,大户人家多在自家中堂设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或条幅,作为全家的供奉,这是中国的古人们将“天地、帝王、祖宗、圣贤”综合在一起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最为典型的形式。在红尘中面对着诱惑与欲望不断挣扎、自我的观念与社会的秩序需要统一的人们来说,“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具有宗教般至高无上的作用。 从万物生灵的诞生来说,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天地阴阳和合而化育万物,尊崇天地即是感恩造化,也是将自己的有限生命与天地无限的广袤建立一种亲近关系的奇思妙想。当然,对君王的尊崇源于君权天授的观念,古代皇帝也是借助这种文化将自己说成是“天子”,将“敬天爱民”作为帝王的基本道德准则。对祖宗的敬畏就好理解一些了,这是中国人源自家族的基本伦理。对圣人和师长的尊敬,源于儒家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儒学传统。 有专家经过考证说:“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民国时期,“天地君亲师”又衍变出“天地国亲师”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 中国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古代对天的认识也许更多源自于对自然现象的伟力无法知晓时的原始崇拜。今天的人们尽管可以有天气预报、飞船登月等对天的秘密的揭示,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有诸多大自然现象我们无法知晓和掌握其规律。至今,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苍天、老天、天神、天子等词汇,也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经常出现。人也从对天的思考中获得了巨大的启示,如“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怀”。物质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这个精神的天,寓意的是“博大、积极向上、阳光”的精神。人创造了精神的天,以此作为对自己的一种精神的激励! 历史上的开国君王都是一代英豪,虽然有“天子”的名号,但大部分帝王还是接受了孟子的帝王文化定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纵观历史,凡是按照这一思想自律和服务民众的王朝大都能兴旺,而违背这一信条的帝王最终都走向了覆灭的下场。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伦理多体现在家庭和亲人之间,“孝悌仁义”是基本的准则,也就是说,对长辈要孝顺,对同辈要友好,对朋友要宽容,对晚辈要慈爱,夫妻之间要有礼遇。正是这样的伦理信条维持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以家庭为核心的基本伦理秩序。如今,我们在追求平等自由的浪潮中渐渐体会到了那股苦涩的味道:老人缺乏赡养,同辈之间争名夺利,朋友之间也会出现见利忘义,对晚辈要么溺爱要么虐待,夫妻之间各怀心腹事的也不在少数。 在古人那里,“天生我,地载我,君管我,亲养我,师教我”是人生的基本信条,尊崇这一信条,就衍生出了中国人的基本信仰:敬天爱人,“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兄弟亲朋礼让”“夫妻相敬如宾”等等。 到了现代社会,上述人类的基本信条在内涵上也许需要进行更新和充实,但这些基本的关系维度却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否则,今天我们看到一些社会乱象背后所隐藏的精神伦理的混乱又该如何治理?
更多阅读
金莲花口服液评析:溯源居士
谜面:“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谜目:中成药谜底:金莲花口服液作者:杏花雨评释:溯源居士文学作品中,年轻貌美的潘金莲自幼为奴,饱受主子欺凌,后被强逼嫁与三寸丁武大郎为妻,因感情生活的落差较大,便萌生红杏出墙,寻求婚外性补偿的
岭南历史:陈白沙溯源岭南第一儒_曾阳
陈白沙 溯源岭南第一儒文/图曾阳漾每每,我们都是从不相识,到相识,“走进”陈白沙,也是一种心缘,我们拍摄电视纪录片《良溪古村》的时候,采访了蓬江区委书记秦有朋,他给我们看了许多书籍,并说,陈献章先生也是我们蓬江人,他是孔教传人。递给
莲花色尼系列:溯源
昔佛在世时。有微妙比丘尼得阿罗汉果。与诸尼众自说往昔所造善恶业行果报。告尼众曰。乃往过去有一长者。其家巨富。唯无子息。更取小妇夫甚爱念。后生一男。夫妇敬重视之无厌。大妇心妒。私自念言。此儿若大当摄家业。我唐勤苦聚积
转 笞刑探幽 打板子贴图 溯源探幽 熵的世界
【笞刑探幽】打板子(贴图)笞刑,也叫杖刑,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刑罚,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刑罚。我国汉以前也有笞刑,但它并非主要的刑种。汉文帝时实行刑法改革,笞刑得以成为常用的刑种。汉景帝八年,景帝颁布《箠令》,定规定了刑具规格,规定
中国上下五千年名言集锦及溯源(五) 中国上下五千年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七律——无题》,原文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