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时间过长,还是贷款门槛有增无减?
“国家政策已经表明支持中小企业的贷款了,可是只有真正申请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政策和实际总有脱节,这样也叫扶持中小企业了?”
1月29日,吉林省长春市一位制药企业的老总接受《数字商业时代》杂志采访时表示,目前在银行申请贷款仍是件难事,小额贷款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超过百万甚至更多的贷款银行审批周期长。不知道是贷款门槛越来越高,还是银行并不愿意贷款,我们感受不到中央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支持。
贷款真的很难吗?2008年银行业集体表现出了少有的高调,纷纷推出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统计显示,2007年商业银行共计发行个人经营性贷款2款,2008年共计发行6款,足足增加了4款,增幅达到200%。
尽管信贷政策暖风频吹,但这个春天到底属于银行,还是属于渴望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月初,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的调查问卷显示:对全省108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显示:有73.15%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短缺,特别是近三年内,只有21.29%的企业获得过银行贷款。大多数企业的筹资方式以民间借款、企业或单位间拆借和向职工、社会集资为主,分别占35.19%、23.15%和16.67%。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并未有明显好转。一位不愿具名的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坦言,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更专注于大客户。在利差越来越小、增量大客户不多的情况下,银行也有挑选客户的权利,不可能满足所有企业,有些企业贷款难也是情理之中的。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给民营企业资金支持,然而企业需要钱的时候还是不容易向银行贷款。银行并不会像外界想的那样,很容易给企业贷款支持,我们感觉不到银行在贷款方式和速度上比过去有任何改变。我们2个月以前就向银行提出100万元的贷款申请,直到如今(1月29日)也没有批下来。指望着短期内银行贷款批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上述吉林省长春市制药企业的老总如是说。
据了解,这家制药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前景不错。此前未有任何不良信用记录,包括逾期行为,由于2008年扩建厂房占用较多资金,因此希望向银行贷款以缓解流动资金短缺。近两个月时间未能获批,企业老总颇感无奈。
和上述现象截然相反的是,银行所表现出来的似乎都是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资金帮助。2008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都不遗余力地推出个人创业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展业贷款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名称和准入门槛略有不同。
记者采访中获悉,兴业银行于2009年1月正式在厦门、重庆两地推出个人创业贷款,其准入条件是:已经取得营业执照1年以上,有完整的财务报表,有抵押物,贷款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生产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为1年;个人创业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借款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流动资金、购置(安装或修理)小型设备(机具)以及特许连锁经营所需资金总额的70%;个人创业贷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期限贷款利率,可在规定的幅度范围内上下浮动。
不过,兴业银行内部人士对《数字商业时代》表示,目前申请个人创业贷款的并不多,一方面满足不了客户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对贷款企业资金流向要严格监控,要杜绝企业本应用于生产运营的贷款资金挪作他用。
银行的举动能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个人创业贷款对中小企业能不能起到实质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某银行研究员接受《数字商业时代》采访时说,从银行自身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动力推这项业务。比如过去银行给一家大客户贷款5000万元,可能只需要5个工作人员就能完成审核并放贷,而现在则相当于把5000万元分成若干份额,要贷给不同的小企业,银行对每个企业的审批流程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企业的规模而有改变,这无形中会增加银行的成本。
“并不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出现,商业银行才热衷于给中小企业、个人创业提供贷款,政策上一直都要求商业银行给予支持,只是过去银行更愿意给大企业、大客户提供贷款。现在商业银行提供个人创业贷服务并不能说明商业银行真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不过是‘金融30条’政策出台之后做出的一种高姿态,不代表商业银行的根本转变。商业银行的个人创业贷款能不能真正、长期、持续做下去是要打问号的,这项业务象征和政策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对《数字商业时代》如是说。
换汤不换药?
在秦池江看来,银行提供的个人创业贷款并不是新事物。过去本应该由商业银行承担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事情,由于历史原因并没有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现在,只是换了一种说法,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支持和过去并无明显变化。
“我今天中午陪银行的信贷经理吃饭,就想和他们搞好关系,让他们能及时给我们贷款。我申请了几十万的贷款快1个月了,还迟迟下不来,现在和银行打交道还是很难,尤其是岁末年初向银行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现在银行还是爷。”1月23日,一位化工企业的老板向记者诉苦。
“如果不是经济危机,各家商业银行也许不会做出高姿态。但即使做出高姿态,就是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吗?不会的。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银行更会考虑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所以,金融机构推出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的确有作用,但和市场预期会有很大距离。”
某银行信贷经理对《数字商业时代》记者说,过去银行最热衷的住房按揭、汽车信贷消费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非常大,再加上利率不断调整银行利差越来越小,经济危机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倒闭,这些因素都迫使银行必须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个人创业贷款是银行拓展的业务之一,但效果还有待检验。
对于银行大力宣传个人创业贷款,深受贷款之困的上述制药企业老总并不看好。这位老总认为,银行推出新的业务固然是好的,但对于现在存在、过去遗留的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有可能会是老病未愈又添新伤。这位老总心理感到不平衡的是,规模中等的企业仿佛处在夹心层,一方面银行的口号是对个人创业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中等规模的企业最需要资金支持却又最不容易得到贷款。在这位老总看来,支持个人创业贷款只是银行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创新,一旦经济回暖,老问题还会复发。
表面上是为个人创业贷款造势,其背后是商业银行的逐利本性:一直研究农村金融、关注城市银行发展趋势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常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与个人创业贷款,基本是由四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小额信贷作为参与主体。此举表明,个人创业贷款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很多银行都提供个人创业类贷款,似乎有一种跟风行为,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现在下定论言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