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及毕业3年以内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和张军一样,吴晓燕拿到《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第二天,母亲就将证借给了自己的妹妹使用。吴晓燕说,她的姨母用她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开办了一家餐饮店,以后就能享受到好多优惠政策。
国家为了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创业而实行的优惠政策,可享受各种税收减免优惠,然而,优惠政策也成为部分人偷逃税款的挡箭牌,此种做法无疑是对激励创业和就业政策的亵渎。兰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包国宪说,国家推出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是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突出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而实施的政策选择,有利必然也有弊,主要问题是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因为,仅对部分纳税人实行税收优惠,其结果必然是对其他纳税人的税收歧视,造成厚此薄彼。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在全面贯彻执行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诸如不法业主吃税收“免费午餐”等问题。
除此之外,在记者调查的毕业生中,很多人对创业概念还很模糊,几乎停留在“街谈巷议”上。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创业,总是听人家说,谁谁搞什么发了,并不知道创业其实是个完成的过程。他们往往是每个人都有想法,但每个人都不知道怎么把想法付诸实践,或者从来不去动手实践。不仅如此,在他们远大的理想与抱负面前所表现出的却是“眼高手低”。包国宪指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经验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实中大学生对于创业如同“大跃进”,似乎只要开一个公司就会一蹴而就,就会财源滚滚。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社会和大众消费缺乏深刻了解,盲目创业,是学生创业的“通病”。
“有创业热情是好事,但由于视野窄、理论性太强,导致不少原创缺乏可行性,经不起考验。学生不可过于自负,应当接受别人对其原创的打磨。”兰州末世文化传播公司赵伟说。
未来的帮扶
大学生中有创业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缺乏资金、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缺少项目、金融危机等制约因素让很多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望而却步。大学生创业渴求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
两年前,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的黄晓桦回家后没有找到工作,无奈之下,他在七里河开了一家以经营海鲜为主的餐馆。“我有同学在外地开了这种类型的酒店,生意十分好,我去取经后,就依样画葫芦也开了一家,从决定开店到正式营业只有3个月时间。”黄晓桦回忆。开办这家酒店,前前后后一共投入了10多万元,这些钱都是他的父母资助的。
刚开始,酒店生意不错,每个月都有一万多元的利润。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酒店业绩不断下滑,直至关门停业。他和大多数刚踏上社会的毕业生一样,创业之初有着很大的理想。黄晓桦所学的专业是环境治理工程,他说,“当初选择开办酒店创业,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对这个领域是否熟悉,自己身边也没有这方面的高手,只是看到同学开得好,自家附近也没有一家专门经营海鲜的酒店,就一门心思扎了进去。”事后,黄晓桦对自己的首次创业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他说:“我们大学生创业有优势,也有局限性,学校的学习使大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没有踏入社会,在商业意识、社会经验等方面十分欠缺,因此大学生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应扬长避短,要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起。”
创业需要激情,但不能缺少对创业项目可行性的冷静全面的评估,同时还需要政策的扶持。在得知自己也可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后,他立即来到七里河就业局办理了证件。现在,他把自己的原来的营业执照注销后,又办理了新的营业执照。“这样以后就能享受许多优惠政策。”
但黄晓桦的算盘远不止此,他有个梦想,就是能把自己的酒店扩大经营,而领到“失业证”就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他的梦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打算申请无息贷款。而和黄有着同样梦想的李建军也希望政府降低创业门槛,同时政府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应该尽可能多样化。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尽管各高校正在积极将就业与创业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体系,但仍需转变单纯的提供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的角色。
除此之外,包国宪认为社会也应该给予密切的关注。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但社会不应该也不可能将大学生创业放到“保温箱”里,而是要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人提出这样的设想:可以成立学生创业公司,公司实际经营不一定全部由学生操作,发挥大学生的长处,也给他们提供成为合格经营者和社会人的锻炼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