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开价格背后的秘密:超级购物经济学》
作为经济研究人员,笔者对没有认清此目的的媒体(报纸、杂志、电视),被农林水产省利用,大肆宣传食物里程的现象感到十分惋惜。而且也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大部分日本媒体都严重缺乏经济知识,这样就难以对经济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 由此可见,想要正确理解经济概念不能完全依赖日本媒体,也请各位读者在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后,养成自己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4章 竞争企业之间为什么不能停止两败俱伤的市场争夺? ——读解拍卖以及定价过程中的策略
![第33节:超级购物经济学(3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01424944104.jpeg)
?拍卖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不要的家具、家电、儿童用品、名牌产品等等,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最近,使用网络竞拍的人不断增多。不仅是熟悉网络的年轻一代,据说许多50~60岁的老年人也使用网络竞拍的方法买卖数码机器、首饰、美术品等等(摘自2008年5月16日的日本经济新闻报)。 过去,拍卖给人一种只限于美术品等昂贵商品的印象,但最近无论什么商品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拍卖,这种消费模式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竞拍价格的决定方法,拍卖可以分为许多种类。 其实,拍卖也是经济学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接下来,就向读者朋友们具体介绍一下。 我们一般所说的拍卖或竞拍是指,在两人以上同时对某一物品产生兴趣时,让他们各自出价,最终出示最高价格的人将获得此商品的消费形式。实际上,也有同样的竞拍商品复数存在的情况,要比只有一件商品的拍卖复杂得多,在这里我们把分析的对象定为单一商品的拍卖。 拍卖的本质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为了让交易方进行价格竞争。除了传统的拍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许多具有拍卖特性的经济活动。比如说,在超市里出售的生鱼片,如果到傍晚还有剩货的话,就会打8折,还买不出去的话,会打7折,甚至是5折、2折,直到卖完为止。在鲜鱼柜台前等待降价的主妇们,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作为竞拍人参加了一场生鱼片的拍卖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边是许多等待降价的顾客,而另一边是数量有限的商品,如果生鱼片在降到半价时就被其他顾客全部买光的话,那么想等到2折再买的顾客就会空手而归,所以需要看准时机,适时购买。在这种情况下,买方也是在无形中被迫进行价格竞争,从本质上看,是和参加拍卖会完全相同的。 由此可见,在拍卖时,既有买方在逐渐提价中竞争的方式,也有如同生鱼片的例子,在逐渐降价中竞争的方式。下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两者的区别。 如图33上部所示,假设围绕着1张现代画,进行了一场A子和B美两个人参加的拍卖会。对于这幅画的估价,A子最多可以支付8万日元,B美最多只能支付5万日元。下面按照这个条件思考以下几种拍卖的例子。 拍卖大体可以分为开放式拍卖和封闭式拍卖两种形式。在开放式拍卖中,又可以分为增价拍卖(也叫英国模式拍卖)和减价拍卖。此节中,我们先来介绍开放式拍卖。 开放式拍卖是在买方能够看到现在价格的前提下进行竞争。其中增价拍卖顾名思义是从低价开始,逐渐提高叫价的一种拍卖模式。如图33中间所示,假设A子和B美同时参加增价拍卖,开始A子叫价1万日元,B美提高到2万日元,接着A子再出示3万日元……,这样反复进行使价格不断上涨。在此图中,当A子叫到5万日元时,B美就会停止叫价放弃竞拍。因为想要战胜A子的话,需要出示5万日元以上的价格,而B美对此幅画的最高估价是5万日元,所以超过此价格时B美会选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