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包治百病的创新法则:从核心创新》
人才再分配 在硅谷市场模式中,人才像资金一样流动—流向提供最佳工作和潜在收益最大的公司。这样的人才市场非常有效率,它的运行是通过资源吸引力而不是分配来实现的。 为什么不根据相同原理在公司内部创造一个人才市场呢?如果最好的员工在突破性新项目里能创造巨大价值,为什么派他到成熟业务里去工作呢?为什么不把最好的机会给最佳员工呢?为什么不让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或其他人在公司里争夺人才呢? 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你不需要在硅谷也可以应用这些原则。现在已经退休、备受尊敬的埃默森电气前CEO查克?奈特曾说,将优秀企业人才视为“公司财产—而不是他们工作的部门或单位的财产”的能力,是孕育创新的关键管理原则。①伟大的公司越来越注重以这种方式看待其员工。很多公司正试图打破业务单元和组织间的界限,使人力资源更自由地流向最有前景的增长项目。 以惠而浦为例,它允许员工“用脚投票”,而不是强制他们参与创新项目。通过公司内部网络的创新E空间使员工看到组织内所有正在进行的创新项目,他们可以自愿参与其中任何一个项目(既可以专任也可以兼任)。创新E空间有一个跟MySpace.com非常类似的内部网络,员工可以写日志、自己的经验、技能和兴趣等。这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一个活跃的在线社区,而且创造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内部人才市场。
![第58节:从核心创新(5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0582142905.jpeg)
走向混合组织 资源与创意的匹配需要公司采取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管理过程和组织形式。虽然出于效率的考虑,层级式“命令与控制”模式对于大型组织的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创新组织则是不适合的。 层级结构使管理者掌控大量资源,同时创造了阻碍创新的僵硬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市场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形式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有可能打破这种僵硬的制度,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创意、资金和人才自由流动。 我们认为,为了促进创新,企业需要一种集合了层级结构和市场结构因素的混合结构。我们需要通过新的机制重新平衡公司资源的利用,这种机制可以释放企业的创造力。对于纯粹的“命令与控制”组织而言,这是无法做到的。组织需要创新、民主的思想—价值连城的创意可以来自任何人、任何地方。 管理者认识到他们作为这种新的创新进程推动者的关键角色,应该探索和拥抱这种新的治理结构,而不是担心失业。管理者应该对员工致力探索的机会进行追加投资,而不是费力地筛选创意,然后决定哪个是最好的投资机会。管理者应该阅读员工在空余时间写下的商业计划,一有机会就应该询问员工愿意将时间、热情和注意力放到哪里。他们应该鼓励所有人像企业家一样思考问题,使员工的创意在公司市场上有用武之地。他们至少应该给实验性项目—新产品、分销渠道、顾客群、定价策略等分配部分资源。 正如大多数公司业务流程再造以提升效率一样,现在需要再造管理流程(如资金预算和战略计划),以达到资金与创意的配合。竞争仍在继续,不要只幻想新的可能和识别新生的机遇,而是要有效地抓住它们,然后辅以资金和人才,使创意转变为利润源。 增加可用资源 很多管理者会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怎样在传统业务和新兴增长机会之间再分配资源,而是怎么找到足够的资源。公司的每项预算都经过严格审查,很多业务的资金都不足,创新所需的资源又从哪里来呢? 如果管理者认为创新需要牺牲短期利润,那么空出资金和人才用于创新是他们所不愿意做的。虽然这种不情愿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其中的潜在假设是只有投入巨大的资源才能进行激进的突破性创新,但情况不一定如此。当然,创新需要资源,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像大多数管理者认为的需要那么多资源。 以昆士兰的HyShot项目为例,它的目的是进行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试飞。澳大利亚的一小组科学家只有不到200万美元的预算,并且火箭的大多数部件都在市场上购买,他们是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突破呢?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拥有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项目上花费了1亿美元的先发优势,他们怎么和强大的NASA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