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果人类在心理中没有被暗示、忸怩和顺从的倾向,那人类就不可能形成组织。羞耻感和负罪感是对忸怩进行惩罚的表现,它强烈地塑造着我们的行为。由于怕被指责而恐惧,由于感到羞耻而恐惧,避免负罪感的愿望,以及对遭报应的恐惧,对数十亿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的控制作用。

  巴比伦的国王、埃及的法老、罗马的皇帝以及其他早期的统治者们都认识到,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利用人们受到统治而具有顺从的自我意识的倾向,来塑造人类的思考方式并引导人们的选择。统治者利用文化的形式来使人们对法律和制度形成认同;利用使人们感到羞愧来控制他们的行为,或者因为交际的挫折而自我抱怨,这些方式均源于这种训练的过程。

  古巴比伦的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司法制度,并以282条法律条文的形式体现出来。对于反社会的行为(例如谋杀和偷盗)、对于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不能还债和缴税)等均建立了惩罚的体系。

  汉谟拉比的才能在于他通过对人们自我意识的控制使人们顺从。

  (1)对惩罚的恐惧导致了忸怩。汉谟拉比说他的法律反映了上帝的愿望,无论谁,只要违反了法律,上帝就会诅咒他。因此,即使汉谟拉比没亲眼见到发生了什么事,神也会知道并且会在某个时间对其进行惩罚。汉谟拉比还恐吓道,上帝的报复是很厉害的。这反映了权威形象是如何通过制造神话和虚构故事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控制作用的,因为这些神话和故事都能对人们的忸怩和恐惧起作用①。

  (2)把忸怩同恐惧混合起来能产生对行为约束的环境。汉谟拉比的策略包括把普遍盛行的信仰加到上帝的身上,然后声称上帝授权法律的执行。这样就加大了对其恐惧的程度,由此诱导人们顺从,从而汉谟拉比可以维持好社会秩序。

  (3)人们是会受到暗示影响的,这样就稳固了社会契约的关系。一旦神圣的报应观念进入日常的商业并进行扩展,人们就会倾向于进一步强化它。这些“忠实的信徒”会迫使他人顺从这种信仰和准则。成年人会塑造孩子们的行为,用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使他同化,使他们趋于顺从。但是上帝权力的幻觉必须通过仪式的形式得到维持,通过公众的惩罚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

  社会的不幸

  当人们对认同有夸大的需要的时候,可能体现了忸怩情绪的加强和对自信心的破坏。那些由于得不到认同而感到强烈恐惧的人会把自己约束起来,成为社会的牺牲品。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社交的自信心掩盖起来,当他们:

  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负面的社会伤害上,并且据此进行了更多的预期。

 第24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3)
  期望会被拒绝。

  沉迷于不适当的感情中。

  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曾有过在社交中进行了不适当行为的经历。

  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控制或保证的需要。

  由于摩擦的原因而对人或社会环境感到恐惧。

  为了避免这种感觉,一些人用自问的形式获得虚假的安全感,比如:“我应当这样说(做)吗?”“他或她或他们是否喜欢我,是否会认为我具有吸引力、聪明、机智……”这种内在的自我对白反映了自我意识,但在这种自我隐藏中含有对社会的焦虑。

  当你认为一个微小的不认同都是对你的控告,那说明你正走向过分谨慎的边缘,并且会增加你所担心的事情的可能。这种想法会导致对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方面,他们担心不被认同、被排斥和中伤;另一方面,因为他们这种极端的社会敏感,个人发展的机会会受到限制,同时他们会把自己引入害怕被排斥和中伤的感觉之中。他们由于有一种病态的被社会认同的思想方式而太注重外界对自己的反应、神经过敏,以及会有在情感约束的压迫下的自我想象。例如,这些想法包括语言表达不清、社交能力差、没有吸引力或者负罪感。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许多人从童年时代向成年时代转变的时候,由于感觉迟钝而一下子引发神经过敏。然而这种神经过敏会在其今后的生活中一直持续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5885.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把你的想法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中(2)

系列专题:《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  因此,将积极的想法即强烈想要实现它的心情不断地、反复地输入到潜意识里是至关重要的。  19   语言越简单越好  把想法转化为语言进行自我暗示的时候是有要领的——尽量使用简洁

第24节:小老板的生意经(24)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经过你的屋门口,你可以做豆浆和豆腐脑,而且按杯来卖,成本好控制,而且也方便了顾客。每杯卖1元,成本价才4角,一天销200杯没有问题,那么每天早上能收入120元。不算周六周日,1

第24节:数字时代的注意力(3)

系列专题:《打败分心与焦虑的魔方:注意力曲线》  想想你以前坐在沙发上,看了太长时间电视的时候。当你终于关上电视,你是不是觉得无精打采或心烦气躁?下次当你家里有人已经连续看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视或玩了好几个小时电子游戏时,观察一

第24节:拯救人类的哲学(24)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我对理科毕业生到外资金融机构工作感到很担心。不容置疑,近代日本的发展依靠的是工业。在西方,工学系属于理学部。而明治的日本政府特地将工学系独立出来,成立了工学部,有规模的大

第28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7)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过分责备的想法在你对自己进行诅咒时会激发起负罪感。然而,通过承担责任与义务,拒绝诅咒自我,你就可以有机会减少自我折磨。摆脱非理性的负罪感,你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加速性

声明:《第24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3)》为网友鹏飞九万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