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逃脱抱怨的牢笼(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人们为什么欺骗,为什么诚实,我们能够总结出什么吗?没有简单的公式来解释人们为什么那么做,但是,通常在我们理解了他们的感觉、思想和境遇之后,我们就能够解释他们作出的选择。

  转移抱怨的焦点

  委婉是指使用温和的语言令我们从严酷的现实中解脱出来。委婉并不总是坏的,当没有人该负责任的时候,委婉可以被用来消除抱怨。例如:许多政治上的外交辞令就很委婉,这使得一些很糟糕的情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合理地化解了责难。有一段时间,人们把住在难民营、纸板屋、树篱下或者废弃车内的人叫做“流浪者”。这种标签只是昭示了人们对这部分人的忽视。“无家可归者”没能表达出“流浪者”的特征。消除一个抱怨标签在某种意义上有它的好处:“流浪者”的意思很模糊,没能表达出他们露宿街头的不同原因。这些人里有些有心理上的陋习;有些人有严重的精神错乱;有些人还有智障,几乎没有获得工作的希望;有些人则逐渐丧失了他们获得美好生活的雄心壮志,取而代之的是一天又一天地得过且过;还有些人因为经济不景气而失去工作。

  失去家园可以归结于许多彼此相关联的原因,然而“无家可归者”恰如其分地缓解了与“流浪者”相关联的抱怨和侮辱的意思。

  缓和的语言也能够误导,转移那些应该受到抱怨的事情的焦点。把可卡因描述成一种无害的娱乐或者临时性的爱好,这样你就能够临时逃避严酷的现实。事实上,可卡因能够通过影响心脏的跳动而致命。吸食可卡因的代价是高昂的。有些人在心理上的确需要这种物质,可卡因能转换成重要的神经素,该神经素作用于大脑使人产生生活幸福快乐的幻觉。

  希特勒曾经使用“最后的方案”来粉饰他的谋杀。“对付极端偏见”或者“从地球上消失”成了“谋杀”的委婉说法。在商业活动中让董事会来做决定的“风险分担”也是一种把责任模糊化的委婉做法。委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该受抱怨的行为。

  抱怨也能杀人于无形

  那些居于权力宝座上的人有许多办法使自己免遭责备,那些方法就是他们的豁免策略。英国国王亨利二世说:“谁能让我不再受这个烦人的牧师的纠缠啊?”他的4个骑士就把坎特伯雷的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杀了。亨利可能会辩解说他不该受到责难,因为他从来没有直接下令让他们处死贝克特。

  另外一个亨利,也就是国王亨利八世,与理查德·里奇合谋除掉提反对议案的改革家托马斯·摩尔爵士,并以那个提案为由对摩尔进行审判。这样的事件是借助于一个看似高尚的借口来进行谋杀活动。

  目前在我们充斥着抱怨的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中,操纵某一系统的人总能使自己免于遭受责备。豁免策略的模糊性和官僚政治的口是心非,成了很普遍的转移责备的方法,这与传统中人们通过隐瞒事实,不让别人获取信息,或是把手指向别人以逃避责备是异曲同工的。但是,在奸诈之风盛行的情况下,一些做决策的人甚至会有意识地作出导致人们面临伤害或死亡威胁的决定,然后矢口否认该决定的有害影响。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不留痕迹的杀人伎俩。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戴着手套杀人的例子吧,是骗人的政治意识形态使决策者免于严重的司法指控。

  戴手套杀人的运行模式是由高级官员决策,通过各级组织向下推行使人受到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政策制定者将自己置身于他们的决策所造成的影响之外。

 第11节:逃脱抱怨的牢笼(3)
  戴着手套杀人的行为在烟草业中表现得可谓登峰造极。当烟草公司有意地卖出使大量吸食者寿命缩短的烟草产品时,这就是一个戴着手套杀人的选择。几十年来烟草企业一直声称吸食香烟只是一种个人选择,他们对宣扬和贩卖烟草制品的决定不承担任何责任,而是这些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人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种把过早死亡的责任推给受害者的豁免策略,其做法存在严重的缺陷。然而,直到1997年,利格特集团才承认吸烟会使人上瘾,还可能致癌。1999年10月,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也承认吸烟对健康有害,但这两家公司仍继续着他们制售烟草的政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5898.html

更多阅读

第11节:面对危机的中国(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向松祚《环球财经》总编辑。:19世纪的美国还不是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当时支配整个欧洲经济的货币主要是英镑。在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历史中,两次世界大战是非常重要的

第8节:改变关系的途径(3)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关系或沟通,不仅仅是指两个人之间表面上的简单互动,它更为复杂和深奥。沟通为我们提供了描述他人的最初“素材”。而他人也会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看法,进而根据我们的看法作出相应的反馈,这些都

第24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果人类在心理中没有被暗示、忸怩和顺从的倾向,那人类就不可能形成组织。羞耻感和负罪感是对忸怩进行惩罚的表现,它强烈地塑造着我们的行为。由于怕被指责而恐惧,由于感到羞耻而恐惧,避

第15节:打破自责的锁链(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找到潜在的原因。这样,当我们遭到抱怨时,便可以评价自己是否真的该遭抱怨或者仅仅做了替罪羊。当我们发现自己像安伯尔的父母那样抱怨别人的时候,必须检讨自

第12节:逃脱抱怨的牢笼(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吸烟和疾病之间存在联系的研究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吸食烟草上瘾的数据最为引人注目,而这一点大概在17世纪就已经为大家所熟悉。这样的话,烟草公司把吸烟定

声明:《第11节:逃脱抱怨的牢笼(3)》为网友孤人自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