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上述观点的起源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演说家马库斯·塔赖斯·西塞罗曾说过:“因为你不知道在你出生前发生的事,所以有时你会像孩子那样想当时的问题。”类似的事情确实曾在我们自己身上出现过。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世知道得很清楚,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改变我们现在需要改变的一切。面对习惯性抱怨你可能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如果你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你就需要有一种健康情绪来保证你更好地理解和改变。

  “情绪起点分析法”能帮助你找到生活中常见的抱怨方式。这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5个部分:(1)认清造成你目前反应的原因;(2)确定这种反应所造成的后果;(3)回想你以前对于某种习惯性抱怨的反应;(4)找出这种情绪起点的意义;(5)通过对这件事的理解为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作出积极的改变。

  假定你曾经对抱怨套话中的第15条“你真是个白痴”作出过情绪激动的反应,在本分析法的第一部分,你会发现你为了避免受到批评而竭尽全力努力着,因为你害怕自己会被解雇或因为犯错误而受到斥责。在第二部分你可以推断出你有一种很强的规避风险的倾向。在第三部分你回想起你有个脾气火暴的叔叔曾对你的堂兄妹们用过这样的抱怨。你还记得当你因为犯了错误,叔叔下一个就要责骂到你的时候,你在一旁吓得畏缩着的情景。至于第四部分,你会由于自己的不理智、事情的不可预测性和犯的错误而受到这样的责备。即使你不是你叔叔指责中的主要对象,但在你的内心你也会自我责备的。在第五部分中你知道了通过规避风险而免于被人抱怨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一般说来,一次令人痛苦而难忘的抱怨体验是不会有长期影响的。如果你在孩童时受到过接二连三的抱怨或是其他差不多的经历,而且如果你不加鉴别地用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你就可能会因为这些话的出现而害羞或羞愧,或者会产生内疚和发怒的倾向,也许还会出现其他破坏性的情绪,比如说对现实的恐惧感(一种常伴有意志消沉的焦虑或不安)。下面的练习能帮助你提高在处理常见抱怨方面的能力。

  容易引起争端的常见反应

  我们只能在脑海里重现往事,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切往事都是不能再现的,但我们有能力处理当前发生的事情。下面有几条常用的可以用来应对习惯性抱怨或责备的处理方法:

 第7节: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2)
  继续亲自寻找他说的话伤害你的自尊心了吗?为什么?你具体怎样做才能在受到抱怨时保持自尊心?

  即使你极少受到别人的抱怨,却仍然害怕因犯错误而受到责骂。为了去除这种恐惧感,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比如说,你是否因为预测到最糟糕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你的身上而感到担心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想想可能出现的最好的情况,以及介于最坏与最好的极端之间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你一旦找到了很多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就可以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做好心理准备了。这样就不至于把可能出现的一种结果过度夸大,而使自己感到过分忧虑了。

  有些人由于看到了他人被责骂的情景而间接地使自己有了一种对抱怨的恐惧感。由于这种原因,他们对极少会经历的受上级责难的情形产生了过度夸大的恐惧感。尽管自己本身并没有直接受到影响,但某种抱怨的想法足以让人担心起来。如果你也曾经目睹过这样的情形,一定要留意把这种间接的感受形式与你的亲身体验区分开来。

  用抱怨的眼光评价一个人的判断力。假定这个抱怨的人说的是对的,你会同时意识到,把日常的错误转变成过分的抱怨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如有可能,请纠正你爱抱怨的挑毛病。说这些话时,你发现自己也因为感到不公平而极度痛苦。下面的分析会帮你摆脱这种双重烦恼。

  抱怨引发的双重烦恼

  当成为被抱怨的对象时,人们通常会作出一些反应,有时甚至是过激的反应。首先,由于被误解而受到抱怨时,感到气愤和恼怒是正常的。其实,适度的挫折、苦恼、困惑以及不快能促进良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更加强烈的痛苦形成双重烦恼。你告诉自己不应该成为被抱怨的对象,然后开始感到气愤并讲述你气愤的心情,你就有了一种双重苦恼:原有的苦恼加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延续的烦恼。这种延续的烦恼通常会使你思索一些事情,诸如“这件事本不应该发生在我头上”和 “我无法忍受了”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5902.html

更多阅读

第7节:改变关系的途径(2)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一天,我们又开始了一场“竞赛”。就在我们争论不休时,菲尔瞥了一眼墙上的钟,说:“我没时间跟你在这儿废话了!现在,我要去和朋友共享午餐!”他气呼呼地大步走出制作室。我的目光却没有离开他,透过

第55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做吞咽的动作、苦笑或舔舌头给人传达的信息是—对方目前正处于紧张状态。(干燥的嘴唇通常代表忧虑,但是一些药剂也能产生这种副作用。)然而,形体语言有时候是很难掌握的,因为它既可以传达

第54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当你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你就可能拥有最有效的沟通。有趣的是,多数人会把积极听讲、努力思考的人当做最好的沟通者或健谈的人—即使他们说得很少。  如何才能掌握这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呢?

第53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表达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状态。当我们感到自然、自信或高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给别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但是,当我们感到疑惑或困惑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在别人面前尽显

第52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十二章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  从某种程度上讲,沟通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那么我们就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沟通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始终,

声明:《第7节: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2)》为网友奈何桥旁风满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