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边,曾经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他却觉得这几年是白折腾了。也许创业成功与否的基础,正是创业者自身是否足够“职业化”。
前几天,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找我诉苦。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是那样疲惫和压抑,和我记忆里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这位朋友和我同岁,当我念大一时,他已在北京用奖学金在校园开了个电脑小铺。等我们都升入大四时,他却要退学,因为他的电脑“生意”做大了———手下30多名员工,每天营业额就是2万。
退学后,他的生意却开始停滞不前。“不是我不想做大,也不是我没机会做大,而是我当时根本没有时间!”这话听来有点匪夷所思,当初就是因为没时间打理公司才退的学。原来他所从事的电脑生意主要就是帮校园里的大学生、社区里的年轻人攒电脑,公司所有的“核心竞争力”无非就是手下员工们攒电脑的效率。但很多员工做了半年就辞职自己干了,即便是他有意栽培的员工,也是抱定了“你行我也行”的想法,只等时机一成熟就和他拜拜。几年来公司大事小事全是他自己一把抓,公司的瓶颈居然就是他一个人的精力极限。
等我毕业开始为几千元薪水月月奔忙时,他则开始琢磨是不是30岁退休,然后陪父母周游全球。但这个梦想却终结于2004年,之前他的公司由于电脑产业大环境的变化,开始遭遇客源减少、利润下滑的尴尬,最糟的是他在2004年被圈里另一个商人骗了,甚至不得不把自己经营了7年的公司亲手关掉。
这次阵痛之后仅仅半年,他又东山再起了,在北京开始经营一家交友网站,瞄准了那些“北漂族”的感情需求。很快,2005年VC找到了他,大手一挥就把200万美元交给他打理,不过要求也是非常苛刻。为此,他不得已开始对网站员工减薪,甚至炒人雇佣更便宜的员工,以求压低成本,好集中火力“烧钱”造势。但问题立刻产生,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情绪不稳定,使得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工作效果难以保证。
“很多次交友的室外活动都没搞好,甚至有一次遭遇暴雨,居然员工都不愿意自己垫钱买伞。”于是,这家交友网站在风光半年、苦撑1年之后,VC最终作价200万元把他的团队、域名和资源统统“卖”掉,留下的是近100万元的各项债务,为了还债他得卖房……
几年来,我听他讲得最多的是得意的炫耀、对未来的信心;现在,电话那边,他却缓缓说出:“这几年是白折腾了。”
问题出在哪里?是他不够聪明、运气不佳?VC太狠?也许原因就在于作为创业者的他,还不够“职业”———如果他具有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就可以把时间分配得更为合理、效率更优化,甚至可能规避被骗;也许他可以权衡经营目标与成本、员工待遇之间的矛盾,并找出解决之道;也许他还会在与VC的合作中保护自己……也许创业成功与否的基础,正是创业者自身是否足够“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