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书香门第。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2年,父亲病逝。为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从茶馆的小伙计到钟表店的钟表工,再到玩具制造公司的推销员,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李嘉诚都勤奋、刻苦,努力做到最好。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并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到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多万港元。塑胶花为李嘉诚掘得了平生的第一桶金,也为他赢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称号。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每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的必经之路,李嘉诚也不例外。长江塑胶厂在占领了欧洲市场之后,李嘉诚又把目标转向了北美地区。李嘉诚首先在北美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他设计印刷了精美的产品广告册,通过港府有关机构和民间商会了解到北美各贸易公司的地址,然后分寄出去。后来,一家销售网遍布美国、加拿大的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有意于到香港实地考察。李嘉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果断拍板:一定要拼尽全力抓住这个大客商!他看准了,只有抓住这个大客商,才有可能进入到北美地区的市场中去。依照他与欧洲批发商做交易的经验,李嘉诚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宣布了这样一项让人听了石破天惊的大决定:一周之内,要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因为他知道,这是吸引住这位大客商最大的引力所在。他完全孤注一掷,全力以赴,几乎是用他自己多年来辛辛苦苦营建的事业来做赌注。他实在是没有时间去做别的选择、打算,更不想白白地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遇。看来他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就得全力一搏。除了这些,他没有第三条路可以去选择。首先他另外新租了一套占地约1万平方英尺的标准厂房,然后将旧厂房退租,搬迁原有的可用设备,购置新设备,改建新厂房,安装调试设备,新聘工人并且培训上岗,工厂进入正常运行¡¬¡¬为了完成这件事情,李嘉诚和全体员工一块,没日没夜地苦苦奋战了6个黑夜 、白昼,每天每个人最多睡上三、四个小时,但大家无怨,他们相信李嘉诚这样做是对的。在如此巨大的工程面前,李嘉诚忙而不乱,调度指挥十分到位。等到了第七天,长公司最后的一台设备刚刚调试完毕,众人也刚要停下来稍歇息片刻喘口气,却又传来了公司购货部经理已抵达香港的消息。李嘉诚一得知此消息,二话没说,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驱车赶往九龙启德机场迎接来自北美市场的大客商。
当这位美国商人参观完长公司全部生产过程和样品陈列室之后,竖着大拇指由衷地称赞李嘉诚所创办的工厂完全可以和欧美的同类工厂媲美。令这位美国商人满意的是李嘉诚的报价要比欧美低上一半,因此,他马上答应与李嘉诚签订合同。这家美国公司成了长公司的大客户,每年的订单数以百万美元计。通过这家公司,李嘉诚获得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信任,并且日后发展成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为李嘉诚进军海外架起一道桥梁。
这件事可能是李嘉诚在一生当中,冒得最大最仓促的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果断和魄力!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兼CEO安迪8226;格鲁夫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功: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并以此为名,著书立传,成为众多职场高管的“圣经”。关于什么是“偏执狂”精神,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所谓的偏执狂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冒险和执着精神。李嘉诚之所以能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我想,是跟他的这种“偏执狂”精神分不开的。性格是不可以改变的,但是成功的经验总可以借鉴,希望本文能对广大汇民的投资与创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