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 跟随彼得.林奇学投资



   我在股市上已经呆了10年的时间。这10年来,我看了不下500本关于股市的书籍,但是对我帮助大的只有10来本。

    现在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我对这本书怀有无人能体会的感激之情!可以说,今天我在股市上小有成就,这本书功不可没。当年,我在股市上碰得头破血流之际,是这本书带我走出歧途,帮助我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让我慢慢踏上了正确的投资之路。从1994年第一次看这本书,一直到今天,我用了10年的时间在中国股市上体会该书的内容,而且还将继续领悟下去!

    一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不知道是不是中国译者取的名字。该书的原名叫《在华尔街的崛起》(One Up on Wall Street),在美国已经再版30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是他的千禧版。

    该书作者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并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在1977-1990年的13年里,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令该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到14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基金,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

    最近几年,中国股市的外围环境和内部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管理层的制度建设正在慢慢地改变着我们股市的性质,打造着一个真实的世界。

    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了许多参与者血本无归。因为这个市场注定了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高智商、高暴利、高冒险的竞技场,并时刻伴随着权力与阴谋,腐败与权贵、强势与弱小间巧取豪夺般的“圈地运动”。

    在过去,中央政府对股市的主导权并不重视。虽然,股市为国企改革服务的定调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但纵观股市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的千余家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地方性的国企,央企少之又少(大盘蓝筹股的稀缺就是佐证)。而在此期间,央企的发展,基本是依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对股市的需求微乎其微。因此,中央在证券市场当中的利益甚少,自然也就对股市不怎么重视了。这从中央关于股市的两个“国字号”文件,前后相隔十几年出台,就可看出端倪。

    因此,在股市诞生的初期,证券市场更多的处在“半官方”的状态,“民间性”的成分居多。这种“权力真空”,使得某些地方权力机构,及其代言人——部分垄断资本,窃取了股市的实际控制权,形成了股市的既得利益团体。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考虑,股市的重要性从未如今日这样明显。目前国企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央企及银行自身的改革需求日益突出,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无论是财政还是银行,都已经无力承担这笔巨额的改革成本,于是政府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被冷落多年的股市。这也是近年来中央及各个部委,突然高呼要扩大直接融资的原因(也是国务院出台“国九条”的原因)。

    既然扩大直接融资,成为了中央的既定方针,股市也就要摆脱其“民间性”,使证券市场重归中央的怀抱。而为了股市能够更好的为中央政策服务,中央就必然要把在股市盘踞多年的那些既得利益团体,逐出股市的权力中心,夺回股市的主导权。毕竟天无二日,“市”无二主。

    在中央重掌证券市场控制权以后,股市的生态和游戏规则将重新改写。

    “国九条”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重大现实意义,是以引领股市恢复本来面目为目的,其过程是挤掉过多的水分。“国九条”实质上是对前十年股市的重新“洗牌”;另一方面,落实“国九条”将引发股市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这个结构主要指两方面:法制建设与市场化推进的国际接轨。

    在利益变革的时代,有太多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从战争到和平,从理想到现实,从全局到个体,历史的发展总是以“牺牲”一部分为代价。我们的管理层正在打造一个真实的世界,但仍处在梦幻之中的投资者,依旧被有限的涨停板效益所迷恋,沉溺于行情波动的狂想之中,忽略了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的趋势。

    二

    股票投资决策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时机决策和品种决策。前者解决什么时间买卖股票的问题,后者解决买卖什么股票的问题。

    无论哪个国家的股市,在幼稚期(比如大投机家李费佛所在的1930年前后的美国股市)的时候,时机决策胜于品种决策。而一旦进入成熟期,品种决策就比时机决策更重要!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股市,虽然时机决策仍必不可少,但是品种决策能力对各人投资绩效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彼得。林奇是一代投资大师,以善于挑选股票而闻名世界。尽管他没有躲过1987年美国股市的大股灾,但这并不防碍他投资成绩斐然。

    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世界顶极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投资之道!

    大多数人在说,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在中国股市不能进行长期投资。可是当我回首我这11年来的股市经历,我发觉我成功的交易,90%都是靠中长线投资获得的!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但它确实是真实的。

    无论是多年前我操作的深发展、深科技、东方电子、东风汽车,还是最近几年的上海机场、长安汽车、铜都铜业,或者今年操作的上海能源和东阿阿胶,都是中长线投资,并且都带给我不菲的利润!反而那些投机性的操作,总是一塌糊涂、错多对少,不如不做。

    我常常想,大多数人在中国股市上不停赔钱的原因,也许就是他们根本不相信在中国股市上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证券市场是少数人赚多数人钱的地方,90%的人都短线投机去了,自然90%的人都是亏钱的。而少数10%中长线持股的人,其中又有6%是因为深套而被迫持股,根本是不懂中长线投资的人。只有4%的人,走在正确的中长线投资的路上,在股市上获得稳定持续的收益。

    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千禧版简介里,林奇再次重申了他一贯对业余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如果自己在工作、购物、参观展览、吃东西时多留意一下,或者多关注新出现的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业余投资者就可以找到能赚大钱的股票。

    在1994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任凭我想破脑袋,无论怎样生搬硬套,理论也无法和实际联系上。

    当年,上海和深圳市场都属于地方性的股票市场,两地上市公司数量加起来才100多家。一方面,由于市场规模很小,大盘的涨跌就等于个股的涨跌,几乎看不到逆市涨跌的股票;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属于“物以稀为贵”的资源,公司的业绩和行业前景对于股价的高低而言根本无足轻重。在那个年代,唯一能决定股价高低的,是介入该股炒作的主力的资金实力大小。相反,公司的业绩和前景总会成为庄家出货时炮制出来吸引大众接盘的诱饵。每当股评们齐唱赞歌吹捧某只股票的业绩出众、价值超群的时候,往往就是庄家帐面利润丰厚准备出逃的时候,以此相对应的,就是那只股票的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所以,每当后知后觉的我看着短期股价走势漂亮的图表,盲目迷信着专家们展示的公司光明前景买进股票,都正好被套个正着。

    当年庄家们靠此骗术屡屡得逞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资讯条件极不平等。一般大众投资者连最简单的一张完整的股价走势图都无缘看到。证券报刊杂志上刊登出来的股价走势图,常常只有一两周的走势,最多就是最近一两个月的图表,而且也不会持续跟踪提供某只股票的走势图。因此,正在操作的这只股票,它目前的价位究竟是处于它整个“生命历程”的高位、中位还是低位?大众投资者根本无法了解一只股票完整的运行趋势,并且也不明白这些资讯的重要性。

    所以,庄家们总是可以利用投资者对“投资”的一知半解和无限向往,专门在出货的阶段,在股价走势图上画出漂亮的向上突破图形,然后把这一阶段的走势图印刷在证券报刊杂志上,配合“黑嘴”们万分激动的分析该公司的前景多么美妙、和美妙的前景相比,该股的股价是多么便宜,再加上一句:“炒股票就是炒未来”,受骗上当的投资者简直多如牛毛。

    还记得1993年8月底,我刚入市3个月的时候,看见杂志上有一篇吹捧000515渝钛白(现在改名字叫攀渝钛业)的文章,很详细的分析了该股诱人的发展前景和配股方案,并站在中小股民的立场论述了配股带给大家的好处,说92年的时候为了买1000元10张的抽签表,也就是为了买到每股4元或者更高价的新股,要熬夜排队吃尽苦头,现在渝钛白给大家每股2元的配股价,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啊;又指出钛白粉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原材料工业,被列入国家的大中型重点工程,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下,是国家支持的产业项目,在国际市场更属于畅销产品……

    看了那篇文章后,我傻傻的就去买了100股渝钛白的股票,当时的股价在11元左右。结果该股配股后,股价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到94年7月底,迈进1元股之列,该公司前景美好的钛白粉却连一粒都没有生产出来。好在我只有100股,又早早止损了,所以损失不大。

    当年,像我这样在学投资的路上受骗上当、吃尽苦头的股民不知道有多少。遗憾的是, 10年之后,当我们这个市场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转变的今天,还可以看到一些思维僵化的主力在继续沿用10年前的老套路骗人。无论是2003年德隆倒下前夕拼命吹捧自己价格高高在上的股票是如何拥有价值,还是目前股价直入云霄的苏宁电器在万般风情的显示自己的骄人业绩,都在充分说明主力的无能与无奈。同时,市场在用它自身的语言暗示,中国股市靠资金推动型上涨的模式在残缺的股市制度下已经慢慢走到的尽头。

    悲哀的是,现在还有很多股民在继续被如此老掉牙的骗术迷惑。不是后知后觉在股价高位的时候才去相信股票的价值,就是心怀恐惧在股价低位的时候盲目割肉止损,然后安慰自己:“我是在截断亏损。”

    这也是造成中国股市上一般投资者喜欢短线炒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短线暴富神话故事的诱惑,想不劳而获;另一方面因为资讯的匮乏或者泛滥,投资理念和思维混乱,在不了解上市公司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受骗太多,因此,只好幻想可以通过短线买卖来抗拒风险,却从此一脚踏进恶性循环的圈子里翻不了身。

    请记住彼得。林奇的忠告:“投资者指望依靠短线操作赚钱谋生就像指望依靠赛车、赌牌谋生一样机会非常渺茫。”

    三

    林奇说:“如果人们长期在股市赔钱,其实该怪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一般而言,股票的价格长期是看涨的,但是100个人中有99个人却老是成为慢性输家。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没有计划,他们买在高位,然后失去耐心或者心生恐惧,急着把赔钱的股票杀出。他们的投资哲学是‘买高卖低’。”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投资的工具是什么?大多数人只去注意投资和投机在策略、方法、细节上的不同,却把最基本的这一点忽略,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正因为如此,在股票市场上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大多数投资者把用于期货市场的一些操作原则、方法和细节套用在股票市场,由此引起投资理念错误和思维混乱以及整个价值观念的错位,最后导致自己的股票操作陷入“追涨杀跌”、“越止越损”、“买高卖低”的恶性循环中。

    我不否认期货和股票在操作上有一些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于投机者而言。另外,初入股市者由于不清楚股海的深浅,也不懂如何有效的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学会期货交易中的一些严格止损和顺势加仓的原则,对保存资金实力大有帮助。但是,如果你在股市上呆了几年之后,想学习如何投资,那么你首先就应该明白,期货和股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最简单的区别,如林奇所言:“期货只是一份合同,只是一个为期一两个月的一种商品,通常到期后就再无价值,见财化水,最终损失100%的资金。而股票却意味着你拥有一家公司的股份,拥有一份资产。”

    按照林奇的说法,投资工具有五种类别(请注意,期货不属于投资范畴):一是储蓄。包括活期存款、货币基金、国库券,以及定期存单等。这些都属于短期投资工具,优点是非常安全,缺点是回报率非常低,有时候所拿到的利息不足弥补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

    二是把钱投资在收藏品上。比如古董、邮票、旧币、书画等等。收藏是一门非常专精的学问,一般人难以做好。另外,收藏最怕天灾人祸,比如失窃、火灾。对于有心收藏的人来说,务必要理清一点的是,买一辆新车绝对不是投资。

    三是投资在不动产上。(房屋)是最佳的投资工具。相对其他投资工具来说,有两大优点无人能及:一是你自己可以住在里面;二是房子在你进住的同时还能增值,不管你是不是借钱买来的。

    四是购买债券。事实上,债券就是借条。基本上,债券和国库券、定期存单相差不多。

    五是购买股票。股票是除了房屋之外,所有投资工具最佳的选择。因此,在你决定进行股票投资之前,应该先购买一套房屋。其次,当你决定选择股票而不是债券投资,你就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当然,这是指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并且跟定了股票。

    根据林奇的统计,在这五种投资工具中,长期而言,股票的报酬率最是有利的。这里所说的长期投资,是指20年以上的投资年限,也就是说你的钱可以在股市上放置20年而不着急它用。因此,林奇建议,如果你的钱在未来一年、三年或者五年内可能抽出做它用,那么你一开始就不应该投资股票。因为没有人能预测股市未来几年内的走势,如果你刚好碰上股市的回档整理或者熊市,那么你的股票投资很可能是赔钱的。

  林奇说:“虽然专家们反复强调要从长远考虑,但是每一次市场波动时投资者所看到的千篇一律的评论使得他们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短线操作上。如果投资者能不理会针对最近股市波动所做的陈腐评论,而是像查看汽车里的汽油那样每隔一段时间查看一次股票的价格,他们可能会更轻松地做出决定。公司收益迟早会影响到证券投资的成败与否,而今天、明天或者未来一周的股价波动只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

    这些话都是成功投资的真谛,却总是被大众投资者忽略或者轻视。[next]

    四

    林奇说:“你没有必要在所选择的每一只个股上都赚钱。投资者只要挑选到少数几只业绩非常好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一生的成功,并且他们从这几只成功股票上赚到的钱会远远超过在那些差股票上遭受的损失。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的最大损失不可能超过他投入资金的总和,但是他获得的收益却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将1000美元投资到一只业绩很差的股票,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损失1000美元。而将1000美元投资到一只业绩不错的股票,也许几年之后投资者可以赚到10000美元、15000美元,甚至20000美元。”

    在美国股市,一只股票上涨100倍(微软)、甚至480倍(思科公司)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只要你抓住其中的一只,你所获得的收益就足以抵消那些在差股票上遭受的损失。彼得。林奇虽然错过了这些上百倍涨幅的股票(因为他不了解网络和电脑),但是在他掌管麦哲伦基金的13年里,他抓住了一些上涨10倍、20倍的股票,他在这些股票上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在其他股票失误上造成的损失,因此他最终成功了。

    在中国股市,好像还没有出现过上涨百倍的股票,但是出现过上涨10倍的股票,在几年时间里上涨1,2倍的股票也不罕见。

    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市公司寿命的长短和此密切相关)以及股市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今后我们股市上也会出现涨幅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股票。

    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你想抓到这些涨幅很大的股票,都必须同时做到两点:一是你必须会辨别股票质地的好坏。也就是你选股的功夫。因为股票具有跌幅有限(跌到零为极限)而涨幅无限(相对而言)的特点,所以,林奇说:“在资产组合中如果有60%的个股能够赚钱,就是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资产组合了。”

    二是你必须是长期投资(总体而言,美国上市公司的寿命高于中国上市公司,因此中国和美国长期投资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股价不可能是一根直线的上涨(比如上海机场从3.79元涨到16元就用了6年时间),如果你熬不住中途的颠簸出局,可能就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米的结果,如林奇所言:“即使你卖出了股票避开了股市下跌的行情,你也不一定能在下一轮的股市上涨行情中及时入市。”

    即使入市,也不一定买回你曾经卖出的股票。

    由于人性的弱点,再加上股评的误导,大众投资者本能的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股价的短期走势上。而很多靠写滥竽充数的“八股”文章养家糊口的人,以每天一匹黑马,一周一头狂牛的速度,炮制了无数诱人上当的陷阱,极大的干扰了大众投资者的视线。

    不过,我们中国股市现阶段的中长线投资还明显带着主力坐庄的痕迹。只有当大众投资者从大户崇拜(百万~千万资金)——庄家崇拜(一个亿到几十亿资金)——基金崇拜(几十亿~几百亿资金)的怪圈中走出来,形成重视企业真实质量的主流趋势后,中国股市依靠资金推动的人造牛市才会走到尽头。否则,无论基金钱再多、无论制度如何创新,都只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面对券商泡沫的迅速破灭,管理层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另外两个机构投资人——基金和QFII.但如果管理层治市思路没有改变,不根治一些股市的顽疾,这两个新生的机构投资人,恐怕也难逃今天券商倒下的厄运。

 彼得.林奇 跟随彼得.林奇学投资

    2002年6月,有关方面为挽救濒临破产的南方证券而起用贺云、阚治东。他们曾是早期证券界风云人物,前者因炒作深发展被撤去深发展行长职务,后者因操纵股价受罚,并都被认定为金融证券市场的禁入者。两人履新南方证券时,才刚刚解禁。但是,从南方证券后来的运作看,其路线依然是“坐庄”,哈药股份就是佐证。只不过更多的体现了贺、阚二人强悍坐庄的风格。这场被认为带有“试验”性质的换将行动最终没能力挽狂澜,但它却清楚地表明,资本市场已今非昔比。资金推动型“做庄”的这种模式随着大众投资者的觉醒已经行不通了。

    我估计,当下一个熊市结束后,当基金如同现在的庄家、券商般倒下后,这种粗放的模式才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本世纪的头10年还会成为主力的炒作模式继续存在下去。但是必须看到,这10多年的股市历程,主力的坐庄理念已经由“只要钱多就可以成功坐庄、公司的业绩和前景只是一种为出货服务的概念”在转变为“钱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兼顾公司的真实业绩和发展前景。”

    这种转变在最近几年尤为显著。[next]

    五

    彼得。林奇说:“由于每次交易情况都必须记录下来,然后做成报表向美国国税局汇报,因此短线交易只不过是一个养活了一大批会计人员的游戏。”

    在中国,由于每次交易都必须向国家纳税和向券商缴纳佣金,因此短线交易只不过是一个养活了一大批证券从业人员的游戏。

    我们以每次交易额为10000元为例,如果每次交易缴纳的佣金为0.3%、印花税为0.1%,你每天卖出买进各一次,那么你将缴纳佣金60元和印花税20元。一年250个交易日,交易500次,你将为此支付给券商15000元的佣金,给国家5000元印花税。

    换句话说,你10000元的本钱,如果交易500次,那么你必须要把资金翻到30000元,才能保住10000元的本钱;如果交易1000次,那么你必须要把资金翻到50000元,才能保住10000元的本钱。一年翻5倍的结果,券商拿走30000元,国家拿走10000元,你自己的收益率为0!

    不难看出,你交易的次数越多、时间越短,你的负担就越重,你赚钱的希望也就越渺茫。同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券商总是喜欢炮制“短线英雄”的神话在市场上广为宣传,吸引大众纷纷效仿。

    还记得1994年熊市的时候,我开户的证券营业部门前冷落车马稀,营业部为了自己不被饿死,对普通散户开放大户室和中户室,唯一的条件是每个月必须做出他们规定的交易量(当时是T+0交易)。散户们一方面被大户室、中户室的电脑看盘条件所吸引,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是锻炼多年的快枪手,所以签合同的还真不少。结果没几个月,不是因资金洗光被踢了出来,就是趁自己还有一点理智的时候跑了出来。出来后纷纷怒骂证券公司良心黑,就是不骂自己傻。

    前一阵,市场上到处在流传沪深股市将要恢复“T+0”交易(每天可以买卖无数次)制度,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饥肠辘辘的券商应该感谢天上掉馅饼了。

    10年后居然还有很多投资者在欢呼“T+0”交易。仿佛觉得一旦实施了“T+0”交易,自己的神勇短线水平就会充分发挥,大把的钞票就等着自己去捡。

    中长线又怎样呢?有人反驳道:“如果从1998年3月-2004年10月这6年的时间里一个人买的是四川长虹,那又有何感想呢?”

    股市从1998年3月-2004年10月这6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多少故事?看看银广夏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走势,想跑,连机会都不给你,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的基本分析没问题?凭什么那么自信,当初银广夏没暴露前还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呢。“……

    前一段反驳,牵扯到企业生命周期的问题,很多人对这一点不了解。

    任何一种商品、任何一个企业都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期限的。人的一生要经历“出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死亡”这样一个过程。同样,商品和企业也会有自己相应的“初创期-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不同点在于生命周期的长短,人的寿命最长也只有100多年,而商品和企业的寿命可以长达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百年老店同仁堂、贵州茅台、恒顺醋业等等。而且,商品和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良和资产重组得以更新和延长生命,人的生命却不能如此延长。

    中国股市上的企业,大多数都很“短寿 ”,很多企业的花样年华只有匆匆2,3年,随后就步入漫长的衰退期。造成这种结果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现阶段的产业结构造成的。这个问题以后再谈。

    以四川长虹来说,它生命中的第一个成长期是在1994-1998年,伴随着这5年我国广大城镇居民对国产家电的大量需求而出现的。四川长虹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从一家地方企业一跃发展成为全国彩色电视机的龙头企业,它的股价在这5年的时间里也由3元多涨到28元多(复权计算),翻了9倍。但是1998年后,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对普通彩色电视机需求的递减(98年以后没有彩电的城镇居民很少了),另一方面是行业竞争越来越残酷,加上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失误(比如囤积彩管),长虹的企业优势退减,开始步入衰退期,其股价也从28元多下跌到如今的5元。

    中长线投资者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长虹的成长期1994-1998年间持有它的股票,享受企业成长带来的喜悦,然后在它进入衰退期后卖掉股票,回避风险。而不是抱着它被动的持有多年,不闻不问(这种做法决不是中长线投资)。或者是后知后觉,等到股价已经出现泡沫之后,才去轻信媒体的“价值发现”,跑到高高的山岗上去接过主力的筹码(价值、价值,先看看它的价,再权衡是否值得投资)。最后从高空摔下来致残致死,再破口大骂政府腐败、企业无能、主力***诈……

    如果一个人从1998年3月-2004年10月这6年的时间买了四川长虹,除了责备自己无知之外,还应该亡羊补牢,赶快买一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向大师学习什么才是正确的中长线投资方式。林奇会提醒他:“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常常取决于评估它的时间段。如果在不适当的时候买了错误定价的绩优股,也会让你损失惨重。”

    另外,由于企业的生命可以通过技术改良和资产重组得以更新和延长,因此,四川长虹如果能在它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找对路子,就能焕发新生。当它顺利进入第二个成长期后,它的股价迟早也会再次上涨。

    记得武侠小说里,有些“英雄豪杰”在上法场前,总会高呼:“脑袋掉了碗大个疤,18年后老子又是一条英雄好汉。”可惜,这只是人类良好的不能实现的愿望罢了。但是,企业却可以通过领导层的更替、产品的技术改良等等方式做到这一点,而且,往往用不着等18年。这是企业成长的魅力,也是股市的魅力。

    至于后一段反驳,主要说的是企业的质量、诚信问题,还有如何正确对企业进行基本面分析的问题。后一点以后慢慢再说,先说说企业的质量、诚信问题。

    中国上市企业普遍缺乏诚信,质量不高。原因之一,是由于政府对股市定位的错误(也许不是错误,而是缓解当时社会矛盾的策略),把股市当作国企“扶贫脱困”场所,10多年来股市的大跃进,让大批质量很差的公司得以上市圈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侵犯股民利益。当年,那些质量奇差频临破产的企业如果得不到上市的话,一方面会把银行拖下深渊;另一方面,大批地方性国企一旦倒闭破产,无数老百姓会加入失业大军,加剧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为了顾全大局,也只能先把股市设计成,为国企输血的场所。也就是说,政府把中国社会20年变革的成本,部分转移给股市来承担,股民亏损、庄家倒下、券商破产等,都是这个成本的一部分。每一个进入证券市场的人,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注定了要承担着相同的历史使命。这种策略经过10多年的实践累积,已经对今天的中国股市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最直接的不良后果就是,大众投资者对企业的诚信和质量不再相信,并且对扩容“谈虎色变”,避之不及。

    从股市长期发展来看,能够改变我们现在市场质量的手段之一,就是必需要输入优质资源。但是现在一批优质国企想登陆国内股市,却遭到投资者们“万众一心”的反对,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名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据悉,纳斯达克上市中国概念股市值已近100亿美元(共有14家公司),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内地公司已向纳斯达克提交申请、等待上市。

    此外,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是相应的产业龙头,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已经赢利很好,将来还有10倍以上成长空间。(那么预期3年内NASDAQ中国概念股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不成问题)

    反观国内股市,都是被挑剩下的,一些资质相对较差的传统产业,和夕阳产业公司。而除了NASDAQ,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还有三大油,四大电信等股票。合计NASDAQ、纽约交易所两所,将远远超过国内股票总市值的一半。

    当年,新浪作为第一家在NASDAQ上市的公司,正是受国内股市不规范的困扰,而改在海外上市。不知不觉中,轻舟已过万重山,海外上市的总规模已经不可忽视,不逊色于母国股市了。

    如果等阿里巴巴、华为、大唐移动等一大批有可能上百亿甚至千亿的优秀公司也去美国上市之后,中国海外股将超过国内股市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资本市场,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命脉将被控制在美国人手里了。

    如果中国优质资源外流,A股市场将前途难料。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悲哀。[next]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让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包括大众投资者正确认识优质国企、民企上市融资不是简单地“圈钱”,而是政府在为股市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逐步改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高市场投资价值。观念的转变,除了政府和管理层要化大力气完善股市的内外部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参与者的违规成本之外,还必须靠我们的企业自身早日恢复“造血”功能,不再成为寄身在股市里的吸血虫,真正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中流砥柱”。

    真正对股市有实质意义的,是上市公司能够长期致力于其内在价值的提升,这没有捷径,需要滴水穿石般的积累。中国股市最根本的需要,是要改变企业的素质。否则,不管投资人多么欢欣鼓舞,信心满满,股价最终也是要跌下来的。因此,管理层要花精力建好大厦,而不是花精力鼓吹售楼气氛。

    另外,我们也应该明白,股市里存在假冒伪劣公司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并不是中国股市所独有的。今天发生在中国股市上的丑陋现象也同样发生在美国股市这样成熟、规范的市场内。还是看看林奇是怎样描述美国股市另一面的吧:“我对高科技行业的厌恶情绪使得我经常嘲笑典型的生物技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赚了1亿美元,拥有这些资金以及100位博士研究员和99架显微镜却没有赚到1分钱。”

    瞧,这和中国股市上许多上市公司的情况多么相似。

    “现在,在高科技和网络领域常见的情形就是:一家新上市公司的股票上涨10倍的时间比斯蒂芬。金写一本恐怖小说的时间还要短。只要公司的名称中出现了‘dot’或者‘com’,就足以使股价不断攀升。既是公司没有任何利润,企业家也可以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很多新发行的网络股在交易的第一天股价就涨了1倍、2倍,甚至3倍。除非你的经纪人是以最初的发行价为你购买到网络股,否则你就会损失一大笔钱。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不能用发行价购买股票,所以很少有投资者是通过购买网络股真正赚了大钱的。”

    瞧,和美国股市上的网络泡沫相比较,中国股市的网络泡沫显得温柔多了。[next]

    六

    “在目前的市场中――市场上只有少数一些股票上涨而大多数股票都在下跌。人们迷惑:”为什么当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20%而我买的股票却下跌呢?‘这是因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上涨是由一些大公司股价的上涨带动的。购买价格看起来很便宜的中小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因为他们的谨小慎微而遭受了损失。举例说,199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28%,但是如果再仔细查看一下,你就会发现该指数中50家最大公司的股价上涨了40%,而其余450家公司的股价却几乎没变。1999年又上演了同样的一幕,一些业绩突出的大公司股价的上涨带动了整个市场指数的上扬,并且它们的赢利幅度超过了其他公司的损失幅度。而其他1500多只个股个股赔了钱。这种两极分化的程度是空前的。“

    瞧,这简直就是2003、2004年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

    这一切在说明什么呢?当中国股市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和美国股市同步的现象,是否在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股市正处于幼稚到成熟的转型期?一方面,中国股市内部还存在着象上个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美国股市上黑庄横行、公司欺诈、监管无力的现象;另一方面,毕竟,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正在迅速溶入世界,资本市场也不例外。蜂拥而入的不仅仅是世界各国的资金,还有各种成熟的投资理念:对企业质量的重视、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这一切正在逐步的冲击着中国股市原有的价值秩序和“股不在好,有庄则灵”的观念。无论是2003年的“五朵金花”还是2004年的“后蓝筹”时代,中国股市上正在演绎的二八现象就是这种冲击的结果。

    股谚云:“炒股看大势。”我们正处在这种大趋势的转变中,你感受到了吗?

    在对股市的长期趋势判断上,彼得。林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多头”。他做股票不靠市场预测,不迷信技术分析,不做期货期权交易,不做空头买卖。和巴菲特一样,他奉行的是价值投资哲学,“要投资于企业,而不要投机于股市。”

    让我们来听听林奇是怎么说的:

    “股市的基本走势一直是在往上涨。历史情况告诉我们市价的回落(下降10%或者更多)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熊市行情(下降20%或者更多)每隔6年就会出现一次,而市场崩溃的行情(下降30%或者更多)从1929-1932年的大崩溃之后出现过5次。但是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公司利润已经上涨了55倍,同时整个股市的市值也上涨了60倍。其间发生过4次战争、9次经济衰退、换了8位总统,并且有一位总统遭到弹劾,但这一切都未能改变股市不断上涨这一事实。”

    股市的基本走势一直是在往上涨。我想这才是股市的大趋势。每当悲观失望、信念动摇的时候,看看上面的话,或许会对自己有所帮助。

    另外,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一流的投资大师们都拒绝做空的根本原因:做空意味着在和大趋势作对。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那时也是当小公司的股票徘徊不前时,大公司(特别是被极力吹捧的‘50家一流的大公司,漂亮50’)的股价却在持续上扬。然而在1973~1974年的熊市时期,这50家一流公司的股价竟下跌了50%-80%!但是,如果你拥有这50家公司的股票并且25年来大多数股票你都没有卖掉(最好是你处在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永远没有收音机、电视机或者杂志之类的媒体告诉你应该卖掉这些股票),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50家一流公司的资产增长速度超过了1974年以来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的速度。即使是以1972年最高价位买的这50家公司的股票,你也会大赚一笔。

    我详细叙述这些情况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避开股市的下跌行情那就太好了,但是目前还没有人找到准确预测市场行情的方法。而且即使你卖出股票避开了股市下跌的行情,你也不一定能在下一轮的股市上涨行情中及时入市。

    这也是为什么不要用你明年的大学费、结婚费用或者其他的日常生活开支购买股票的原因。你一定不想在下跌的市场中被迫卖掉股票,如果你是在市场的下跌时卖出股票,那么你总会卖得很便宜。但是如果你是做长线投资,那么你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等待市场的回升。“

    请千万不要把上面这段话理解为无论什么股票都可以通过长期持股赚到大钱。如果中长线投资真能如此简单就成功的话,那么这世界上的百万富翁会遍街都是、不再值钱。[next]

    七

    “我一直认为投资者应该忽视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

    林奇在书中总是强调这一点,他说:“在投资这一行积累的20年经验使我确信任何一位头脑正常的投资者只要稍稍动动脑筋,其成就即使超不过华尔街的专家也能够达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准。如果你稍加留意,就可以在华尔街的专家之前,从自己工作的地方或者邻近的购物中心之类的行业中选出一些前景不错的股票。”

    林奇就此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业余投资者的优势:在20世纪50年代(195X年),新英格兰有一位消防员,注意到一家地方性的工厂丹碧斯公司的业务正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扩张。他认为除非是这家工厂的前景被普遍看好,否则它的发展不可能会如此地惊人。基于这种推测,他和家人一起投资了2000美元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不仅如此,在随后的5年里他们每年又都拿出2000美元用于继续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到了1972年,这个消防员已经变成了一位百万富翁。

    林奇随后说道:“尽管我不能肯定这位消防员是否曾经向专家寻求帮助建议,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很多人告诉这位消防员说他的推测是不正确的。让人庆幸的是我们这位消防员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中国股市上也有一位名叫陈德辉的小投资者象新英格兰的那位消防员一样,常年买进福耀玻璃的股票,坚持10多年下来,现在也成了百万富翁。

    我也用类似的固定投资法从1999年开始,每年为我的女儿买进上海汽车的股票,到2004年3月的时候,获得了翻番的收益。不过,由于我想进行更长期的固定投资试验,所以在获得丰厚的利润后没有卖掉股票,而是选择继续持有。由于经济收缩,这半年来上海汽车的股票跌幅巨大,目前股价又回到了我的成本区,但是我依旧按照计划继续买进。我相信,伴随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将长期景气下去,虽然目前遭遇宏观调控和高油价的影响,但是这些决不能阻挡汽车进入全国平常百姓家的大趋势。另外,汽车市场未来的价格战,将迫使主要的汽车厂商寻找便宜的本地零部件,中国汽车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巨大的零部件产业。上海汽车无疑是产业龙头。在未来的15年内,12.67元(目前的最高价)绝不会是上海汽车的最高价,因此,在下一次汽车股的浪潮中,由于我买进的股数更多了,成本更低,我将会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林奇说:“投资者如果能够不为经济形式焦虑,不看重市场状况,只是按照固定的计划进行投资,其成绩往往好于那些成天研究,试图预测市场并据此买卖的人。其实,最能对抗熊市的策略就是设定固定的时间表,在每个月、每三个月或每六个月等固定的时间里投资固定的金额,这样可以免除追高杀低的风险和忐忑不安的心情。”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任何一只股票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方法的基础完全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竞争力、股本扩张和所处行业未来10、20年的发展前景等。

    继续看看林奇所列举的例子:在1977年,如果在你用6410美元购买一辆波速牌汽车的同时也拿出同样多的钱以每股2美元买入波速的股票,那么到了1986年,它的股价达到每股312美元(复权),你最初的投资就上涨了156倍,你的钱足以让你买上一座豪华别墅和好几辆高档汽车。但如果当初你只是买了波速汽车,而没有买它的股票,那么到了1986年,你的汽车已经报废,你依然过着平常的生活,忙于买各种打折的商品。

    如果1976年你用180美元买了Gap公司的10条牛仔裤,那么现在可能都穿破了,但是如果用这180美元买10股Gap公司的股票,那么在股市行情高涨的1987年,Gap公司的10股股票的市值将是4672美元。如果当初投资1万美元买进Gap公司的股票,所得到的回报将是25万美元。

    1969年一位亲人的传统葬礼让你花费了980美元,这次葬礼由SCI下属的一家丧葬子公司负责。如果不管当时你是多么地痛苦,你都想方设法地又拿出980美元购买了SCI公司的股票,那么在1987年你所购买的这些股票的市值将高达14352美元。

    1982年,如果在同一周内你先是用2000美元买了你的第一台苹果电脑,然后又用2000美元购买了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那么在1987年,这些股票的市值将会达到11950美元。……

    我在感慨时间魅力的同时,更羡慕美国上市公司的旺盛生命力和随处可见的投资机会。两厢比较,中国股市不仅是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短,还有品种的匮乏和单调。虽然沪深股市加起来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一经划分,立刻会发觉上市公司占据第二产业(工业,包括制造业)的比重大,而从事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的上市公司比重小。

    众所周知,看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主要是看该国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比重最大的一块在第二产业(工业),加入WTO后,更是以“世界工厂”自居,制造业企业多如牛毛。反应到股市上,同样是从事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居多。这就给我们的投资活动带来极大制约。

    在当今世界,产品周期越来越短,这也决定了制造业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并且竞争激烈。当一个制造业公司倒下时,总有千万家雨后春笋般地成立。所以,虽然整个行业仍然是兴旺的,可是每一个企业的繁荣期却很短,甚至连寿命也很短。这也是中国上市公司短命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中国股市上做中长线投资,应该记住要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匹配。巴菲特一只股票可以持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些企业的生命也开始慢慢变得长了,极少数制造业企业也在残酷的竞争中树立起了全国甚至全球性的品牌价值,这些无疑是投资者的福音。

    另外,由于工业类上市公司比重过大,导致投资品种单一。林奇能在吃饭、购物的时候发现很多投资机会,是因为美国企业已经从原始工业导向的经济体质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性经济,上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渗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便利店到丧葬服务,从女性腿上的丝袜到油炸圈饼,从汽车旅馆到计算机……

    翻开美国股市的历史,可以看到,道琼斯指数初创的时候是由9只铁路股构成,因为当时人们认为铁路是美国经济的最重要依归,铁路股在华尔街所占的地位非常崇高。后来,随着美国经济进入重工业时代,道琼斯指数纳入了很多产业股,包含石油、天然气、炼油厂、煤矿、钢铁、橡胶、燃料等。不过,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些存活下来的上榜企业,只剩下1,2家了,其他在当时赫赫有名的诸如“芝加哥天然气”、“全国铅业”、“美国橡胶”、“田纳西煤铁公司”等,都已成过眼云烟。现在的道琼斯指数包括的30家公司,是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等等。这说明美国人已经不再只依靠煤矿、钢铁这些粗重的重工业来维持经济的活力了,当工厂以及煤矿逐渐在人们的记忆里淡去之时,取而代之的是餐厅、银行、零售、娱乐业以及逐渐吃重的软件电脑业。

    我们的股市目前还处于美国股市几十年前的境地,伴随中国经济进入重工业时代,股市上所谓蓝筹股大多数都是工业股,和大众投资者的日常生活脱节。为了寻找可以投资的机会,你不得不硬着头皮和钢铁、化肥、水泥、MDI(化工原料)、集装箱、送变电系统等等东西打交道。就像这两年,我差不多把自己变成了半个矿产能源专家,先是研究铜矿、石油,后是研究煤炭……

    不过,虽然这些东西和日常生活无直接关系,但是发现这些机会却需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总结。从1994年第一次接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开始,我就一直牢记林奇的教诲,刻意培养自己在工作、购物、参观展览、吃东西时多留意一下,或者在报刊杂志电视上多关注新出现的有发展前途的行业的习惯。因此,我才会在几年前,当看见杂志上刊登巴菲特关注资源股的时候,我也开始关注国内股市上的资源股,并且耐心等到恰当的时机(2003年)再动手;当2003年看到电视新闻报道国家治理整顿全国小煤窑的时候开始关注煤炭股……

    当然,在我们的股市上也有一些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股票,比如贵州茅台。即使你没有亲口品尝过它的美味,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以及它在白酒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从2001年至今,它每年的收益都在持续增长。说来惭愧,我长期关注它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在最应该买进它的时候,我的资金却放在了钢铁、石油、煤炭的股票上。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值得我好好反思总结。[next]

    八

    彼得。林奇曾告诫道:“人们似乎更喜欢购买一些他们不了解情况的股票,这种愚蠢的做法的代价是很高的。”

    我对钢铁产业的了解远远低于我对茅台酒的了解,所以,当我没有买进熟悉的贵州茅台而是凑热闹地买进钢铁股后,遭受损失也是必然的了。我这种愚蠢的做法,代价的确不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国货,这样才能近距离的熟悉上市公司的产品。如果一个人连牙膏、马桶都要使用进口的(目前我国股市上还没有外国企业),那么他至少在态度上是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如果不热爱国货,如何会去关注上市公司呢?如果不了解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状况,不清楚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喜欢上市公司的产品,又如何能放心投资呢?

    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好习惯的培养对自己的投资能否成功帮助会很大。如果想在投资这一行获得成功,的确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投资机会的习惯,学会以投资者的眼光看世界。

    股谚云:“选股如选妻。”对中长线投资来说,对股票(公司)的挑选,的确和择偶一样,有许多相似之处。让我们来看看林奇的选股之道和我们生活中的择偶之道的相同之处――

    “买股票不同于买彩票。因为每一只个股都与某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就投资而言,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买那些你一无所知的公司的股票。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有名的投资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沃伦。巴菲特)从来不买自己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

    结婚不同于一夜情。就婚姻而言,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和你一无所知的人结婚。绝大多数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肯定不是和自己不了解的人结婚而得的。

    “我认为‘股价’是投资者所能找到的最没有价值的信息。股票的价格往往会传达错误的信息。如果我钟爱的网络公司的股价是30美元,你喜欢的网络公司的股价是10美元,那么只注意股价的投资者就会认为我所喜欢的那一家公司更好。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错觉。”

    “外表”是择偶所有条件里最没有价值的信息。一个人的外表往往会传达错误的信息。如果一个人长相漂亮、穿着时尚,而另外一个人相貌平常、穿着普通,那么只注意外表的人就会认为长相漂亮、穿着时尚的那位更好。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错觉。

    “喜欢一家商店、一件产品或者一家酒店是对一家公司产生兴趣的很好理由,并且可以把它的股票列入你的研究名单,但这并不是购买该公司股票的充分理由!在你还没有对公司的收益前景、财务状况、发展计划、股价走势等情况研究之前,千万不要投资购买它的股票。”

    喜欢对方的外表、言谈或者学历是对一个人产生兴趣的很好理由,并且可以把她(他)列入你择偶的名单,但这并不是娶她(嫁他)的充分理由!在你对她(他)的品德性格、工作情况、健康状况、家庭条件、过往历史等情况了解之前,千万不要和她(他)结婚。

    “不管某一天是跌508点还是108点,最终优秀公司的股票将会上涨而普通公司的股票将会下跌。并且投资于这两类不同公司的投资者也会得到各自不同的回报。”

    不管某一天遭受大挫折还是小挫折,最终优秀者将奋发振作、东山再起,而普通人将会沉沦下去。并且这两类人的配偶也会得到各自不同的命运。……

    以我个人在中国股市11年的经验而言,我觉得在股市上找到一家好公司的股票要比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好配偶容易得多。回首过往,无论是我96年买深发展,99年买深科技,还是2002年底买上海机场,2003年买汽车股、资源股或者是2004年买上海能源、东阿阿胶等等,之所以能在危难中化险为夷并且获利,最主要都是因为我在股票的选择和取舍上胜人一筹,其次是我能抱紧我所选择的股票,不被中短期股价的调整吓出局,最后才是对买卖时机的把握。

    一如林奇所说:“做股票就像找伴侣,随时想离婚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你一开始就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就不要想着放弃。如果不是这样,无论如何你都会一团糟。要在股市上投资成功,你必须要押上你对股票的忠诚度。基本上你应该把它看待成一桩婚姻,也就是你的金钱及投资的结合。否则,即使你是一个选股高手,如果你缺少执着及勇气,恐怕也很难赚到大钱。”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观点难以接受,那么你至少应该把股票投资等同于房屋投资。林奇说:在买卖自己的房屋时表现不错的人在炒股时却输得一塌糊涂的事情已屡见不鲜。当你在周末的房地产专栏上读到“房屋价格暴跌”这个标题时,你不会吓得马上将你的房屋出手。房产商从来不会在午夜打电话向你告知:“你必须在明天上午11点之前送来两万美元,否则你的两间卧室会以低价被卖掉。”他们不会把你的房屋位置所属类别的房地产周五下午的收盘价登出来,也不会用自动报价机将房地产的行情展示给你知道,而新闻播报员也不会在节目一开始就广播10家交易最活跃房地产的排名——“果园路100号(100 Orchard Lane)今日下跌10%,邻居们认为没有理由能够解释这次意外的下跌行情。”

    虽然一些家庭因为不得不尽快搬家而被迫以亏本的价格将房子卖出,但几乎不会出现人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房屋亏本卖掉的情况,而这在股票市场上却屡见不鲜。难怪人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房子时往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懂得怎样查看一幢房子的质量好坏,而选择股票时却只花几分钟的时间。事实上,他们在买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股票时多。

    九

    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的、成熟的证券市场,是建立在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基础之上的。机构投资人在市场当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股市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股市,随着新股询价、C股市场把普通投资人“排除在外”,以及在分类表决制实施的过程当中,基金作用的突出,中小投资人的“边缘化”日趋明显。

    在美国股市,各种基金的数量多过股票的数量,个人投资者同样处于“边缘化”中。彼得。林奇对每一个准备进入股市的业余投资人提出忠告:

    如果你想依赖市场来带动你的股票上涨,那么你最好还是坐汽车去亚特兰大城赌博。你如果希望依赖市场创造赚钱的机会往往会事与愿违。正确预测市场后你也可能会损失掉一半的资金,因为你选错了股票。你应该下工夫去选择一只好股票而不要去管整个市场的情况。

    担心整个市场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当你无法找到一家股票被合理定价或者能满足你其他的投资准则的公司,这时你就会知道市场被高估了。巴菲特说他当年把其合伙人的钱还给他们是因为他找不到任何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他察看了数百家公司的情况,根据基本业绩分析没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值得买进。――如果你找不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就暂时把钱存到银行里,直到发现了这样的股票再说。

    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上市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做短线交易还是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待投资的态度,因为如果你对上述情况一无所知并且又十分缺乏信心的话,你将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市场牺牲品,你会在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刻放弃所有的希望并且会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抛空股票。最终决定投资者命运的既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那些上市的公司,是投资者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决定投资者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投资者的耐心、独立精神、基本常识、对痛苦的忍耐力、坦率、超然、坚持不懈、脑袋灵活、主动承认错误的精神,以及不受别人慌乱的影响,坚持到投资获得成功的能力。至关重要的是要能够抵抗得了你人性的弱点。

    最终决定投资者命运的既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那些上市的公司,是投资者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如果你在中国股市上已经呆了不短的时间,并且亏损累累;如果M头、W底、MACD、第N浪等技术也不能挽救你的失败;如果你在投机的路上走得很辛苦,浪费了大好的光阴而且毫无转机,那么,你是否能适当改变一下自己对股市的态度,学习学习如何投资呢?

    当然,投资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世界上没有那种可以在你买对了股票的时候就响的铃。无论你对一家公司多么了解,也不能保证投下去的钱一定会有满意的回报。但是如果你了解导致零售商或银行或汽车制造商盈亏的因素,你成功的概率肯定可以大大增加。

    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积累财富。而人们常常醉心于如何尽快的发财致富。从这一点来说,大多数人并不适合于投资的。

    但是对于一个想认真学习投资的人来说,《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是一本不可缺少的学习书籍。以上我所写的,不过是该书的简介和前言部分。更多的投资宝藏在书的正文内容中,林奇会教你如何选择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的股票,如何使用年报进行分析,如何对待各种类型的公司……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别忘记联系我们自己股市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别忘记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祝各位在中国股市上投资或者投机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6533.html

更多阅读

胡小林《学佛的体会》第一集 胡小林学佛的体会文字

《学佛的体会》第一集胡小林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这次有机会又来到香港跟大家见面。这次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一个比较笼统宽泛的题目——学佛的体会。这个题目不是很具体的题目,其实我们在学佛过程当中,很多事情可以说

林园的投资思想 林园谈价值投资

12月28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雪覆盖了京城,晚7点30分林园先生风尘仆仆地来到凌通价值沙龙,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之后,林园先生的第一句话是:“我迟到了,向大家道歉!”之后就不间断的就凌通价值沙龙投资人,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

林圆炒股投资分析 林圆写真

07年08月31日林圆炒股投资分析本人议论.散户观点.朋友交流.风险自负.权重股休整 大盘窄幅波动 周五上午A股市场小幅上扬,但由于大盘蓝筹股普遍处于修整状态,股指继续上冲动能不足。盘中上涨的个股比例接近六成,航空股在人民币加速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写的书

大师语录--彼得林奇1.假如我有一块钱,把它给了你,那一块钱就变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给你的是一种观念,那我们两人便同时拥有它了。背景:彼得林奇强调投资观念的重要性。2.股市要求坚定的信心,没有信心者必将灭亡。背景:彼得林奇在One Up On W

民间股神林园:投资就是买垄断

王星Vincent:民间股神林园:投资就是买垄断#雪球投资人访谈系列#@林园林园雪球个人页:http://xueqiu.com/1278121464提到林园,A股的老股民几乎无人不知。这个曾经被誉为“中国民间股神”的人,据说曾经创造了从1989年的8000元到2007年2

声明:《彼得.林奇 跟随彼得.林奇学投资》为网友刷新我们的记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