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对近8年世界百强企业的排名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得到一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路径。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是通过市场化和行政的手段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中国是有一些企业进入了世界五百强甚至百强,但是否具有全球资源的占有能力就很值得怀疑。这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力量重组的结果,核心竞争能力不高,只是依托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对这些企业来说,如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及核心竞争能力的复制能力,强化全球资源布局,就是一个现实挑战。
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通过产业开放,另一方面基于资源与产业布局的有效对接(在初期可以利用通过行政手段整合资源),大力推进中央企业重组,在机制上走市场化的道路,强化内部资源的整合,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依托于现代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决策科学、市场适应能力很强的产业集团。
二是继续关注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植新兴产业。我国企业要想进入世界500强,不仅是追上的问题,而且是赶超的问题。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这次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正是我国企业迎头赶上的大好时机。我们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还要争取在新兴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让更多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但现实的问题是,体制创新的机制何在?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的平台何在?这一切问题不仅是中央企业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三是继续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大企业大集团是通过全球市场竞争取得的,一定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础的。大企业不是就业的平台,全世界解决就业问题是通过中小企业解决的,大企业如果简单以就业为基础,强化社会福利,过度关注本应该由第二次分配解决的社会公平,不利于国家竞争能力的提升。
我们应该一方面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将资源集聚和集中,创新体制机制,扶持大型产业集团参与全球竞争,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现阶段提高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和创新环境。
四是坚持产业开放与产业安全的有机统一,大力推进资源市场化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开放推动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市场化的过程。这里的改革开放主要指产业开放,产业开放越彻底,产业竞争能力就越强,相反就越弱。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萦绕在我们心头,就是产业安全问题。毋庸置疑,产业安全对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不能因为过度关注产业安全就放弃产业开放,放弃竞争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也不能不顾中国国情,过度强调市场化的竞争手段,放弃产业安全。
另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市场化改革,在现阶段尤其重要。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原材料资源,而且包括人才、金融市场等资源。比如原料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关注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能力不要关注短期的利益,应该谋求长远规划,稳步推进。原料资源不市场化,财政等政府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企业市场化动力不足。
五是明确现阶段我国发展阶段,完善促进发展的市场化法治环境。我国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任何与现阶段发展不相吻合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都应该研究,尤其是与企业发展现状不相吻合的法规制度建设。我们应该理清楚哪些制度超过了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或者是高福利国家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与我们处于高速发展期间,经济相对薄弱,就业压力很大的条件不符,这些制度建设就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