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未必是财富 商机未必就是财富



   现年49岁的安徽籍方女士,现在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开始的时候,她也走过了一段非常坎坷曲折的道路。其中,这么一段故事让人受到启发。

    乌干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方原是要到美国去的,当她到了乌干达以后,帮她办事的人拿了2万美元以后就再也没出现。方?想走,可要走并不是买张飞机票那么简单,方?出国前已经卖光了自己在国内的所有财产:房子、车子、公司。现在回去?不行!她得在乌干达找点事干。她白天出去,晚上回来。天黑了,路上一点灯光都没有。她灵光一闪,感觉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当时就想把在中国遍地开花的霓虹灯引进去,让乌干达亮起来。她马上联系国内的霓虹灯厂家,并且很快就订购了一批货,以她的商业敏感,她预感这批霓虹灯一来,肯定要在乌干达火起来,卖脱销也不一定。

    在采购霓虹灯之前,她是做了市场调查的,她问过几个印度富商,找了几个当地黑人,他们都说:“可以啊,好啊,你拿来我们就装。”有人说装10个、装5个,这让她信心大增。

 苦难未必是财富 商机未必就是财富

    她花3万美元买来的霓虹灯很快就到了乌干达,但是货来了,根本就无人问津,原来说要买的人也突然不买了,方?没办法,只好自己一家一家去推销。跑了一年,一个月跑坏两双鞋子,还是卖不出去。

    其实,不是乌干达不需要霓虹灯,也不是方运来的霓虹灯有问题,主要是乌干达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太差,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想不到装饰问题;而且,电费太贵,当地人连普通的灯泡都用不起,更不用说霓虹灯了。忙活一年,她只卖出去两套霓虹灯,赔了2.5万美元。

    看了方的故事,不禁联想到一个关于财富的老故事:两个商人都打算去一个贫穷落后的赤脚国度推销鞋子,一个商人考虑再三,觉得那儿的人没有穿鞋子的习惯,恐怕会失败而归,就放弃了,于是他就成了营销学上的一个反面例子;另一个商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去了,最后他大获成功。

    起初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这后一位商人很聪明,很会抓住商机,成功是必然的。但是,往深层次想,有商机就一定会成功吗?那个几千年来一直赤脚的国度就一定会接受穿鞋子的观念?那个贫困落后的国度经济会不会也主要依靠来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那么,老百姓在每天盼着联合国给他们送去水、粮食、药品的同时,还能攒下钱来买鞋子?

    商机未必都是财富,任何商机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做出合理的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6599.html

更多阅读

员工宝 财富派 老员工究竟是财富还是老仇人

按照现在的职场说法,连续在一家公司工作三年以上的,就算是老员工了,在经销商公司里,老员工的数量也不少,有些还是老板家里的亲属,并且是老板一起渡过最艰难的创业阶段的,这类老员工的身份地位更是不一样。有不少老板认为这老员工熟悉市场,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人脉是财富成功的源泉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没有非凡的交际能力,免不了处处碰壁。这

摄影师上门服务 上门摄影服务是一个商机

   怀胎十月,孕妇都愿意为自己留下点影像纪念,去影楼舟车劳顿,还得排队,麻烦!自己拍又怕“手艺”太差,看准了孕妇们的不方便是一个商机,李科搞了个摄影工作室,专门针对小区里的居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提供上门摄影服务。    拍老人得到

成功故事:创业路上处处留心皆是财富

对于大多数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的是热情、书本知识,缺少的是经验、资金。而资金往往是创业所必须的,所谓初次创业成功就是掘到第一桶金。有了这第一桶金,加之掘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创业之路就开始步入正轨了。   那么如何得到这

声明:《苦难未必是财富 商机未必就是财富》为网友勾魂红嫁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