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外贸困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恒日前给企业带来了五个对策。
目前中国GDP增长对进出口依存度高达70%,而美国和日本只有22%和15%,刘福恒的第一个对策就是启动内需。他指出,国内消费启动的关键点在中部,要想在出口与内需之间左右逢源,东部企业就必须大踏步向中部进军。
企业要将发展的眼光放在二线城市。刘福恒的第二个对策指出,无论是战略投资还是市场开拓,企业都应始终将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中等城市。从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的角度看,大城市已到了饱和状态,而小城镇自身吸引力不够留不住人,因此今后更多的发展机遇将集中在中等城市。
刘福恒的第三个对策是“往中间产业转变”。他说,在这一轮外贸结构调整中,中小企业具备不具备继续生存下去的能力,就看企业能不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降低门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国家近期重点的产业政策,更是企业转向的方向标。而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中70%从事第三产业。
外销出现问题了,长期做外销的企业一下子转到内销,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呢?刘福恒第四个对策指明,研发中档技术生产,中档产品是中小企业转向内销的明智选择。
随着国民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跻身中等收入阶层,这一阶层的壮大对于宏观经济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稳定器”。刘福恒第五个对策要求,企业要抓住这一“稳定器”,抓住了企业就能将发展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企业的增长、盈利都将得到最基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