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斗胆谈论管理,还望大师们多指点,我说的可能很土,不过却现实,希望对一些人能有帮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培训企业管理的很多,可以教你很多的“招法”,要你如何如何去做,就可以达到某种高度。不过,在这里透露一个秘密,有的什么大师级人物说的比唱的还好,可在现实企业中去做管理,却是弄的一滩糊涂,让人实在是不敢恭维他是管理大师或营销大师。(没有攻击真正的管理和营销大师的意思,只是论述自己看到的某些人或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我想离不开一些企业为追求名誉,而乱请人来授课或管理。结果导致企业走下坡路。曾经有个企业花三百万年薪请一个台湾人来管理。据说这个人是大师级的人物,在写合同时表示三个月让企业大变样,半年让企业彻底改变,一年后企业精英人员达到百分之八十,剩下的只有杂工比较差一点。老板很高兴,认为请到了活神仙一样,马上任命他为总经理。对公司的一切都有处理权,包括原来的总经理,(老板的儿子)都要听他的安排。 第一件事是公司所有部门都配备电脑,实行联网控制,让数据都显示在桌面,可以一目了然。实行办公一体化,公司花费了将近五十万,很多电脑只是摆设,根本用不着。 第二件事是裁员,对企业员工严加管理,不讲情面只讲制度。有几十个老员工对他不怎么服,于是一律开除。甚至于跟老板十几年的几个都再也待不下去,在两个月内,老员工走了百分之四、五十,实现了大变样的目标。不过不是变好了,是生产人员走太多熟练的,让车间没办法正常生产了,两班人并做一班人,新招来的也是惟恐犯错误,每人愿意上前。 第三件事是减薪,认为工资待遇没有体现竞争机制。让最低的拿六百元一月,最高的五千多,说是以能力来定工资待遇,却是后进的工资高,先进的反而工资低。因为招到车间干活的都是大学生,说是让他们锻炼后再到办公室上班,为了涮选好的管理人员,招了几十个先在车间干活,留待争取办公室的三、四个位置。 在外人看来确实很有魄力,有胆略。可是销售总额一路滑下来,三个月后,老板就给一些钱让他走路了,再也不要他把公司彻底改变了。三百万的年薪付他两百万,还是骂骂咧咧走的。认为老板不识货,自己的功夫才刚刚施展就不让他继续了! 走后的情况,大家是可以想象的出的,是一个烂滩子了!老员工因为当初开除时老板没有表态而感到寒心,没人愿意再回来。电脑也成了一堆废品,除了办公室要用外,其他的全堆起来放着。老板只好再让自己的儿子做总经理,重新培训车间骨干,不但把降的工资补回来,还要多加工资。再调整上班时间,不过这一年下来不是赚多少,是亏了好几百万,老板自己做的决策,所以也只有汲取教训,再也不愿意去请什么大师了! 其实管理好一个企业,需要的是管理者做好沟通,人才人人是,只是侧重点不同。空降管理和企业员工是有隔阂的,好的管理还可以沟通好,那些自认胜人一筹的大师是不回去沟通的,因为他把自己看成神,认为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也就是以律治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谈起来是头头是道,虽然没有什么管理业绩,可是世界的管理大师他都熟悉。企业的毛病他一看便知,让不由得信服他。 现在的企业管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大师级的,光说不练;一种是基层起来的(属于基层型管理。),是光练不说;还有一种是中间型的,既能说又能做的。三种人主要(看好,是主要,不是全部,如果你感觉自己不是,那就是例外。)分布区域是:大师级的只负责讲课,怎么做,还要你自己去做,他只负责教,有什么问题不是他的问题,是你企业自身的问题,但是他不对结果负责任;基层型的只知道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会用语言去表达,是沉的最深的管理。但是他们是一线的,是最辛苦的管理,也是理论的始发地;中间型的范围就很广了,还可以细分为一种是多说少练的,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是不在管理岗位,把自己的经验和看到别人的经验汇总去教别人。还有一种是少说多练型,在管理岗位,有一定管理经验,也到处去推销自己的经验,但不是去授课,是去推销自己,以便谋取更高职位。 以上几种也说不好谁好谁坏,只是接触到实际工作和雇用管理要注意,不能用混了!要是让多说少做型去管理实际企业,可能结果是企业倒闭,因为管理不是他得不偿失专长。要是让基层型的去授课,可能支吾半天也说不出什么。所以要人尽其才,就要用对人,而对个人来说,也要找对发展方向,不要去丢乖露丑。不是自己不行,是选展示自己才能的路线错误了,要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