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著名企业家讲过一个关于鹰的故事:
鹰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喙变得又长又弯,趾甲开始老化,翅膀因为羽毛太长而变得十分沉重,它几乎无法扑食和飞翔。为了生存,鹰会飞到悬崖的巨石上,先把自己的喙在石头上击打脱落,并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然后,用新长出的喙把老化的趾甲全部拔掉。等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 这就是鹰的重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服装企业家要想在新的天空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的话,同样需要经过重生的过程。 企业在持续发展,行业在不断进步,中国服装企业家和他们身上所特有的企业家精神同样也需要一个自我进化的过程,犹如鹰的重生。 “以明日之我,战今日之我。”梁启超的这句话可谓迎接新挑战的服装企业家们今日最好的注脚。 过去的十年,引擎轰鸣,企业家精神引领着中国服装企业与中国服装业的列车向前飞奔。在那段难忘的历史中,我们随手撷取了几个小小的片断,试图以此留下中国服装企业家及其精神在历史中的光荣印记。 诚然,对于那段内容庞博的光荣历史而言,这几个小小的片断显得微不足道。在那难忘的岁月,中国服装企业家以他们所特有的企业家精神演绎了太多感人的故事。 记录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报道,不仅可以让广大读者重温历史,回顾那段难忘岁月,而且可以从中有所借鉴,更好地面对明天和走向未来。 过去的十年,引擎轰鸣,企业家精神引领着中国服装企业与中国服装业的列车向前飞奔。今天,让我们再次发动引擎,向着新的梦想飞奔! 引擎NO.1——学习 企业家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企业家不断进化的唯一途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知识的竞争。因此,企业家必须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善于终身学习,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技术和产品不更新,使用期是有限的,企业家如果不学习,生命期也是有限的。 企业家的成就与学历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与他们是否好学有关,与是否愿意接受外部智慧有关。 才路就是财路,才能通财。所以,企业家要善于学习,善于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一所学校,吸引天下才子到这所学校来,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使自己成为终身学生。 语录: 未来的日子里,我必须加紧学习。原先成功是靠抓住机会,今后靠的是创造机会。———美特斯邦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周成建 人只有通过学习,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让自己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不知道,就要学习。———深圳歌力思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夏国新 企业要做专,做大,做强,要有所发展,管理者就必须实现从干到学、从干到管、从干到想的飞跃。作为一个企业家,要会学、会说、会想、会做,缺一不可。———红黄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显东 代表人物:夏国新(深圳歌力思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故事: 今年,“歌力思”的员工都在读彼得8226;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去年,他们人手一册的,是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再往前,“歌力思”员工读的是一本名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书———仍是德鲁克的著作。 夏国新说:“我们在管理上认准了德鲁克。” 服装业流行着“离破产永远只有3个月”的说法,“歌力思”如何面对这个压力? “除了学习,别无它途。”夏国新所说的学习似乎比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具有更广泛的内容,这是一个把企业所有行为分解为一个个学习环节的过程。 “歌力思”有三个“意识促进中心”,学习意识促进中心是其中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公司员工学习,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员工形成学习意识。2005年,夏国新又倡导成立了“歌力思”学院。 他认为,一个对员工负责任的企业,除了给员工物质回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个人成长。通过学习,把理念运用到实践,与同事交流、分享读书的感想,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促使自身不断进步。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夏国新的答案是:读书。 他还认为,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他为此在公司内营造学习气氛,推动学习进入自我良性循环。 “我做这种推动有许多年了。我体会到,这绝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个困难而漫长的过程。”夏国新说。 夏国新本人就是一个学习积极分子,每天早晨起来,他都看上两个小时的书,然后才去上班。即使出差,他也是书不离身,在飞机上看,在宾馆里读。几乎每次出差,他都会抽时间到当地书店里买上一大摞书籍。 夏国新说:“人只有通过学习,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让自己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不知道,就要学习。” 他十分欣赏李嘉诚,后者每晚7点必进书房,长年坚持不懈。他说,李嘉诚的成功应该是学习带来的,否则没有理由成功。 早在4年前,夏国新就拿到了美国Webster大学的MBA;后来,他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DBA;从2005年开始,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EMBA。 夏国新说,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本身。 逛店,是除读书之外,夏国新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他的一位下属讲述了他们在北京逛店的经历:他们住在宣武门附近的一家宾馆,早晨7点半,夏国新会准时叫他们起床、洗漱,然后去宾馆对面胡同里的煎饼摊吃早餐,再然后,就是逛店,从宾馆附近的崇光百货开始,中友、君太、华联、燕莎、国贸、赛特……一逛就是10个小时。 一天下来,这位年轻的下属叫苦不迭:实在不成了,腿都逛软了。 夏国新答道:你还没跟我去欧洲呢,那才真叫逛呢。 每年,夏国新要去巴黎、米兰等时尚之都两三次。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地铁到处游逛,看设计创意流行,捕捉一些新的变化,感受当地的生活。 “走得很累,非常累,但我非常兴奋。”在公司里,读书,别人比不过他;逛店,他仍然没有对手。 代表人物:叶显东(红黄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故事: 从1997年开始,叶显东上过各种培训班。每节课他都听得津津有味,“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2001年,叶显东去中国人民大学读了MBA。2004年,他再次走进学堂,参加了中央党校民营企业高级研究班的学习。2006年,叶显东原本打算去浙江大学深造,但由于频繁出国考察而未能如愿。 叶显东说,在商场做得愈久,就愈发感到知识的重要,就愈想学习,而越学就越觉得知识不够用。 熟悉叶显东的人都戏称他是“三机不离手”。无论是出差,还是出国,叶显东都把手机、照相机、电脑带在身边,一个都不能少。 每逢出国考察,叶显东都会想方设法把那些不错的服装店面拍摄下来。有人说,叶显东的电脑里存了数万张他出国拍摄的销售终端照片。向叶显东核实这件事,叶显东回答说,照片的确很多,他自己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只知道已经用压缩软件压缩了好几次。 叶显东说,学习,不仅要偷偷摸摸地学,而且要光明正大地学。 他不仅自己学,而且还创造条件,鼓励员工努力学习:叶显东喜欢给公司的干部们送书,2002年送的是《谁动了我的奶酪》,2004年送的是《执行》;“红黄蓝”每年制订工作计划,都会把学习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公司规定,每位员工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时间一年内不得少于36小时,管理人员不得少于78小时,中高层管理者不得少于120小时。在叶显东的带动下,公司先后有6位管理人员参加了MBA研修班的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应该是独立思考。优秀企业家首先是独立思考者,是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推崇者,他们对可能依附于一种组织、力量和观念感到脸红和耻辱。 独立思考的结果,固然有可能使他们做错事,但他们错得“有理有据”,因而改正起来也就“理直气壮”。 在这个充满喧嚣、躁动与诱惑的世界,对于服装企业家来说,具备思考精神,善于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服装企业家必然是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精神的人。 语录 骑自行车看10米,开汽车看200米,开飞机看方向,我是开飞机的,看方向就行了。擅长无中生有,那才是真正的行业战略家。———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郑永刚 中国的服装企业家需要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平静的心态和一个会思考的头脑……要学会思考,学会冷静地面对……现在是中国服装企业家真正开始智慧思考的时候,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思路决定出路的时代。———依文企业集团总裁 夏华 想得长久,才能活得长久;如果想要活得长久,就会逼得自己想,怎么样才能活得长久;一个企业如果从来没有想过活几十年,就肯定不可能活几十年;思考的长远,与所设定的目标很有关系。——深圳歌力思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夏国新 代表人物:应泽从(天津应大皮革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故事: 从1992年“应大”成立正式进入“跑道”,“长跑者”应泽从一路跑到了1997年。这时候,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岔路口。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皮装市场可以说是热到了“疯抢”的程度。那时的人们以穿皮衣为时髦,皮衣俨然成为一种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到了1997年,“皮衣热”骤然降温,国内皮衣市场一片萧条,皮装行业一下子跌入了低谷。 那一年,时值酷暑,全国各地却掀起了一股“皮衣打折”的狂潮。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城市的各大商场里随处可见“反季节打折销售”的招牌,40多个皮衣品牌争先恐后竞相登场。 应泽从回忆说,当时的情况让人感到皮衣行业似乎已经不行了,业内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到了放弃。面对这种情况,“应大”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无非就是顺应大家放弃的潮流而放弃,转而去做其他行业,或者就是跟着大家打折促销。 然而,应泽从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请了一家著名的调查公司,花费50万元对国内皮装市场进行了一次科学调查和预测。结果发现,国内皮衣市场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悲哀。没有迹象表明皮衣将退出人们的生活,问题就出在那个时期的皮衣仍然离不开单一保暖的老套子,普遍版型肥大、款式陈旧、皮料粗硬,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让人爱不起来。 在应泽从看来,当时呈现疲软状态的国内皮衣市场不仅仍有希望,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认为,只要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敢于变革创新,“应大”乃至整个中国皮衣行业,就完全有可能打开一条生路,迎来光明的未来。 于是,在全国一片皮衣打折的叫卖声中,“应大”逆潮流而动,旗帜鲜明地宣布:“不参与!不打折!不降价!” 逆流而动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而且需要本钱。应泽从反潮流的本钱就是“应大”的产品,就是“应大”本身,就是他的独立思考。 正是在那个时候,应泽从提出了“皮革面料化,皮衣时装化”的口号,拓展了固有的设计和销售理念。 在当时死气沉沉的皮衣市场上,加入了大量时尚化元素的“应大”皮衣却是个异数:不打折,不降价,反而大受欢迎,一路走红,成为市场宠儿。 在岔路口上,应泽从凭借他的独立思考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合作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论述道:市场经济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 作为一个企业家,能不能和善于不善于组织一个好的团队,并能够形成很强的团队合作与进取精神,是一个企业家能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的关键一环,也是一个企业能不能获得更大发展的重要条件。 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正确处理人和物、人和事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需要有统帅和支配生产要素的强大本领,而这些本领的获得主要是靠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的影响力。 语录: 与美国企业家相比,我们在创业精神上一点儿也不差;但在合作精神上就远不如人家。我们在合作上要虚心向人家学习。——周海江(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我们从来不提“竞争对手”,我们只提“共同进步”。我们一直在做双赢。——郑合明(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办企业一定要讲究合作,所谓合作就是把你的企业推向社会,你和大的企业合作,你自己就大了,和强的企业合作,你才有可能强。——辽宁雅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宝福 代表人物:郑合明(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故事: 当年“凯撒”在汕头建厂的时候,有一位厂长见工作进度太慢,怕误了工期,心急如火,言语间对搬运设备的工人不免粗鲁。郑合明见了,对那位厂长说:“或许我有好办法,让我来试试吧。” 郑合明没有责怪工人,而是先向他们道辛苦:“大家辛苦了!你们做得非常好,但我们还要加快速度,这样才能赶上工期。我来帮你们搬吧!” 说着,他就真的和工人一起干起来。 工人们非常感动,对他说:“老板,不用您亲自上阵。我们一定会加把劲!” 工作进度加快了,赶上了工期。那位厂长也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再也没有责骂过员工。 公司车辆多,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小事故。有一次,一位管车辆的干部骂司机:你怎么回事?怎么把车子给撞坏了? 听了这话,郑合明心里很不舒服,批评那位干部:“撞了车,你不要先问车怎么样,而要先问人。看看人有没有出事。人比车重要。” 电梯门已经打开了,和老板一同外出的年轻员工猛然发现,自己忘记带手机了,连忙折回办公室去取。郑合明没有进电梯,而是静静地等着,嘴里没有一句责怪的话,脸上没有一丝不悦的表情。 郑合明说,人就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他向公司的干部们传授管理秘诀:对待每一位员工,都要欣赏他的优点,而不能记住他的缺点。 在“凯撒”,如果工作中出现了差错,第一个做检讨的肯定是董事长。 郑合明说:“我是决策者,如果工作上出现失误,我首先要检讨决策有没有问题。我会第一个自我检讨一番。” 他认为,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应该归功于全体员工,而不是某一个人,更不是企业管理者自己。 郑合明很热爱工作,只要不出差,每天他都会准时到公司上班。 “我认为,员工才是企业的老板,我只是为他们打工、为他们服务的。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凯撒’的老板。”他说。 郑合明认为,“凯撒”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人才问题。他为此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人才招聘问题。他认为,一个称职的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称职的人才公关者。 “我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到‘凯撒’来。”郑合明说。 但同时,郑合明又鼓励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去创业:“我希望,如果有机会,你们能从企业出来,打造一番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辈子给‘凯撒’打工。” 在郑合明看来,这并非与吸引人才相互矛盾,因为,一方面,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创业后,会选择和“凯撒”合作,成为“凯撒”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形成新老人才的合理交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让郑合明颇感自豪的是,“凯撒”发展20年来,不仅为企业自身,而且也为行业和社会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在国内的优秀企业家中,郑合明十分欣赏王石。他认为王石身上有两条非常值得学习:一是,管理者的尊严与人格魅力出自员工内心的尊重;二是,以忘我的精神全力投入事业,把最有挑战性的资源做成最好的商品。 做销售的员工大多不喜欢处理顾客的投诉,认为那是令人不愉快的工作。 郑合明就说,我们能不能把那些投诉的顾客变成朋友?他们提意见,实际上就是送钱给我们,因为他们热爱“凯撒”,才和我们说真心话。我们一定要用这种健康的心态去接受,这样才能进步。 有一次,一位顾客由于粗心,将衣服泡在水中一个星期后才想起来,造成衣服缩水。由于是顾客自己的原因造成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知道这件事后,郑合明对店长说:“让我来试试吧。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机会。” 见到那位顾客,郑合明先是和她拉家常,感谢她选择了“凯撒”的服装,又安慰她说,每个人都有忘记的时候。让对方马上打消了对抗的情绪。 通过了解和解释,郑合明把这位“难缠的顾客”变成了朋友。 “凯撒”的竞争对手是谁?郑合明说:“我们从来不提‘竞争对手’,我们只提‘共同进步’。我们一直在做双赢。” 在他看来,每个品牌都必须与众不同,如果没有与众不同的差异性,就不可能在市场中立足。一个“与众不同”,很容易被模仿,但如果有许多的“与众不同”串连在一起,别人就很难模仿你。 在同行中,郑合明人缘很好,许多人都非常喜欢他。郑合明认为,那是因为他善于换位思考:“只有真心为别人着想,才能把生意做成、做好。” 在率领“凯撒”发展壮大的同时,郑合明还扶持了许多同行。 他说,事业做得越大,心胸就越宽广,只有行业和谐,企业才会兴旺。 代表人物:刘宝福(辽宁雅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故事: 十年前,刘宝福靠开服装店起家。 创业需要资金,可当时刚迈出校门的刘宝福两手空空,“一个铜板”也没有。可这没有难住他,他的招数就是合作:从同学那里“整合”创业资金。 从9个同学手里借了8万元,刘宝福办起了服装店,结果,当年就赚了17万元。 刘宝福是那种待人热情、朴实厚道的人,顾客来了,他会和店员一样,主动上前服务,蹲下身来,为试裤子的顾客挽裤脚,递鞋拔子。一来二去,那些生面孔渐渐变成了熟面孔,不少顾客还和刘宝福交了朋友,他们与这位小兄弟无话不谈,心甘情愿替他的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十年时间过去了,刘宝福说,他现在仍然能够像当年那样,蹲下身来,为试裤子的顾客挽裤脚,递鞋拔子。因为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自己。 刚创业的时候,有一次刘宝福驾车外出,在路上,他发现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正在费力地追赶一辆已经离站的公共汽车,就热心地让母子俩上车,带着她们追了上去。两年后的一天,刘宝福开车去一家集贸市场内购物,一位卖肉的妇女喊住了他,非要送给他一块肉。卖肉的妇女说,她从刘宝福的车牌号认出了两年前的恩人。 “有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微笑,都有可能给你合作的机会,带来资源。”在刘宝福看来,做企业,就是一定要学会合作,学会通过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他说,资源就是财富,资源为你所用,也就是为你所有。 如今,每遇到一个人才,刘宝福都会在心里开始琢磨:怎么能把这个人才整合到“雅威”的事业中来。 在生意场上,刘宝福被认为是一个有合作意识的企业家。他善于在对方身上发现亮点,无论对方是民企,还是国企,是中资,还是外资,他都会从中发现合作之道。 刘宝福说,办企业一定要讲究合作,所谓合作就是把你的企业推向社会,你和大的企业合作,你自己就大了,和强的企业合作,你才有可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