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跨国“水龙王”搅浑中国水务市场(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跨国水务巨头“试水”中国 国外水消费一般占个人收入的4%,而在中国城市目前平均仅为1.2%左右。由于相关水费一般由政府定价,价格始终处于低位,一些城市甚至十多年没有上调过水价,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而未来上升空间很大。更何况,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加速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居民家庭生活现代化的进程,都给未来水务市场留下足够的空间。巨大的市场空间则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跨国与民间资本纷纷进入。在“市场化”与“私有化”尤其是“国际化”的感召下,包括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泰晤士等跨国水务巨头挟其强大竞争实力纷纷登陆。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水务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并以特许经营、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模式)、TOT模式(“移交—经营—移交”模式)、控股、合作等投资方式,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大城市的水务市场。

  2002年5月,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与法国著名的威立雅水务集团签约组建中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城市自来水公司。一开始中方报出的转让评估价为7.6亿元的国有股股权,而威立雅的报价超过这一评估价的2倍。这让中方各界诸多人士惊诧不已,也迷惑不解。尤其是到2007年,跨国水务公司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溢价大战。是年1月,威立雅水务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署了45%的股权转让意向性协议,报价17.1亿元,远远超过同时竞标的中法水务报出的4.5亿元和首创股份报出的2.8亿元。8月,扬州自来水股权转让项目招标,转让49%的净资产,中法水务以8.95亿元的投标独占鳌头,报价为资产价值的5倍左右。9月,威立雅水务以21.8亿元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股权转让项目,超出净资产额3倍。跨国水务公司动辄以3~5倍的高溢价竞购中国水务资产,令相关地方政府欣喜若狂,不仅增加了政府收益,而且还引进了外资,提高了GDP与政绩。然而,中国水协会长李振东一针见血:“外商今天高溢价收购供水资产,明天都要成倍地赚回去。一届政府的政绩,将成为今后历届政府的严重隐忧,最终都会转嫁给老百姓。”

 第46节:跨国“水龙王”搅浑中国水务市场(4)
  高溢价竞购隐藏诸多玄机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而且跨国垄断资本积极谋取的还是高额垄断利润,外资高溢价竞购水务资产隐藏诸多玄机。2007年9月,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发出《关于城市水业资产溢价转让行为的公告》指出:在政府定价的背景下,水业资产溢价是地方城市用以后预期的水价和水量收益进行的短期资产融资,溢价的收益最终将进入消费者的支付体系中。跨国水务付给中方的高溢价最终都要在中国收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7832.html

更多阅读

第46节: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生活,增进福利(4)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然而今天的花旗集团是由旅行者集团和花旗公司在1998年合并而来。在合并以前,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是旗鼓相当的金融巨头,业务范围包括投资银行、商业信贷、融资服务等领域。1998年的旅行

第46节:危机、选择和出路(11)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中国必须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内向和内需发展上,放在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结构上。将反危机和发展战略调整结合起来,是中国经济彻底走出危机的需要。结构调整和去出口导

第14节:剑与火,从自由贸易到闭关自守(4)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历史事件环环相因。  新生的美国是大英帝国国际分工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在殖民地时期,通过对殖民地的直接控制,帝国对殖民地实施了长时间的经济战,限制殖民地在经济上的独立。大英帝

第49节:跨国“水龙王”搅浑中国水务市场(7)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每一个奇异的引资背后,都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2002年3月《南方日报》曾报导,在90年代,沈阳市政府给予兴建沈阳第九水厂的香港汇津公司的保证回报率异常得高:第2~4年为18.5%,第5~14年为21%,

第48节:跨国“水龙王”搅浑中国水务市场(6)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拉美、东南亚、苏东等国的教训反复表明:一个缺乏战略性预见的国家注定要被国际资本洗劫。中国从外汇储备到石油等资源,因为缺乏清晰的国家战略,引狼入室,与狼共舞,因此一直就是被敲诈的

声明:《第46节:跨国“水龙王”搅浑中国水务市场(4)》为网友雨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