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目标让我们做得更好:那些有理想的人》
我们这样阐述他们的目标: 改变生活,改良社会 时刻关注发现,关爱学生 一开始我们觉得我们抓住了要点。他们深受鼓舞。他们说:“就是这个!”每个人都觉得研究所能够在某方面实现这个目标。但是,现实和理智很快袭来,他们显然不能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只能改变一些人的。他们真的需要改变生活吗?还是只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让他们能够在世界上立足呢?如果我们可以改良社会,那可能让高等教育太过实用主义。那样会不会让人们无心向学呢?那么“发现”这个词呢?这个词听起来像个研究词语,忽略掉了非研究机构的大学和学院。诸如此类。如果把这些全部考虑进去,也许最后会得出一个这样的目标陈述: 有时候,我们改变生活的方式对于世界也许有益,也许没有;我们的研究有时候也许会有突破,也许不会;但我们真的在努力教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当我们有一点灰心的时候,一位来自福特汉姆大学的耶稣会牧师说道:“如果你们想知道高等教育的准确情况,不妨写一个白皮书!目标存在的意义就是将理想具体化。它应该具有唤醒作用,应该激励我们,提醒我们存在的目的。如果我们认为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高等教育。” 他继续激情四射地讲述他的理论,指出美国通用公司并没有总给人们带来好处,但这是它的目标。可口可乐也许不是真的上等货,但是它自我肯定,并且向全世界传递这个讯息。当他的演讲结束时,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明白了这个强有力而简洁的目标陈述(我完全被他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