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目标让我们做得更好:那些有理想的人》
幸运的是,人们已经不再等到生命终结时才开始思考他们想在世上做出什么贡献。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和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寻找你的个人目标的书。但实际情况是,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 你每天早上起来去上班,要离开家人,离开你的狗和金鱼。个人热情不得不先放一放。不管你是CEO还是秘书,你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才华都是用在工作上。所以为什么不让工作变得更值得呢?当你觉得自己在产生影响、做出贡献时,你对工作的感觉也会变得良好。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没什么意义,就只会想回去睡觉。 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都不再愿意人为地将人生分为“真正的”人生和“工作的”人生。周末并不能挤出人生的目标。如果你的工作没有任何的意义或目标,你想拥有一个有目标的人生,就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而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想过有目标的生活。30多年前,斯塔兹?特克尔在他的经典著作《美国人谈美国》里面首次写道了美国的工人努力维持生计,同时创造了人生,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他写道:工作是求索的过程,追求面包,也追求意义,追求现钞,也追求认可;追求惊奇而不是麻痹,追求生命而不是从周一到周五的垂死。 西南航空公司的一名机坪操作员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他因为西南航空的目标而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机坪操作员是一种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别的不说,他们整年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将很重的包裹搬上飞机,经常都是全年无休。)这位操作员家里有妻子、三个孩子和一条金毛猎犬。他告诉我当他的孩子开始抱怨“爸爸感恩节又要上班”时,他把孩子们叫在一起,告诉他们:“如果爸爸不去上班,很多家庭就不能坐飞机去与所爱的人团聚。如果爸爸不去上班,全国的小朋友们就不能去看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表兄表妹了。爸爸必须去上班,这样别人才能与家人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