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 竞争之忧与营销之虑



文/余不讳

沦为“搭头”的营销

以前在房地产行业媒体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同行的抱怨:“现在楼市形势太过火爆了,开发商都不愿搭理我们了,广告、传播活动一概不做,任务完不成,日子不好过啊!”这时候,就有人分析说:“以前是我们把人家捧过了头,现在人家日子太好过了,用不着我们了,这等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一些房地产营销策划人士:当楼市大萧条的时候,开发商闭门谢客,没心情听你讲什么产品定位、品牌建设之类的故事—反正卖不动,说得再动听也没用。而当楼市蒸蒸日上的时候,开发商考虑的是却是如何捂盘,如何等待房价涨到高位再快速出货,依然根本用不着你策划如何把房子卖出去。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开发商而言,一个项目能否赚钱,能赚多少钱,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市场大势的判断能力,以及很大程度上,是“赌”一把的勇气和对时间与时机的把握。至于策划人能发挥什么作用,开发商们可能压根就没有认真在意过。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利润最可观的房地产行业,所谓“营销策划”公司多如牛毛,概念鼓吹能力极为新颖多样,但这些公司干的其实都是销售代理的活。而营销策划活动也是有的,但大都是作为销售代理业务的一个“搭头”。换而言之就是,如果有开发商将楼盘交给这些公司销售,那么,所谓“营销策划”,其实就是这类公司赠送给开发商的一个副产品,一个看似完美的“销售方案”。而这样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于是乎,营销策划行当的地位开始显得非常尴尬:看似干的是“脑力活”,其实挣的却是“苦力钱”,而且一不小心,还要沦落为“搭头”: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在开发商挣得盆满钵满的房地产行业,居然没有营销只有销售。甚至很多时候,广告费用在开发商的预算中也被省略:楼市火爆的时候,开发商在报纸上登几次常规的广告兴趣似乎都不大,行业媒体与策划公司,经营惨淡,处境艰难。

市场失灵与营销失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原因在于,很多营销人士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要想在一个行业有存在的价值,这个行业的市场必须是既不能太火爆(纯粹的卖方市场),也不能太萧条(纯粹的买方市场,或者无市场),还不能存在某一方太过强势(各种形式的垄断)。同样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由于土地的垄断供应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管制,这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通常只有50%,加上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就难免出现忽冷忽热、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市场研究的结论与经验似乎统统失灵,于是,即使是最专业的营销策划机构,也只能“望洋兴叹”。

再以传统家电行业为例,这也是在中国经济体中发育最充分、成熟最早的一个行业,国人广为熟知的本土品牌,很大一部分就都集中在这个领域。在这个行业,产品质量比较成熟,市场供应也很充分,价格还不贵,就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要来说,企业家们已经做得够好了!即使你把全球最强、国内最好的营销专家请来,他们也很难再“锦上添花”。所以,精明的营销人早早地撤离了这个领域。

而另外一些行业,比如教育、医疗、金融、新闻出版、石化、水电、交通、航空、通信等,一直以来却是营销人的“禁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些行业,要么是国家垄断aihuau.com经营,要么是高度政府管制,通行的并非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营销的作为,也就微乎其微了。当然,在这些行业如今也有悄然改变的迹象,比如国家电网公司可以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他们每一处营业网点和每一张发票单上,都自豪地印着这两个活动的微标。一个独家经营、销售民用必需品的企业,参与这种昂贵的营销活动用意何在:促进销售?还是提升市场份额?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很难找寻。

另外也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似乎也属于广告大户,比如银行,全年广告投放的额度也非常巨大。但它们是真正做营销,还是另有所图?很难定论,但客观地说,可能有营销的成分,毕竟它们不是独家垄断。更重要的原因,它们还需要从消费者口袋中掏出额外的钱,来做“增值”活动。当然,对营销人士而言,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前提是你需要熟悉这个行业的“潜”规则,而营销的实际作用可能并不那么明显。

何处是营销人的天堂

看来,凡是与管制、垄断、国有相关联的领域,营销人的活动空间似乎就非常有限,营销人不能指望在那里得到真正的尊重。那么,营销人应该到哪里去?在哪里才能找到应有的尊严?理想的地点是,市场竞争充分,且需求空间还在不断扩展,在这样的行业,只要你认真做,市场份额、消费者认同度会不断提高,这样的行业与市场,就是营销人施展拳脚的天堂。

这样的行业果真存在吗?没错!比如日化、食品饮料、服装等快消品行业、数码产品、家居建材以及汽车行业。能在这些行业闯荡出来,做出一两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牌或案例的营销人,才是货真价实的营销专家。

可惜的是,这几个行业的市场总额,在中国人的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甚至有不断被挤压而下降的趋势(汽车业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年的一份调查为依据,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除去占34%份额的食品(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米面、蔬果等非工业化产品)外,服饰、家电、家具以及日用品等竞争性领域的消费品支出,加起来不会超过20%。

 忧虑 竞争之忧与营销之虑
这就是中国营销人的用武之地!

而不巧的是,中国聪明人是如此之多,这些聪明人又恰好缺少财富资源与寻租能力,只好一窝蜂地挤在狭小的营销领域,试图靠着“无本万利”的智慧来为自己搏出一点儿名堂。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局面:大量的鱼汇集在一个不大的鱼塘,你冲我撞,你争我夺。其结果不造成“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才怪!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的市场上,这些行业的竞争是如此激烈,却依然产生不了消费者真正信赖的品牌。

或许有的营销人会说,有没有品牌与我何干?我关心的只是个人收入。而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你不关注大环境的影响,你的收入又能有多少呢?营销的池塘就这么大,不管你有多大能耐,不然怎么折腾,你能翻滚的空间就这么点儿。当然,如果能守住目前的这个池塘,也至少还有一口水喝。最怕的是,这个水塘的面积不断缩小,水量越来越少,最后所有的—营销人—就只有干渴至死的份儿。

这种担心并非无中生有。从2008年年底以来,在各个盈利前景看好的领域,似乎出现了一股“国进民退”的趋势:国有企业挟资本、政策之优势,大肆收购、兼并优质的民营企业,或者挤占原先民企腾挪的空间。有的地方甚至是政府直接插手,强行“拉郎配”。制造所谓“大企业”、“巨无霸”,热衷于所谓“做大做强”。垄断、大公司化以及政府强化管制,似乎是民营企业未来需要面对的一种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营销人的前景就更加令人堪忧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8238.html

更多阅读

产品定位与营销策略 农产品营销策略

产品定位与营销策略的选择摘要: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目前的营销现状与问题,引出产品定位的必要性及意义。企业在分析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营销能力和竞争态势的评估、判断,做出差异化产品定位的方向,即通过什么样的产品来满

2012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忧与爱》 2012江苏高考数学

2012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忧与爱》月色如水,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声凝重的太息。“大王,霜寒露重,请回宫歇息。”身后,一名掌着宫灯的侍者恭敬的低语。粤王摆摆手,复又陷入深挚的思绪之中。中庭安静极了,侍者轻轻为粤王披上貂裘,一只不合时宜的

营销模式与营销4P理论 市场营销中的4p理论

营销模式与营销4P理论也许有人说营销模式和营销4p没啥关系,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们现在看看什么是4P营销理论。在百科这样解释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但是这四大营销要素理论是随着营销组合

品牌营销jyt2004 品牌与营销不是跷跷板

近来,我看到一篇《品牌与销量的跷跷板定律》文章之后,不赞同作者观点。这种所谓的“定律”,它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个别现象解析,更不是市场规律,完全是一个伪命题,决不能让它误导企业家。   如何打开品牌知名度?如何做好营销,提高销量?它是

武道宗师 武道与营销

武道与营销郭特利这两年《叶问》系列电影走红。电影中,不论是以一当十击败日本空手道高手,或者是打败西洋拳拳王,《叶问》电影吸引人之处,不仅在其出神入化的武术造诣,更在其对武道中仁爱与坚持的诠释;也因此,海峡两岸同时对武术的备

声明:《忧虑 竞争之忧与营销之虑》为网友浅墨扶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