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今年38岁了,别看他年纪不大,身价已百万。那么他是凭借什么拥有上百万的资产呢?唉!这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小董出生在郊区的一个贫困家庭,尽管家里不富裕,土里刨石的父母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尽量给他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但事与愿违,顽皮好动的小董根本没有领会父母的意图,依然“涛声依旧”——尽情地玩耍,把学习的事情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以至于有了辍学的念头。 有一天,母亲把小董叫到身边,说:“孩子,你自己要考虑清楚,如果不上学了,将来根本找不到工作,你看隔壁的小山,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那是他好好读书的结果,你不羡慕吗?咱们家既没有钱也没有权,不管干什么都得靠自己,你明白吗?妈建议你好好想一想,不如高中毕业再说吧……”“妈,我真的不想上学了,我根本念不进去,虽然书读得不好,但我相信我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我们全家……”母亲听着小董的“慷慨陈辞”,见他态度如此坚决,母亲再也没有说什么,只能顺其自然了。辍学之后小董就成了“无业游民”,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突然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妈,我找了一份工作,给灰厂的老板做装卸工。”“孩子,你太小了,怎么干得了这样的活儿。”“没事的,我都十七岁了,锻炼锻炼就好了。” 第二天,小东就去灰厂上班,他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眼镜,拿起需仰视才见的铁锹,把石灰面一锹一锹地往车上装,铁锹一扬,掀起一阵阵的烟雾,呛得人透不过气来。 一天下来,变成了一个“土人”,手上起了大血泡,一停下来感觉隐隐作痛,但他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就这样他坚持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累一点他并不害怕,可是到开支的时候,工资却是寥寥无几,他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工资比例失调,于是他有了自己干的念头。 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一说,二老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想做买卖,那真是异想天开。见父母如此反对,小董也没有再说什么。后来,他把工作辞掉,到处寻找合适的工作,先后找了很多地方,曾经当服务员﹑超市的保安﹑学徒……这些都不适合他。其实在灰厂的时候,看见老板每天“轻松自在”,他羡慕不已,很想像老板一样,想干就干,不受别人的约束,而且能够很轻松的赚钱——这是他的目标。因此他早就留心石头的来源,想做一个中间商(家里没有钱),于是,瞒着父母到亲戚家借了200多元钱,踏上了开往承德方面的列车。 初到承德,人生地不熟,好在他能说会道,很快和当地人谈妥了第一桩生意。于是,他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就去和灰厂联系,结果他进货价格偏高,灰厂没有办法接收他的货物,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搭了200多元钱。就这样他的第一笔生意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此后他便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每天都忙碌着去滦县﹑迁安﹑承德这些有山的地方联系货源,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生意开始有了起色,虽然钱不多,对他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小董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此后自己出资建了一个灰厂,成了真正的老板,收入也逐渐很多。 对于这样的现状他并不满足,他总想“跟着形势走”,正好赶上这几年,北方的钢铁工业发展迅猛,再加上他对钢铁工业比较熟悉,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于是他利用各种关系开始和别人合伙倒卖钢铁(倒卖钢铁的利润很大,但是风险也是很大的,一旦失力就会倾家荡产,这一点他非常清楚,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已经对市场做了缜密的调查,认为确实可行,才付诸行动),这一次竟让他净赚了几十万。 有了雄厚的资金之后,他便自己做起了钢铁生意,从此,他的钢铁生意一发而不可收拾,基本上垄断了本地的钢铁市场,每年净赚几百万。 为了扩大销售市场,他派销售人员去全国各地销售,他的钢材在其它城市也有了一定的市场,他准备占据国内市场之后,还要打入国际市场。 有谁能想到:一个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竟然能成为百万富翁?其实道理很简单——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不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善于抓住机遇——这是他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