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曝光群发垃圾短信灰色产业链,以106开头的群发特服号码让广大手机用户不堪其扰,这些手机里的“牛皮癣”愈演愈烈。据360手机卫士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手机安全报告》测算,国内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灰色产业已形成庞大规模,每年仅此类短信和电话所产生的话费可能已超过百亿元。 每天150万个骚扰电话横行 360手机卫士报告显示,根据用户标记举报的骚扰电话数量,国内平均每天活跃的骚扰电话号码达到150万个,以每个号码每天消费10元话费估算,骚扰电话每年通信费高达54.8亿元;垃圾短信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360手机卫士在2012年日均拦截垃圾短信约1.95亿条,按每条短信0.05元计算,垃圾短信自身“价值”一年可达35.6亿元。 据央视记者调查,垃圾短信来源不一。有的来自群发器,插单张手机卡的短信群发器每小时发600条短信,每天最少能发送1.4万多条短信;如果同时插8张手机卡“火力全开”,每天能发11万多条,而每条成本不超过1毛钱。成本极低、传播量面广、收益颇丰,因而这类短信群发器虽违法,依然持续畅销。另外,可能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从中参与。 “仅是360手机卫士拦截的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每年就‘价值’90多亿元;如果再加上大量功能手机用户遭遇的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手机骚扰灰色产业规模每年会超过一百亿。”360安全专家石晓虹博士表示。 过半骚扰电话是“响一声电话” 据分析,垃圾短信主要是由广告营销滥用以及诈骗分子所利用。根据360手机卫士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类型统计,2013年三季度,地产广告、打折促销和冒充身份诈骗成为占比最多的垃圾短信内容,分别达到31.5%、22.5%和12.6%。骚扰电话方面,超过半数为“响一声电话”,其次为恶意骚扰、广告推销和房产中介。 在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来源统计中,来自中国移动的骚扰号码相比2012年小幅增多,中国联通的骚扰号码则有所减少,中国电信的骚扰号码基本持平。360手机卫士报告显示,2013年三季度,来自中国移动的骚扰电话号码占比为47%,较2012年上涨了6个百分点;中国电信占比为31%;占比最小的中国联通占比22%,较去年减少了5个百分点。 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大“顽疾”。石晓虹建议,遭遇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困扰时,用户可使用手机安全软件进行拦截和标记举报,并向中国移动“10086999”、中国电信“10000”和中国联通“10010”进行骚扰号码投诉。用户在租房买房登记、网上购物等需要填写手机号的情况时注意保密,或者使用临时号,以免常用号码泄露遭到大量广告骚扰。 中国移动提四项处理措施 央视报道引起了中国移动的高度重视。 中国移动初步核查表明,在发展MAS业务(即移动代理服务器业务,主要功能是供集团客户内部群发短彩信业务)中,出现了一些单位利用MAS端口群发垃圾资讯的情况,反映出公司在垃圾短信治理工作中存在漏洞和不足,对此深表歉意。 10月24日下午,中国移动紧急召开全集团视频会议,要求所属各级公司维护客户利益,严格依法合规经营,竭力治理垃圾短信。会上提出四项处理措施,第一是坚决查处,立即整改。针对报道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核查,封堵管理漏洞,同时在全集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举一反三,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第二是坚决杜绝利用MAS业务发送端口类垃圾短信的行为。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予以关停处理。MAS业务仅限于集团客户在其内部群发短彩信,严禁将端口代码用作经营性业务。严禁各级公司对MAS业务设置考核指标,对纵容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将严肃查处。第三是坚决加大垃圾短信治理力度。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优化系统,完善流程,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利用短信群发器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第四是坚决落实手机入网实名制。严格按照工业与信息化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要求,坚持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和保护并重,切实加强社会营销渠道管理,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