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孟子学管理:吹牛体现什么(六)



《孟子》离娄篇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久,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翻译:

    齐国有个一妻一妾住在一起的人家。她们的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喝足了酒、吃饱了肉之后才回家。妻子问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每次出去,总是酒足肉饱后回来;问他同谁一起吃喝,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可是从来没见有显贵的人来过,我打算暗暗地察看他到什么地方去。”

    (第二天)一早起来,(妻子)暗中跟着丈夫到他要去的地方,走遍全城没有一个站住了跟他说话的。最后走到了东门外的一块墓地中间,(见他)跑到祭坟的人那里,讨些残剩的酒菜吃;没吃饱,又东张西望上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妻子回家后,(把情况)告诉了妾,并说道:“丈夫,是我们指望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像这样!”(说罢)同妾一起嘲骂丈夫,在庭中相对而泣。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向妻妾摆架子。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手段,能使他们妻妾不感到羞耻、不相对而泣的,恐怕是很少的。

    上面是孟子讲述的一个故事,真实性有多少,我们不去讨论它。但是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吹牛是一时快活和炫耀了自己,但是罪过是自己受,但事情真相出来时,是颜面扫地。何苦呢?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那齐人,他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面。

    为了显示自己有的文凭,小学生办个大学文凭,大学生那就弄个博士后;为了显示自己有能力,在应聘时说自己在某某大公司(或知名企业)工作过,其实不过在里面做过几天打杂的;说是某某公司的经理、科长,不过是临时的。更有甚者,某些企业为了宣传自己,两个人的就是公司,三个人是股份公司,再多人就是集团公司了!到企业里去一看,办公室还不如我的办事处呢!

    这些是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我只是当笑话说说罢了,也没有攻击谁的意思。下面说一说和管理有关的:

    现在找工作很难是可以理解的。管理跳槽更是难。在面试时你说什么都不会,他不愿意去培训你;你说什么都会,他也不相信你;你说你工资待遇原来很低,他认为你肯定是没能力;你说你原来工资待遇高,他怀疑你到他公司上班的动机。所以,不管你怎么说,都很难让一下子他接受你。

   在你原来的公司做管理想提升是很难的,因为长时间的接触,和员工不可能没有一点矛盾,而你的上司也感觉你不过如此。你要是表现出色,上司怀疑你想抢他的位置,那你也很难留下;你要是管的太紧,员工不高兴你,认为你没有“人性”,如果走人多了,老板就要找你麻烦;如果放任一点,员工就很任性,不把你放在眼里,而老板也认为你没什么用。

    所以,通过跳槽去提升自己是一个途径。(并不鼓励跳槽,更不是煽动跳槽哦?)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由于你是外来的,老板对你会看重,不知道底细,在你稍微表现一点时就会让你担当要职。而下面的员工因为你是外来的,不知道你的各方面情况,开始是不敢放肆的。当然有抵触情绪是有的。但是不妨碍你施展才华。

    但是,你如果是靠吹牛进来的,老板被你吹晕了,让你做管理。而你对什么都不懂,那你就惨了!首先,老板安排工作不会太明显的说你,只是让你自己去摸索。合他的脾气和口味,你要好过的多。要是件件都办砸了!你就晚上收拾东西找个借口走人吧!还有就是员工,肯定会找你的“麻烦”,他们是员工,所以什么都不懂,你是管理,那你教怎么做?(抵触的理由。)你是行家里手,自然是佩服你的;要是你说我也不会,那你以后就很难混了!再有就是管理才能,那是要拿出来的。一个好的管理,可以把部门工作规划的有条理,知道如何去安排工作;并且和老员工做好沟通,把问题拿到桌面讨论。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头,但却没有“架子”。都认为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还不缺乏人情味。让老板信服你,让员工佩服你。

    让老板发现你的潜力,而不是自我描述。很多人进入新企业,迫不及待的告诉招聘者或老板:“我如何如何厉害?什么事情都会?”结果你做的时候,只要有一点问题,都会有人问你:“你不是说你会的吗?”那时候很多人认为你在吹牛,哪里还会有人想到你是偶然的没做好?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太过自信才没了威信的。他在某机械行业做了三十多年了,是那公司的设备部门主管。由于种种原因才出来找工作的。那些机械按照他的想法是:“闭着眼都可以弄好的”!因为那些机械他都拆装了无数次。你告诉他什么情况,他不用去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过来时他为老板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老板也很相信他,让他当主管经理,每年十万的年薪,奖金不算。没多久,他发现公司里的一个机修每天没事做,别人都在忙,他也不帮忙。一问才知道那个机修只负责一条旧设备的维修保养,其他的他是一概不问,且工资是机修里最高的。也许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吧,他马上开会讨论这件事情,并找到老板,告诉老板不能养这样的“闲人”。老板担心:“那条生产线坏了没人能修理?”他告诉老板没问题,其他人修不好,他亲自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还怕这点小问题?于是开会宣布辞退那个机修。工资结算清楚后那个机修走人了。谁也想不到,走没三天,生产线坏了!没人能修,他也亲自出马了!可是还是修不好。直到他走,那条线一直躺着。于是公司里面嘲笑声到处都是,老板再也不看重他了,当员工面说:“他除了吹牛还能做什么?”再混没多久,职务是做部门主管。工资降下来,只有原来的一半。只有自己走人了!

 跟孟子学管理:吹牛体现什么(六)
    如果他不是当初把话说的太大?不是把那机修给开除?结果可能不会是走的那么难堪。

    所以,牛皮是吹不得的。要为吹牛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如果当初他谦虚一点,只说自己工作了多少年,负责那些工作。在以后的时间里慢慢地体现出来能力,那么就会是信服的人月来越多,老板也是越来越信任他,不是很好吗?

    想想那个齐人,老婆都要鄙视他,你说他还有颜面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8601.html

更多阅读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方法要点(六):发现运营过程中的不平衡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改善绩效。改善绩效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根据“木桶原理”,发现运营过程中的“短板”,是改善绩效的基本方法。  例如:一条生产线,假设有20个工位,各个工位的生产效率是不同的,我们称为“生产节拍”。整条

跟谈判老师李力刚学谈判:谈判准备系统(三)

     谈判准备系统三-成势  谈判的准备工作中,在前期的借势,造势和谋事后,我们最终还是得落实在行为上。如果想得很明白但是说不到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那一切都是白废。因此,成势要求两点  1、 行动——就是要付诸实践,在谈判中

跟谈判老师李力刚学谈判:谈判准备系统(二)

     谈判准备借势造势,但要实现这两者需要“谋”势。这需要在谈判之前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或能让谈判水到渠成。谋势的在于动脑筋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讲求的是结构和机制,或者可以叫逻辑和动机,也可以叫顺序和立场。  一、谈判结

跟谈判老师李力刚学谈判:谈判准备系统(一)

     李力刚:谈判是一个复杂的能量、信息博弈和决策系统,所以谈判的准备工作 可以说包含了前期、中期、后期的所有工作的预先准备和过程设计,甚至很多结果都必须要进行一个理论的推理。如果不能保障在推理上有成功的可能性,那么在

跟孔子学管理:不要自我设限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有一次,孔子说冉求学习不够努力,他对老师提出抗议说:“不是我不喜欢你的学说,是它们太深奥了,我心有力而力不足呀?”孔子听了他说的话有点不高兴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

声明:《跟孟子学管理:吹牛体现什么(六)》为网友看懂你的多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